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吸烟人群增加及生活环境污染加重,已有研究证明,目前在我国,肺部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存质量的严重疾病之一。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X线、CT和气管镜检查,但其各自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传统超声检查受肺内气体干扰和肋骨的遮挡,主要局限于胸壁浅表肿块和胸腔积液的诊断。

  • 标签: 肺周围型病变 超声造影 应用 肺部疾病 人口老龄化 气管镜检查
  • 简介: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儿童糖尿病尤其是2糖尿病发病人数也在迅速增长。由此引发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脂代谢异常的并发症也在不断增加,但成人2糖尿病中高发的周围血管病变在儿童糖尿病患者中报道不多。本文报道1例肥胖儿童2糖尿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到严重下肢血管病变,报告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2型 儿童 血管病变 彩色多普勒
  • 简介:目的探讨CEUS联合穿刺活检在肺周围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8例肺周围病变患者行经皮穿刺活检术,其中97例术前行CEUS检查(试验组),61例术前仅行常规超声检查(对照组)。比较两组穿刺次数、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情况。绘制CEUS时间一强度曲线(TIC),比较试验组中良性与恶性病变TIC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曲线上升斜率(WIS)及峰值强度(PI)。观察并记录良恶性病变的增强特征。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穿刺病理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4.85%(92/97)和83.61%(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平均穿刺次数分别为(2.11±0.48)次和(2.20±O.44)次,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1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6%(2/97)和4.92%(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RT、WIS及PI在良恶性病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8)。试验组良恶性病变均以不均匀增强为主,良性病变中占77.50%(31/40),恶性病变中占88.46%(46/52),其增强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16)。结论CEUS在肺周围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定价值,对经皮肺穿刺活检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时间强度曲线 活组织检查 肺周围型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2糖尿病并伴随周围神经病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采取中医治疗法,疗程为30天,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感觉以及运动神经传到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医治疗法治疗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使患者身体快速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中医治疗 2 型糖尿病 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199-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2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应用肌电图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组,即甲组(临床症状组)、乙组(肌电图正常组)、丙组(肌电图异常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采用肌电图对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四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等进行检测。结果甲组腓浅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等的SCV值以及MCV值,与乙组相比均显著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腓总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的MCV值以及腓浅神经、正中神经的SCV值与乙组相比均线助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组腓总神经的MCV值以及正中神经的SCV值和MCV值均显著低于丙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2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采用肌电图诊断,能够对诊断结果进行量化,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肌电图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及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方法在肺周围占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肺部周围肿块的病例30例,应用超声检查分析二维图像和血流情况。所有患者在术前行肿瘤标志物含量测定。最后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及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判断周围肿块的良、恶性。全部病例均由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结果联合应用超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肺周围性占位恶性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0.5%、81.8%和93.3%,与单纯应用超声(66.7%、42.3%和72.3%)或血清肿瘤标志物(77.3%、69.2%和86.7%)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是鉴别肺周围占位病变良、恶性的良好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肿瘤标志物 肺周围型占位 定性诊断
  • 简介:超声诊断作为无创伤检查,具有快速、准确、经济可靠等特点,超声对胆囊病变的诊断,很受欢迎,胆系疾患已为临床广泛应用,但对于胆囊病变引起胆囊周围炎的报道甚少。本文就12例由胆囊病变引起的胆囊周围炎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与胆囊病变、病程及胆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我院应用超声诊断胆囊病变患者,诊断符合率达99%,现将我院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胆囊周围炎 胆囊病变 超声分析 超声诊断 无创伤检查 声像图特点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 DPN的发生发展。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4年 1月~ 2015年 6月的 2糖尿病住院患者 13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 DPN,明确 DPN的患病率,同时将患者分为 DPN组和非 DPN( NDPN)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DPN的患病率 69.17%, DPN组的年龄、病程、 HbA1c、 BUN、 2 hC-P与 NDPN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HbA1c是 DPN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 HbA1c可能是 T2DM住院患者发生 DPN的危险因素, 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预防的重要方法。  

