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从我院门诊药房退药记录中收集的2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结果202例药品不良反应中,静脉给药引起的153例(75.74%);与抗感染药物有关的154例(76.23%),中药制剂22例(10.89%);药品不良反应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的96例(47.52%),较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有7例(3.47%)。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管理并重点监测,以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人HIV/AIDS聚集性性传播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科学预防HIV/AI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老年HIV/AIDS聚集性的形成原因;结果5例中老年HIV/AIDS均为同源的性传播;结论要关注中老年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干预活动,要加大HIV监测检测覆盖面,及时发现中老年HIV/AIDS。

  • 标签: 艾滋病,中老年,聚集性,性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变迁情况及近6年来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方法将2007年-2009年与2010年-2013年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做对比,观察近六年来我院收治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变迁情况。对近三年病原菌做耐药性分析实验,观察目前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结果2010-2013年比2007-2009年尿路感染病原体、革兰阳性菌比例有所上升,革兰阴性菌比例有所下降。真菌的比例变化不太明显。对于革兰阴性菌,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治疗效果较好,对于革兰阳性菌,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治疗效果较好。真菌性感染,我院通常使用两性霉素B,可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尿路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防止耐药性再次产生。

  • 标签: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菌种变迁
  • 简介:<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55岁,因"查体发现左肾囊肿",肾CT平扫示左肾囊肿(单囊),未见囊壁增厚、钙化等异常(图1),于地区医院行"腹腔镜左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后病理示:(左肾)囊壁样组织中查见少量灶状增生透明细胞,不排除囊性透明细胞癌可能,建议上级医院会诊。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会诊示:囊肿壁内可见少许透明细胞,病变符合肾囊性透明细胞癌(图2)。于本院诊断为"囊性肾癌",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及肾功能未及异常,胸部平片及腹部B超未

  • 标签: 囊性肾癌 单纯性肾囊肿 透明细胞癌 囊肿去顶减压术 腹腔镜 囊肿性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的技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本组行单髁置换的62例患者(85膝),单侧39膝,双侧23例(46膝);其中男8例10膝,女54例75膝。男:女为1:7.5;年龄44~78岁,平均63岁;内侧单髁置换79膝,外单髁置换6膝,所有患者均使用LINK单髁假体(WMdemarLinkGmbH&Co),将术前及最后一次复查KSS评分分值及关节活动度对比,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后定期拍x线平片评估假体位置及未置换间室退变情况。结果获得随访的患者62例85膝,平均随访时间65.8个月(48~99个月)。膝关节KSS评分:术前(58.22±20.07)分,术后最后一次随访(81.24±17.96)分(P〈0.01)。关节活动度:术前(126.73°±7.53°),术后最后一次随访(124.65°±8.65°)(P〉0.05)。术后首次与最后一次随访X线平片检查,未置换间室退变进展不明显。5例患者6膝分别在术后11—42个月出现胫骨部分假体松动,3膝做全膝翻修术。另2例(3膝)患者服用镇痛药,可行走及坚持日常活动,目前在随访中。结论单髁置换可以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膝关节退变进展速度,但胫骨假体松动有较高的发病率,需要高度重视。

  • 标签: 关节成型术,置换,膝 单间室 膝翻修
  • 简介:卵巢妊娠(ovarianpregnancy)是指受精卵在卵巢内着床与发育,是异位妊娠的一种罕见形式,发生率为1:7000~1:50000.占异化妊娠的0.15%~3.0%。近年,随着某些节育措施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卵巢妊娠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 标签: 卵巢妊娠 腹腔镜 诊治 辅助生殖技术 异位妊娠 节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总结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提高该病救治水平,就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十二指肠降部隔膜13例,十二指肠水平部闭锁1例,肠旋转不良7例,环状胰腺3例(其中1例合并肛门闭锁),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1例。本组行Ladd术6例,1例因肠坏死,家属放弃治疗。行隔膜切除,肠管纵切横缝术13例,胃空肠吻合1例,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2例。十二指肠前壁菱形吻合2例。结果本组的25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新生儿,治愈22例、死亡2例、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营养不良患儿发生伤口裂开,经伤口二期缝合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而愈。随访22例康复出院的患儿6月~3年,患儿均生长发育良好,无腹胀、呕吐、腹痛等症状。结论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是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膜式闭锁、环状胰腺等,早期诊断、及时、合理选择手术方法、避免漏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 十二指肠梗阻 诊断 疗效 先天性畸形 隔膜切除肠成形术。
  • 简介:<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5年前患者健康查体时发现左侧腹膜后实性占位,患者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左肾上腺囊肿,未行特殊处理,其后定期复查。入院前一周来患者出现头晕,测量血压增高,最高血压达180/120mmHg,无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无全身乏力、手指麻木、颤抖。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情况良好,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增减。患者否认有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

