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多发骨髓瘤患者实施时间护理干预对缓解骨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5月间收治的多发骨髓瘤患者 6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 34例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其余 34例接受时间护理干预的设为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疼痛评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从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疼痛评分上看,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多发骨髓瘤患者实施时间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时间护理 骨痛 缓解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初诊多发骨髓瘤( MM)患者药物反应动力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8例初诊 MM患者的临床资料,最佳反应深度、最佳反应时间( TBR)、最佳反应持续时间( DBR),评估上述指标与 MM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 MM患者的预后与最佳反应深度、 TBR及 DBR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最佳反应深度、 TBR及 DBR是影响多发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结论 反应深度、 TBR、 DBR和 MM患者的临床预后相关,可以联合 R-ISS分期及细胞遗传学异常评估患者预后。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药物反应动力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在治疗多发骨髓瘤时应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的方式,探究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以及护理情况。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多发骨髓瘤病患 20例,病患需要接受地塞米松、沙利度胺、环磷酰胺进行治疗,在这过程中,针对病患的情况给予特定的护理措施,治疗结束后,对病患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经分析得知,完全缓解的病患有 8名,部分缓解的病患有 6名,存在轻微反应的病患有 3名。于不良反应而言,存在肝、肾损害的有 1名,存在便秘的有 13名,存在嗜睡、头晕的有 18名,存在呕吐、恶心的有 14名。结论:在治疗多发骨髓瘤时应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的方式,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控制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而且可以增强病患的治疗信心。

  • 标签: 沙利度胺 化疗 多发性骨髓瘤 护理
  • 简介:摘要: 1.目的 :探讨 13q14缺失阳性初治多发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10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住院的 MM患者共 69例,取骨髓液进行 Fish检验,分析 13q14缺失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 69例 MM患者中, 13q14缺失阳性比例为 33.33%。临床相关性分析显示, 13q14缺失阳性与骨髓中浆细胞计数、骨破坏、乳酸脱氢酶有相关性( P值分别为 0.043、 0.045、 0.047),与 1q21扩增、 IgH重排也有显著相关性( p=0.001、 0.02), 13q14缺失影响 PFS(阳性 VS阴性 =15个月 VS 12个月, P=0.02),但不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13q14缺失阳性患者肿瘤负荷高,预后差。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13q14缺失 Fish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共34例复发难治性多发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来那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CR共20例,占比58.82%;VGPR共6例,占比17.65%;PR共5例,占比14.71%;SD共2例,占比5.88%;PD共1例,占比2.94%。治疗后血清M蛋白、骨髓浆细胞、β2微球蛋白均有明显下降,血红蛋白有明显上升,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沉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起效速度较快,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且服药简单,治疗过程中患者依从性高,耐受性较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来那度胺 地塞米松 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整体护理在多发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2 月接受治疗的 80 例肋骨骨折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整体护理的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应用整体护理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 VAS )评分普遍较低,患者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病人对住院和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结论: 整体护理在多发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的 VAS 评分,对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帮助。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整体护理 多发性肋骨骨折 生活质量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到2020年4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76例多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6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多发创伤患者均为38例,针对对照组应用保守疗法,先对伤处进行清创,再予以抗生素、止血药物配合,对于观察组,应用急诊手术疗法,对比两组疗效与其他相关指标。结果:在疗效上,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7、10、1,对照组分别为18、14、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4.21%,在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几项指标上,观察组数据更理想,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并发症类型上,观察组1例伤口感染,对照组2例伤口感染、1例静脉血栓、1例肺炎。结论:针对多发创伤患者,应用骨科急诊手术,可以取得理想效果,在减少出血量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骨科急诊手术 多发性创伤 临床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乳腺多发纤维腺瘤患者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108 例乳腺多发纤维腺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 54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切口瘢痕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8.1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住院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切口瘢痕评分、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乳腺多发纤维腺瘤患者应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切除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术后患者对切口瘢痕比较满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以进行临床的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外科手术 乳腺后间隙入路 乳腺下缘切口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MR 与 CT 检查老年多发脑梗死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于 2017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确诊的老年多发脑梗死患者 80 例作为资料,均行 MR 与 CT 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及检出效率。 结果: MR 检查总检出率 98.75% 显著高于 CT 检查 57.50% ,且对发病< 24h 、 24-72h 脑梗死检出率 97.06% 、 100.0% 均显著高于 CT 检查 47.06% 、 50.00% , P < 0.05 ; MR 检查病灶面积小,数量多,显著由于 CT ,且检查所需时间显著低于 CT , P < 0.05 。 结论:在老年多发脑梗死诊断中采取 MR 和 CT 检测均可发现异常影像,其中 MR 相对诊断价值更高,体现为检出率高、检出效率高及小病灶检出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MR CT 多发性脑梗死 检出率 疾病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多发梗死性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BPS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47例BPSD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痴呆程度、相关检查、合并基础疾病、症状、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BPSD平均年龄77.3岁;②MESS多

