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毒胃肠是急性胃肠的一种,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小肠炎症性病变。病毒胃肠起病急,前驱症状不明显,突然出现呕吐,继之出现腹泻,每日十余次甚至更多,呈水样便或稀黄便,可有轻微腹痛、头痛、骨痛或全身不适。本研究采用思密达联合得舒特(匹维溴铵片,化学名:4-[(2-溴代-4,5-二甲氧基苯基)甲基]-4-[2-[2(6,6-二甲基双环[3,1,1]庚-2-基)乙氧基]乙基]吗啉溴化物)治疗病毒胃肠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病毒性胃肠炎 思密达 得舒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理的饮食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饮食护理中的做用。方法通过总结以往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饮食护理,和实施步骤。制定饮食护理方案。结果实施循证后的健康饮食护理缩短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因呕吐而禁食的时间,增加了母乳喂养患儿的舒适度,缓解了家属的焦虑,有利于临床护士为病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体现人文关怀,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健康饮食 指导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诺如病毒胃肠在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与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中的检测结果,为诺如病毒提供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本次的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我中心进行就诊的肠胃炎患者120例,将其分别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和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检测。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为检测金标准,对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进行评价,对其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和准确率进行计算。结果两种检测结果中有48例患者的结果均为阳性,60例患者的结果均为阴性。通过对其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和准确率计算,其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对诺如病毒胃肠检测的灵敏度为87.27%,特异性为92.31%,准确率为90.0%。结论使用转录反转录协同实验能够快速有效的对诺如病毒胃肠进行检测。

  • 标签: 诺如病毒 胃肠炎 检测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成人散发性病毒胃肠的病菌感染情况,并对其进行病原学分析,为疾病的预防和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的一年间肠道门诊收治的急性胃肠的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观出带发性水样腹泻,且排除因霍乱导致的腹泻。分别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粪便标本中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等进行检测,并对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因素对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286份患者的粪便标本全都进行了轮状病毒检测,检出率为0,诺如病毒的检出率为19.6%(32/163),肠道腺病毒的检出率为30%(3/100),以诺如病毒的检出不高,但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在病毒检出率等方面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病毒感染的时间,则以10月感染率最高,达到33.3%。结论成人散发性病毒胃肠的感染病毒以诺如病毒为主,没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分布差异,但在秋季感染率最高,需要临床加以重视。

  • 标签: 成人 散发性病毒性胃肠炎 病原学分析
  • 简介:邵东市人民医院 湖南 邵 东 422800 [摘要 ]目的:有针对性的探讨和分析散发性诺如病毒胃肠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对应的治疗方法。方法:随即选取我院在 2018年 10月到 2019年 10月期间内的症状为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疾病的病例 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的发病时间在 3 d内,在每周自周一开始,连续性抽取 20例充分满足上述症状的相关病例,然后针对抽取的相关人员,展开相对应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监测,着重把握患者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分析预测和处理,用 ELISA法针对患者的粪便标本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监测和检查,可以发现,感染诺如病毒的患者一共有 56例,占总比例的 56%,患者的一般资料,例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相关因素,和未感染该病毒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 (P> 0.05),在实验室检查过程中,血常规中的中性粒细胞变化,便常规镜检红、白细胞,与未感染患者有十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在所有 56例患者中,对其进行相对应的对症治疗, 3 d之后恢复,有 53例患者恢复健康,针对某些可能伴有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 3~ 7 d之后也恢复健康。结论:通过临床的调查研究,能够充分看出,诺如病毒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冬季散发性的急性胃肠的主要病原体,在临床实践中很容易和细菌合并出现感染,在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对症治疗方法并加之一定程度的抗生素治疗,这样能够使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散发性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通过对某大型豪华邮轮一起诺如病毒肠胃炎疫情处置,关注国际间疫情变化,为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提供对策依据。〔方法〕对来沪某大型豪华邮轮发生旅客不明原因腹泻的情况开展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实施卫生检疫措施。探讨口岸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对策。〔结果〕经过对邮轮患者标本和食品样品的细菌学和病毒学检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确定为诺如病毒引起的群发性腹泻,采取了以传染源控制和管理为重点,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卫生检疫措施后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结论〕国境卫生检疫应在排除检疫传染病的情况下,扩大疾病的监测范围,以控制常见的、多发的、易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作为重点。根据新的《国际卫生条例》,调整国境口岸卫生检疫策略,加强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为防止疾病的国际传播提供技术保障,建立应对突发疫情快速反应体系。

  • 标签: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爆发 国境口岸 快速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轮状病毒胃肠的防治。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对病人粪便应消毒处理;重视水源及食品卫生,餐具进行消毒;婴儿室应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应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对6~24月龄幼儿口服含各型轮状病毒的减毒疫苗。