  • 标签: 神经鞘瘤 腹膜后 肾上腺囊肿 患者 腰大肌 健康查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结石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5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膀胱结石的患

  • 标签:
  • 简介: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目前常用的肿瘤化疗通路,虽然有效地减少了化疗药物引起的外周静脉炎及肿瘤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但有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等风险,而且对血管条件要求较高,需要频繁更换敷贴及冲管,给患者造成不便。

  • 标签: 静脉输液港 静脉途径 置入术 导管相关性感染 中心静脉置管 肿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检查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到我院诊治的11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实行CT检查,并对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对所有患者的CT诊断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实行一系列的CT诊断,其病情均得到确诊,通过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可知,CT诊断符合率达100%,对于降低对患者的误诊率。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治,首先给予患者CT检查诊断,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误诊率。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CT 检查 诊断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正>前列腺黏液腺癌临床罕见,我单位收治该病患者1例,其临床表现具有鲜明特点,特予以总结报道并对该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1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尿频、尿急8月余,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并发现前列腺癌2周"入院。患者入院前8个月时出现尿频及进行性排尿困难等典型前列腺增生症状,自诉射精后排尿时常伴有透明胶冻样成块固体流出。于外院行CT示"前列腺占位并累及膀胱,双侧肾盂输尿管积水"。随后于该院行TURP(具体不详),术中切除前列腺、尿道及膀胱内组织送病理,术后病理示:"(前列腺、尿道)前列腺黏液腺癌;(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部分细胞增生活跃"。为排除黏液腺癌是否由胃肠

  • 标签: 黏液腺癌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癌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内翻性乳头状瘤
  • 简介:目的探讨杂交手术治疗急性周围动脉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1年3月诊治的10例急性周围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股总动脉损伤5例,股浅动脉上段损伤3例,股深动脉分支损伤1例,腋动脉损伤1例。治疗首先采取腔内介入方法,低压维持球囊充盈状态控制动脉破口出血。静脉复合麻醉下立即行血管探查手术,其中6例直接缝合破损血管,3例以自体大隐静脉修补损伤血管,1例股深动脉分支损伤者以弹簧圈栓塞后行患侧血肿清除手术。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81.0±17.9)min,平均失血(200.1±44.6)ml,术后2~3d拔出引流管。所有患者术后患肢血液循环良好,但有不同程度肢体肿胀,未行筋膜切开减压术。本组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1例患者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杂交手术是治疗周围动脉损伤的一种很好的选择。

  • 标签: 周围动脉损伤 介入治疗 杂交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下腹横切121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下腹横切口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式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46例临床资料,观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中腹膜小破损5例,腹壁下血管损伤出血1例,术后尿潴留4例,阴囊积液3例,阴囊或大阴唇水肿8例,肺部感染1例;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结论下腹横切121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经后入路Bogros间隙置入补片,达到耻骨肌孔的全覆盖,符合生理解剖,手术易操作,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尤其适合双侧疝及复发疝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 标签: 腹股沟 外科手术 无张力 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90例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的综合治疗情况,手术治疗+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组68例,其中12例超声诊断输尿管第三狭窄结石患者行ESWL,56例行急诊输尿管镜手术。保守治疗组22例肾绞痛患者行保守治疗。结果手术治疗+ESWL组病例治疗效果满意,12例行ESWL患者中8例结石排净,4例碎石后仍有疼痛,经输尿管镜治疗后疼痛消失。56例经输尿管镜手术患者,48例行输尿管镜下弹道碎石取石后双J管引流成功,5例由于输尿管水肿、狭窄导致输尿管镜不能通过,行输尿管导管外引流,其中2例行ESWL,3例引流一周后再次输尿管检查+弹道碎石成功,3例肾绞痛并妊娠,行椎管内麻醉后输尿管镜检查+双J管内引流。保守治疗组22例肾绞痛患者不愿意手术行保守治疗,疼痛反复发作,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结论处理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应根据具体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输尿管镜手术处理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安全有效,可迅速解除患者痛苦,并发症少,在妊娠期也是安全的。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肾绞痛 输尿管镜 体外震波碎石
  • 简介:目的了解中国综合性大学与医学院校合并后的管理模式和效果。方法通过文献评阅、网站搜寻等方式对各高校医学院管理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中国综合性高校医学院管理模式可分为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两种。在高校合并初期,普遍采用的是分权管理模式。选取两种模式下具有代表性的8所高校,比较两种模式下高校新生质量、师资力量、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的情况,发现采用分权管理模式的高校在合并后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结论在中国,综合性大学实行分权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其医学院系的发展。

  • 标签: 综合性大学 医学院校 管理模式 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