  • 标签:    [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电生理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在周围肺部病变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 74例接受超声小探头引导下支气管镜活检的周围肺部病变的患者。分析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分析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诊断周围肺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分析病变大小、位置对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分析周围肺部病变的超声表现及超声探头位置对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周围肺部病变中,确诊肺癌的占 63.51%,其次为肺炎,占 27.03%。肺癌患者以腺癌( 31.08%)最常见,其次为非小细胞癌( 16.22%)。经支气管镜活检的诊断成功率为 60.81%。 66例( 89.19%)患者经超声小探头准确识别和定位。恶性病变的诊断成功率为 52.17%,显著低于良性病变的诊断成功率( P< 0.05);未经导向鞘者的诊断成功率为 61.19%,经导向鞘者的诊断成功率为 57.14%,两者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病灶直径> 20mm的诊断成功率为 68.42%,显著高于病灶直径≤ 20mm的诊断成功率( P< 0.05);肺部中 /下叶病灶的诊断成功率为 73.53%,显著高于肺部上叶病灶的诊断成功率( P< 0.05)。超声小探头位于病灶内的诊断成功率为 85.29%,显著高于超声小探头偏离病灶的诊断成功率( P< 0.05)。结论: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诊断周围肺部病变的成功率较高,安全性良好。病灶大小和位置、探头与病灶的位置关系等因素可对诊断成功率产生影响。

  • 标签: 超声 支气管镜 活检 周围型肺部病变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病情进展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及诊断方法的研究众多,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肱指数与2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2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普勒超声进行踝肱指数测定,按照踝肱指数将患者分组为动脉硬化组和非动脉硬化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周围血管病变情况,分析踝肱指数与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动脉硬化组(ABI<0.90与ABI≥1.30)39例,非动脉硬化组(0.90≤ABI<1.30)80例,两组患者在病程与甘油三脂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周围血管病变(DR、DN、DPN )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踝肱指数与DR、DN、DPN为负相关(r 为-0.369;-0.272;-0.351,P <0.05)。结论:踝肱指数与2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为负相关,对周围血管病变具有预测价值,可指导早期实施护理措施延缓糖尿病的病程。

  • 标签: 踝肱指数 2型糖尿病 周围血管病变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2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化湿活血通络汤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72例对2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6例。参照组行甲钴胺治疗,实验组加用化湿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意义存在(P

  • 标签: 化湿活血通络汤 2型糖尿病 下肢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2糖尿病( 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是否并发 DPN对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1月收治的 326例 T2DM患者进行分组,通过 DPN组与非 DPN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等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 T2DM并发 DPN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病程、高血压、 2hPG、血尿酸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高血压、 2hPG、血尿酸与 T2DM并发 DPN呈显著相关性( P< 0.05)。结论:高龄、病程长、合并高血压、 2hPG升高、高血尿酸是 T2DM并发 DPN的影响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危险因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2糖尿病患者亚临床性周围神经病变(sDPN)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2019年1月至12月在某医院住院并完成EMG检查、且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临床和体征的135例2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35例无DPN症状和体征的2糖尿病患者中,47例患者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异常诊断为sDPN。与无DPN组患者相比,sDPN组患者年龄更高,长病程比例更高,空腹C肽水平更低,高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比例更高(均P<0.05)。低空腹C肽和高UACR是sDP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33,95%CI:1.156~4.312;OR=3.255,95%CI:1.305~8.120)。结论:高龄、糖尿病病程长,空腹C肽水平低、UACR高均可增加2糖尿病患者并发sDPN的风险,尤其是大量白蛋白尿和低空腹C肽的2糖尿病患者,即使没有DPN的症状和体征,也应考虑有sDPN的发病风险。

  • 标签: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影响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医结合护理对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11-2021.11月,两年内收治的118例2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59例,使用西医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9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肢体神经功能、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提高治疗有效率,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化湿活血通络汤治疗2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06月-2022年06月间76例2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行常规甲钴胺治疗)和观察组(加以化湿活血通络汤治疗),各38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对照组(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S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联合化湿活血通络汤治疗效果更好,对于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儿而言,可改善神经功能,增强疗效。

  • 标签: 化湿活血通络汤 2型糖尿病 下肢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