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总结持续质量改进在术前安全核查流程中的应用。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查找执行术前安全核查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确定质量改进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测量实施结果。改进后术前安全核查缺陷率降低,达到目标值。

  • 标签: 手术 安全核查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改进输液流程对门诊此项业务安全的作用。方法采取随意选样的办法,从2017年2—4月本院门诊输液病人里选取500例当作研究对象。将他们根据不同病区分为对照组250例(门诊输液1室)和观察组250例(门诊输液2室)。对照组开展惯常护理,观察组则改进了输液流程,然后对比两组病人在输液期间的气泡析出率、输液安全及对护理业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气泡析出率是18.00%,明显比对照组的32.00%小,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χ2=6.228,P<0.001);观察组病人第一时间处置气泡的比例是100.00%,比对照组的50.40%高,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t/χ2=78.444,P<0.001);观察组病人析出气泡时间是(56.31±9.72)分钟,比对照组的(40.56±5.80)分钟长,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t/χ2=10.902,P<0.001);观察组病人的满意率得分是(13.18±0.92),比对照组的得分(9.41±1.05)多,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t=4.651,P=0.010)。结论改进输液流程可确保门诊输液安全,提升病人对护理业务的满意率,实践中具备一定的指引作用。

  • 标签: 静脉 输液安全 输液流程 气泡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改进输液流程对门诊此项业务安全的作用。方法采取随意选样的办法,从 2017年 2—4月本院门诊输液病人里选取 500例当作研究对象。将他们根据不同病区分为对照组 250例(门诊输液 1室)和观察组 250例(门诊输液 2室)。对照组开展惯常护理,观察组则改进了输液流程,然后对比两组病人在输液期间的气泡析出率、输液安全及对护理业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气泡析出率是 18.00%,明显比对照组的 32.00%小,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 χ2=6.228, P< 0.001);观察组病人第一时间处置气泡的比例是 100.00%,比对照组的 50.40%高,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 t/χ2=78.444, P< 0.001);观察组病人析出气泡时间是( 56.31±9.72)分钟,比对照组的( 40.56±5.80)分钟长,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 t/χ2=10.902, P< 0.001);观察组病人的满意率得分是( 13.18±0.92),比对照组的得分( 9.41±1.05)多,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 t=4.651, P=0.010)。结论改进输液流程可确保门诊输液安全,提升病人对护理业务的满意率,实践中具备一定的指引作用。

  • 标签: 静脉 输液安全 输液流程 气泡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改进输液流程对门诊此项业务安全的作用。方法采取随意选样的办法,从2017年2—4月本院门诊输液病人里选取500例当作研究对象。将他们根据不同病区分为对照组250例(门诊输液1室)和观察组250例(门诊输液2室)。对照组开展惯常护理,观察组则改进了输液流程,然后对比两组病人在输液期间的气泡析出率、输液安全及对护理业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气泡析出率是18.00%,明显比对照组的32.00%小,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χ2=6.228,P<0.001);观察组病人第一时间处置气泡的比例是100.00%,比对照组的50.40%高,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t/χ2=78.444,P<0.001);观察组病人析出气泡时间是(56.31±9.72)分钟,比对照组的(40.56±5.80)分钟长,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t/χ2=10.902,P<0.001);观察组病人的满意率得分是(13.18±0.92),比对照组的得分(9.41±1.05)多,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t=4.651,P=0.010)。结论改进输液流程可确保门诊输液安全,提升病人对护理业务的满意率,实践中具备一定的指引作用。

  • 标签: 静脉 输液安全 输液流程 气泡 门诊
  • 简介:摘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心血管内科护理还有很多不安全的影响因素,要避免这些因素需要医院、护理人员、患者的共同努力。因此,应切实加大对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除此之外,还应更加做好护理人员的管理,以及做好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以此来减少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本文对心内科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为医护工作者提供可行性参考。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 安全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内科患者应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与效果。方法:从我院数据库中随机选择资料作为此次研究样本,并对其中80例心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临床组,分别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临床组应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改进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临床组经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与对照组37.5%相比明显较低,P

  • 标签: 全程护理 急诊危重 抢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住院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40例,采取持续质量改进。以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对比项目。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全科护理 安全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2年1月间治疗的118例风湿免疫科患者和1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时间前后将其分为常规组(2019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改进前,n=58)和实验组(2021年10月-2022年1月改进后,n=60)。比较两组患者的安全事故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中坠床2例,压疮0例,跌倒0例,服药错误2例,总发生率为6.67%;常规组患者中坠床8例,压疮6例,跌倒4例,服药错误2例,总发生率为34.48%,其中实验组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小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调查2020年11月-2023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00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经常出现 的安全隐患,根据各类安全隐患的特点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旨在降低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提升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水平。

  • 标签: 神经内科 安全隐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性。方法:纳入我院风湿免疫科130例患者,病例选取时段介于2021年6月-2022年8月,对其进行规范分组操作(每组6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开展持续质量改进;评价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经对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展开评价,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07%)相比,观察组护理安全性呈较高显示(P<0.05)。结论:在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具有明显效果,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确保护理安全性。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护理安全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满意度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用药安全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用药安全护理的现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用药错误和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用药安全 护理现状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湿免疫科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对提升护理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不良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提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10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选择以往采取常规管理的10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满意度、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了解程度、不良反应率。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了解程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效果确切。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 血管活性药物 使用安全性 影响
  • 简介:《护理研究》于2003年第3期上半月刊刊登了“简易吸奶器”一文。该文介绍的吸奶器使用的原材料:5ml、50ml注射器各1具,2cm长的输液管1条。经临床使用,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注射器的乳头在和输液管相连接时,乳头不容易套入输液管内,即使套入吸力也不是很大。现介绍另外一种改进后的简易吸奶器材料及使用制作方法。

  • 标签: 吸奶器 制作方法 使用方法 输液管
  • 简介:穿针引线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操作之一,在作深部组织缝合时,为便于手术者更能清楚地观察到手术野,有利于缝合,如何传递给术者高质量的缝合针线尤为重要.我院手术室自1997年对传统的穿针方法提出了挑战,经过5年30多名手术室护士的实践,将穿针方法作了一些改进,结果用改良穿针法明显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穿针速度和质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穿针法 改良
  • 简介:目的选择一种既能减少手术室的环境污染及工作人员身体损害,又不影响标本制片质量的手术标本保存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3年5~11月,200例常规染色病理检验手术标本,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冰箱冷藏组)和对照组(甲醛固定组),测定其在不同标本保存方法下,标本制片效果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标本制片效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冰箱冷藏保存标本与常规甲醛固定标本相比,其标本制片效果无差别、制片优良率高,且毒副作用小,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标本保存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标本 组织保存/方法
  • 简介:【摘要】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护理管理者认真分析发生护理纠纷及病人投诉原因,寻求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是提高医疗质量预防医疗纠纷,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护理流程 护理风险 医疗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医疗服务的质量管理是医院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护理人员需要深入研究护理争议和病人投诉的根源,寻找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这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防止医疗争议,推动医院进步的关键步骤。

  • 标签: 护理 流程 护理风险 医疗质量管理
  • 简介:进入一个科室,要了解科室内住院病人的基本情况,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看住院病人一览卡(以下简称一览卡),现有的一览卡一般是白色的如图1,上面的内容为病人的住院号、姓名、性别、病名及入院日期。一览卡显示病人的一些基本内容。一旦需要寻找病人的管床医生,往往需要翻病历查看。由于医生也是轮班制度,

  • 标签: 住院病人 一览卡 管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