  • 标签: 轮状病毒胃肠炎 预防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病毒肠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根据本研究的具体的选入标准随机采用在我院进行治疗病毒肠炎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并且60例患儿进行平均分组管理,即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研究组的患者使用的护理方案为临床护理路径,而对照组的患者则是选用常规护理作为其首选的护理计划。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的一般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止泻、止吐、退热、住院等方面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此法值得在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病毒性肠炎 儿童 临床护理路径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地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及星状病毒相关急性胃肠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在北京地区6个区县6家医院肠道门诊每月收集前30名年龄在5岁以下首次就诊的急性胃肠患者的信息资料和粪便样本,并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及星状病毒四种病原进行PCR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四种病毒相关的急性胃肠流行特征进行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的Vesikari临床严重程度评分,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胃肠的临床特征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 052份样本中,非混合感染709例(34.6%):其中轮状病毒411例(20.0%),诺如病毒153例(7.5%),腺病毒86例(4.2%),星状病毒59例(2.9%);混合感染135例(6.6%)。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的Vesikari评分(8.0±3.1)高于诺如病毒(6.4±2.4,P<0.001)、腺病毒(6.2±2.1,P<0.001)及星状病毒(6.1±2.0,P<0.001)。临床特征比较结果显示:以星状病毒为参照,5岁以下儿童感染轮状病毒急性胃肠后更易出现:≥5 d的腹泻(OR=3.33)、1 d内≥3次的呕吐(OR=8.79)、≥1 d的呕吐(OR=3.96)、Vesikari评分≥11的重症病例(OR=13.19);感染诺如病毒易出现1 d内≥3次的呕吐(OR=5.71);感染腺病毒易出现≥5 d的腹泻(OR=2.62);以轮状病毒为参照,5岁以下儿童感染诺如病毒(OR=0.40)或腺病毒(OR=0.28)后较少出现≥38.4 ℃的发热症状。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病毒导致的急性胃肠特点不同,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临床症状较重,24月龄以下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尽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来保护易感人群。

  • 标签: 胃肠炎 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 人,腺病毒 星状病毒
  • 简介:水貂病毒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胃肠卡他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和剧烈腹泻,粪便中含有多量黏液和灰白色脱落的肠黏膜,有时还排出灰白色圆柱状肠黏膜套管。本病是危害水貂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全年均能发生,幼龄仔貂的病死率较高。2010年7月,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水貂病毒肠炎的病例,现将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病毒性肠炎 水貂 接触性传染病 治疗 犬细小病毒 胃肠卡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相关胃肠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EB病毒相关胃肠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消化内科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儿童EB病毒相关胃肠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内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临床预后。结果共纳入8例EB病毒相关胃肠儿童,男6例,女2例,中位年龄7.46岁,病史20 d至3年。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7/8)、腹泻(4/8)、便血(3/8)、发热(2/8)、呕血(1/8);血清EB病毒DNA升高4例;内镜下表现为黏膜粗糙、水肿、糜烂、边界清楚的浅溃疡;病变处肠黏膜行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小RNA为阳性(8/8),上消化道(3/8)、小肠(2/8)及结肠(4/8)均可受累。常见的并发症为脓毒症(3/8)和轻度营养不良(3/8)。予肠内营养及抗病毒治疗后,患儿症状均有好转。结论儿童EB病毒相关胃肠临床少见,起病时可伴有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对于胃肠道出现黏膜病变时注意进行EB病毒血清及黏膜检查,从而及时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 标签: 儿童 EB病毒 胃肠炎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RV)感染是目前全球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直接导致轮状病毒胃肠,其危害严重、疾病负担巨大且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本文对RV病原学特性以及RV胃肠的流行特征、疾病负担和疫苗研发予以综述。通常A组RV为婴幼儿急性胃肠的最主要病因,各年龄段人群对RV普遍易感,其中3~24‌月龄的幼儿症状最重,且RVGE流行具有季节性,并在冬季会出现发病高峰,提高RV疫苗接种率可以显著降低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相应疾病负担。重点介绍了目前使用的RV疫苗及其对预防RV感染的作用,并针对RV疫苗在我国应用相关技术问题提出思考与建议,为完善我国RV疫苗免疫策略及最终将RV疫苗纳入到国家儿童免疫规划的中国特色免疫规划策略提供循证依据。

  • 标签: 轮状病毒感染 胃肠炎 患病代价 病毒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主要综述和分析小儿病毒肠炎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包括中药及中成药、西药、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等,对多种治疗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小儿病毒肠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1小儿病毒肠炎的流行病学儿童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而其中病毒肠炎引起的儿童腹泻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导致儿童发病或死亡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肠炎 药物治疗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