  • 标签: 多发性梗死性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 简介:   [ 摘要 ]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6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我院骨科收治的 102 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51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恢复效果、各项恢复指标、并發症总发生率、疼痛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 96.08% ,高于对照组的 80.3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 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恢复时间、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恢复时间、胸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量表(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百分比( MVV%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胸痛持续时间,加快呼吸功能的恢复,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关键词 ] 多发肋骨骨折 ; 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 ; 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emory alloy rib encircling device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rib fractures.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9 , 102 patients with multiple rib fractures treated in orthopaedic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 with 5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conservative treatment ,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given memory alloy frame around treatment. The recovery effect of fracture , the recovery index ,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 pain and pulmonary fun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ate of excellent and good treatment was 96.08% , higher than 80.39% in the control group ,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05 ) . The recovery time of respiratory rate ,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 SaO2 ) recovery time , chest pain relief time ,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05 ) .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05 ) . After treatment ,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 VAS )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and the percentage of maximum ventilation per minute ( MVV%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05 ) . Conclusion The memory alloy rib enclasp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rib fractures , which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chest pain ,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of respiratory function , promote the early healing of fracture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 and has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内收治的10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以姓名首字母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50例,全程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有效率为96%(50/48),显著高于参照组84%(42/50),差异明显(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快速患者骨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内收治的10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以姓名首字母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50例,全程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有效率为96%(50/48),显著高于参照组84%(42/50),差异明显(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快速患者骨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多发肿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多发肿块患者 50例,随机分 2组:微创组( 25例)行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开放组( 25例)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 VAS评分、切口愈合时间、美观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示微创组均显著优于开放组( P< 0.05)。比较两组的术后 VAS评分示微创组显著低于开放组( P< 0.05)。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时间示微创组显著早于开放组( P< 0.05)。比较两组的美观满意度示微创组显著高于开放组( P< 0.05)。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示微创组显著低于开放组( P< 0.05)。结论:对乳腺多发肿块患者采用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的综合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 乳腺多发性肿块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功能锻炼在多发骨关节创伤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于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多发骨关节创伤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创伤发生的前后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6)与早期组(n=36)。参照组患者应用基础功能训练,早期组患者应用早期功能锻炼。统计两组患者锻炼后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早期组锻炼后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评分的数据结果明显更低(P

  • 标签: 早期功能锻炼 多发性骨关节创伤 康复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比颅脑MRI与CT诊断老年多发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纳入74例患者,时间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不同诊断方式分两组(每组37例),CT诊断为对照组,MRI诊断为试验组。比较两组脑梗死检出率与检查指标。结果:试验组脑梗死检出率94.59%(<24h检出率56.76%、24~74h检出率27.03%、>72h检出率10.80%)高于对照组59.49%(<24h检出率35.14%、24~74h检出率16.22%、>72h检出率8.11%),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病灶数量(2.41±0.35)个、病灶大小(11.47±2.16)mm2、检查时间(18.54±2.32)min、发病~检查时间(1.91±0.21)d均高于对照组(1.72±0.21)个、(8.52±1.12)mm2、(11.85±1.23)min、(0.94±0.13)d(P<0.05)。结论:MRI诊断老年多发脑梗死效果显著。

  • 标签: 检出率 老年 多发性脑梗死 病灶 检查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外伤性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的急诊救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4例外伤性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展开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各42例的研究组和参考组,分别运用可吸收肋骨针固定与记忆合金接骨板固定,对比患者接受不同急救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下床活动时间(3.8+0.7)显著短于参考组,术后镇痛率7.1%也明显低于参考组,P

  • 标签: 外伤性 多发性 肋骨骨折 脾破裂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CT与 MRI在多发脑梗死中应用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以多发脑梗死患者 5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均实施 CT诊断、 MRI诊断,对比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RI诊断检出率高于 CT诊断,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多发脑梗死可采用 CT诊断、 MRI诊断,其中 MRI诊断准确率高,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CT 多发性脑梗死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整体护理在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医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的 72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案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各 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的护理工作而言,采用整体护理方式,效果更为显著,能够促进患者骨折的快速愈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易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 多发性肋骨骨折 血气胸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