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外科手术是临床上时间较长、创伤较大、术后恢复久的大型手术,术后患者的感染和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威胁因素,做好术后的呼吸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并发症几率降低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丛术前和术后两个方面对当前心外科手术后的护理难点和重点措施进行归纳综述,为护理措施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经验。

  • 标签: 心外科 呼吸道护理 护理进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9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呼吸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治疗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呼吸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50例患者治愈,6例患者遗留疾病,4例患者抢救失败,且4例患者均因发生脑疝而死亡,行气管切开治疗的33例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现象,1例患者发生哮喘症状,经针对性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在给予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针对性治疗的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且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感染及死亡现象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呼吸道护理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研究联合应用固尔苏与持续呼吸正压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60例,随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固尔苏治疗,观察患儿血气指标、肺部改善情况及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血气及肺部情况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3.33%,对照组为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尔苏联合持续呼吸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患儿病症、体征,降低病死率,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固尔苏 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热度林和利巴韦林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中的疗效,并且观察和比较两者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份到2011年4月份确诊的245例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观察组,有患儿125例,给予患儿热毒宁治疗;一组是对照组,有患儿118例,给予患儿利巴韦林治疗。了解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之后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4.4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只有85.82%。其中观察组在接受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病情的改善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要快(P<0.05),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中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能够得到良好的疗效。其相比利巴韦林的常规治疗而言,它对于患儿的安全性更高,其治疗的效果更加的显著,因而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推广。

  • 标签: 热毒宁 利巴韦林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图分类号R51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1-0048-01
  • 简介:目的:了解神经外科下呼吸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对2075例神经外科下呼吸感染患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测,分析合并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结果共检出合并感染患者228例,合并感染发病率为10.9%,其中革兰阳性球菌(G+c)与G+c合并感染2例(0.9%)、G+c与革兰阴性杆菌(G-b)合并感染87例(38.2%)、G-b与G-b合并感染133例(58.3%)、细菌合并真菌感染6例(2.6%)。G+c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检出84株(36.8%),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44株(19.3%);G-b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神经外科下呼吸合并感染多为两种病原菌同时感染所致,多数病原菌具有多重耐药性。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的900例肺炎儿童中随机选取500例作为探讨的对象,并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将他们平均分配,每组250例。并且,在治疗中,两组都给予抗生素、抗病毒,纠正心力衰竭等相应治疗。在治疗组中,除去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外,还加用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并要按照儿童的大小进行比例的分配。儿童小于一岁的,对他的注射量要在7.5mg,用静脉注推注的方法,一天两次。大于一岁的儿童,对他的注射量在15mg,用静脉推注的方法,一天两次。

  • 标签: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儿童呼吸道感染 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3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2-0040-01
  • 简介:目的:研究免疫层析法(IC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IgM抗体在手足口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集135例手足口病确诊患儿和44例排除手足口病诊断的患儿血清标本,采用ICA及ELISA检测EV71IgM抗体。结果135例手足口病患儿,ICA、ELISA检测EV71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48%(29/135)和20.74%(27/135);44例非手足口病患儿,ICA、ELISA检测EV71IgM抗体阳性率均为0.00%(0/44)。结论ICA或ELISA检测EV71IgM抗体阳性者均可确诊为手足口病,但检测结果为阴性者,不能排除手足口病的可能性,应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 标签: 肠道71型病毒 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ENTEROVIRUS 71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入院拟输血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结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我站友好进修交流医院的19847例入院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阳性者进一步作抗体鉴定。结果在被检标本中共发现12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6147%,不规则抗体阳性者男性41例,占被调查男性的0.2066%,女性81例,占被调查女性的0.4081%,女性高于男性,经统计学处理,说明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患者中,有98患者有输血史/妊娠免疫史,站被调查总例数的0.4938%,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中自身抗体28例,抗-D、抗-E、抗-Ec、抗-C、抗-M、抗-Lea、抗-Leb、抗-Pl、抗-Fya、抗-Fyb、抗-Jka、抗-Mur有94例。结论输血前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情况进行了解,对安全、有效、及时地输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型 红细胞 不规则抗体 抗体筛查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21-01
  • 简介:前不久,被称为"黑瘟疫"的埃博拉病毒还只在西非肆虐,如今全球已拉响"埃博拉警报"。埃博拉病毒为人所知已有38年之久,在非洲造成了至少3次大流行,造成数千人死亡,而此次卷土重来的"埃博拉病毒"被定性为"历史上最致命性的暴发"。就目前来看,虽然疫情尚未在非洲以外国家扩散,但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恐惧却在不断增加。

