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按全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要求,对我县2019至2021年在监测医院内10541例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内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出生缺陷儿143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5.66/万,缺陷顺位为多指、外耳畸形、先心病、马蹄内翻足、唇腭裂,出生缺陷发生农村高于城镇,孕母文化程度越低,发生率越高。

  • 标签: 围产儿 出生缺陷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临床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待产孕妇100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监测)和观察组(50例,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分析观察组危急值情况,对比干预成功率、纠纷率。结果:观察组电话通知联合电子病历通知效果最好,观察组干预成功率高,纠纷发生率低,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妇产科 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 应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索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2021年我院上报的27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3例ADR主要集中在18-40岁患者193例,占70.69%,其次6岁以下患者45例,占12.82%;引起ADR的给药方式主要是静脉滴注给药占32.97%;新的占14.29%,严重的占1.47%;ADR涉及药物16类87个品种,主要为抗菌药物85例,占31.14%;ADR累及的系统/器官304例次,主要累及皮肤137例,占45.07%。结论:面对特殊人群需要加强ADR监测工作,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不良反应 监测 合理用药 关联性评价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索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2021年我院上报的27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3例ADR主要集中在18-40岁患者193例,占70.69%,其次6岁以下患者45例,占12.82%;引起ADR的给药方式主要是静脉滴注给药占32.97%;新的占14.29%,严重的占1.47%;ADR涉及药物16类87个品种,主要为抗菌药物85例,占31.14%;ADR累及的系统/器官304例次,主要累及皮肤137例,占45.07%。结论:面对特殊人群需要加强ADR监测工作,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不良反应 监测 合理用药 关联性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药物涌入了我国的医药市场。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并非少见,这种使用方法会极大地损害人类健康,而且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不但会影响病人的治疗和预后,还会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甚至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从而影响病情的恢复。所以,有必要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报告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提高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本文就将具体探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预防方案分析的进展。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预防方案 分析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标准化管理应用在项目管理中的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此期间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抽取120例,对其实施项目管理方法开展标准化管理,评估项目管理前后报告有效率、整改有效率、流程优化率。结果:项目管理实施后相比于实施前报告有效率、整改有效率、流程优化率明显提升,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基于项目管理成效,应用标准化的管理理念,结合院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的实际情况,构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标准化管理的体系框架。

  • 标签: 项目管理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标准化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人均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对各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药品是特殊商品,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则不但不能起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危害使用者身体健康,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或者留下严重后遗症,因此国家对于药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很早就成立了药品监督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对辖区内药品进行抽验检测,确保药品使用安全。但药品检测工作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失误,导致检测结果失准,有可能让不合规药品流入市场,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就可能在社会层面上造成重大影响,因此虽然无法保障药品检测一定不会出现问题,但必须让问题发生概率降至最低,这就需要对药品检测问题成因及控制方法展开研究,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药品检验报告 假劣药认定 证据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院2016~2021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1年通过国家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系统上报的703例报告所涉及的患者基本情况、报告类型、给药途径、药品分类、转归、严重ADR累及器官及系统和临床表现等情况。结果内科上报例数略多于外科,报告人以医生为主,99%的报告来自住院部。女性略多于男性,50~59岁的占比最高。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占比最高。涉及20个药品类别,抗感染药占比最高。严重不良反应占24%,新的不良反应占5.55%。累及器官及系统17个,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比最大。结论 儿童及老年人是ADR 的易发人群,应着重关注抗感染药物,尽量减少静脉滴注给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年度报告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情况,观察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儿童,哮喘患儿106例,共计212例为研究对象,将106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按照1~106的顺序编号,按等差数列首项为1,公差为4的方式将106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1和对照组1,每组患儿均为53例,将106例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和实验组2。所有对照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1患儿采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实验组2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片进行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1治疗总有效率(95.25%)高于对照组1(7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2治疗总有效率(94.25%)高于对照组(6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来说,治疗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还要注重患儿炎症的处理和心衰治疗,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于哮喘患儿来说,治疗主要采用孟鲁司特,全面提升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儿的恢复周期。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 小儿哮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基于我市各大医院近五年来上报我中心的60名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真实数据进行,通过数据的分析来探索引起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原因。本次选取的60名患者中80岁以上的1人,61~80岁的11人, 41~60岁的22人,20~40岁的21人,20岁以下的5人。合并用药者11人,其中合并广谱抗菌用药的8人,合并平喘药物的3人。60名患者中全部表现为一般不良反应,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瘙痒、皮疹、荨麻疹、水肿、胸闷、头晕、寒战、过敏性皮炎、手臂僵直麻木等。最后得出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作为一种常用的抗菌消炎药物,其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变态反应,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是该注射液中的黄酮类、肌醇、乙六醇、皂苷等成分,少数患者会对这些成分过敏,生产过程中提纯不彻底遗留的其他成分有时也可引发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需注意该注射液不能同氨基苷类、氨溴索注射液、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使用。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总结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保障老年人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兰陵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系统2021年度检索的519例老年人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结果  老年人ADR 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主要表现在皮肤及其附件(26.77%)、消化系统(25.80%)、神经系统(12.35%)。注射剂和静脉滴注成为引起老年人ADR最主要的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结论 老年人ADR累及系统器官较多,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应着力加强对老年人用药安全的指导,确保老年人用药安全

  • 标签: 老年人 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 分析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疫情期间,社区老年人实施居家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50名老年人,分A组、B组,分别实施一般基础管理、居家健康管理模式。记录效果。结果 对比依从性,B组显著更优,p<0.05。结论 疫情期间,社区老年人实施居家健康管理模式具有较佳效果。

  • 标签: 社区 老年人 疫情 自我保护
  • 简介:目的:分析重庆市某供血区输血不良反应趋势。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2019年~2021年重庆市某供血区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受血者相关资料,分析输血不良反应者性别、年龄、 有无输血史以及不良反应类型。结果:2019年~2021年输血不良反应男女性占比差异不显著(P>0.05),>40~≤60岁及>60岁人群为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人群且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2019年及2020年有无输血史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2021年有输血史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

  • 标签: 供血区域;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以此为实践临床应用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系统整理我院在2021年到2022年期间,收集到的35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照病人的年龄、性别、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基础信息进行统计研究。结果:在354例研究报告中,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现象的原因有静脉给药方式、病人年龄偏大、应用抗感染药、中药注射剂质量等,其中最常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就是静脉滴注给药途径,会对病人的皮肤及其附件造成损伤。结论:要进一步增强医患人员和病人及其家属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意识,注重优化有关报告分析管理制度,以此在临床应用中实现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静脉给药 静脉滴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