  • 标签: 埃博拉病毒 大流行 致命性 非洲
  • 简介:目的:探索套管针进行环甲膜穿刺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疗效。方法:在呼吸梗阻的智能模型人上采用不同型号注射器外套和不同型号气管导管连接呼吸机分别与16G套管针和钢制环甲膜穿刺针连接,环甲膜穿刺后进行辅助通气,采用VAC模式调节到呼吸机正常辅助通气的参数。结果: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和注射器选择无显著差异性,连接16G套管针每分钟最大通气量达到3600ml大于连接钢制环甲膜穿刺针的3420ml。结论:套管针环甲膜穿刺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法优于钢制环甲膜穿刺针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适合院前急救应用。

  • 标签: 环甲膜穿刺 套管针 呼吸机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自2003年以来因多发性骨髓瘤伴重度贫血多次住院输血治疗。输血前后均做HBsAg、抗一HCV、抗-HIV、抗-TP、HCV—cAg(2011年增加检测项)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抗原 假阳性
  • 简介:血型抗原和相应抗体一般不会同时存在,笔者在进行Rh(D)血型检测中,发现1例Rh(D)阳性者血清中同时存在抗-D,经血型血清学检测证实为D变异型免疫产生抗-D引起配血不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RH血型 D变异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呼吸机使用相关性肺炎的患者总50例,检验品管圈在降低呼吸机使用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应用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50名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名患者。其他治疗方式相同,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方式干预肺炎发生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30±2.12天,对照组患者9.88±4.21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6例,发生率24%,对照组患者发生18例,发生率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呼吸科病人管理中的使用对减少使用机械通气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及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呼吸机使用相关肺炎 感染控制 品管圈活动
  • 简介: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患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和肾功能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可追踪到具有PRA结果的63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的患者。于2012年10月采用美国GTI公司提供的ELISA筛选HLA-Ⅰ类、Ⅱ类混合抗原板,检测肾移植术后PRA。肾移植术后未发生恶性肿瘤的肾移植患者为正常对照组,共计902例。肾移植患者移植手术时间最早在1995年11月,最迟移植患者手术时间为2008年3月。结果63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的患者中,PRA阳性患者11例,占17.46%(11/63),移植肾功能下降患者5例,占45.45%(5/11)。902例正常对照组的肾移植患者中,PRA阳性患者94例,占10.42%(94/902),移植肾功能下降患者83例,占88.30%(83/94)。肾移植术后正常患者与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患者肾移植术后产生PRA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2.33,P〉0.25)。结论虽然免疫抑制剂可抑制移植肾的排斥反应,但在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和正常患者间产生PRA的几率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肾移植 恶性肿瘤 群体反应性抗体 肾功能
  • 简介:病毒性胃肠炎是急性胃肠炎的一种,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小肠炎症性病变。病毒性胃肠炎起病急,前驱症状不明显,突然出现呕吐,继之出现腹泻,每日十余次甚至更多,呈水样便或稀黄便,可有轻微腹痛、头痛、骨痛或全身不适。本研究采用思密达联合得舒特(匹维溴铵片,化学名:4-[(2-溴代-4,5-二甲氧基苯基)甲基]-4-[2-[2(6,6-二甲基双环[3,1,1]庚-2-基)乙氧基]乙基]吗啉溴化物)治疗病毒性胃肠炎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病毒性胃肠炎 思密达 得舒特 疗效
  • 简介:摘要如今抗生素已经大量的应用到各大医院的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正确应用不断的被人提起,呼吸内科的合理应用也收到重视,这需要我们对抗生素不断的研究,使它真正为人类健康造福。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生素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诊治的15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对其实施临床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文所选的150例患者,通过及时、合理的治疗以及全面的护理措施后,78例治愈,56例好转,14例未好转,2例死亡,134例患者有效,有效率为89.3%;由此可见,实施全面的护理措施后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结论将合理、全面的护理措施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能够明显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11-01
  • 简介: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变化及其与其他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观察抗CCP抗体在不同中医证候的表达特点。方法收集101例RA住院患者资料,观察其抗CCP抗体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红细胞沉降率(ESR)、抗溶血性链球菌"O"(ASO)、类风湿因子(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Ig)的关系。结果抗CCP抗体在湿热痹阻证、痰瘀互结证、风寒阻络证、肝肾亏虚证四个中医证候中,在湿热痹阻证中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抗CCP抗体与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hs-CRP呈正相关(P〈0.05),与酸性糖蛋白呈正相关(P〈0.01)、与RF、ASO呈负相关。结论R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升高显著,且与炎症指标呈正相关,在中医证型中的湿热痹阻证中的阳性率升高明显,可作为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关节炎 类风湿 证候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