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建立可溶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sHLA-Ⅰ)检测方法,并探讨贮存血中sHLA-Ⅰ浓度变化的意义.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定量检测60例正常广东人血清中sHLA-Ⅰ水平和20例献血员成分血中sHLA-Ⅰ含量.结果表明:采用本技术时,可溶HLA-Ⅰ最低检测限为2.84ng/ml,批内变异系数为5.80%,批间变异系数为9.00%,回收率≥98.57%,广东人sHLA-Ⅰ平均值为(699.54±360.10)ng/ml.贮存28天的RBC和随机供者血小板的sHLA-Ⅰ的浓度明显高于其它成分血,并且与成分血中残存的白细胞数和贮存时间有关.结论:用ELISA法检测可溶HLA-Ⅰ灵敏、特异、稳定,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可考虑选择性输注含有不同浓度可溶HLA-Ⅰ的成分血.

  • 标签: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 ELISA 成分血
  • 简介: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对血清可溶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可溶P-选择素(SPS)和心肌肌钙蛋白I(drnI)的影响。方法将56例风湿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心肌停跳液(AC)组和持续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肌停跳液(RC)组,每组28例。于6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测sICAM-1、SPS和cTnI水平。结果CPB开始后,两组患者sICAM-1、SPS和cTnI水平均升高,术后8h达到峰值,但RC组峰值均低于AC组[sICAM-1为(817.9±133.2)μg/L比(901.1±132.0)μg/L,SPS为(83.46±16.24)pg/L比(107.82±19.68)μg/L,cTnI为(10.50±2.03)pg/L比(14.45±2.26)μg/L],且RC组回落速度快于AC组。结论逆行灌注能有效抑制sICAM-1、SPS和cTnI的表达,减轻炎性反应,从而起到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 标签: 心肌再灌注 心脏外科手术 细胞黏附分子 肌钙蛋白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溶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及其配体(sPD-L1)在不同性质胸腔积液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首次入院治疗的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84例的胸腔积液和胸膜活检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胸腔积液上清液中sPD-1和sPD-L1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胸膜组织sPD-1和sPD-L1的表达。结果不同性质的胸腔积液和胸膜组织的sPD-1和sPD-L1水平不同,其中炎性胸腔积液sPD-1和sPD-L1水平较低,而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较高,与炎性胸腔积液相比都有差异(P<0.05);恶性胸腔积液sPD-1和sPD-L1水平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相比有差异(P<0.05);炎性胸膜组织sPD-1mRNA和sPD-L1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核性胸膜组织和恶性胸膜组织表达结果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sPD-1和sPD-L1有助于区分不同性质的胸腔积液,尤其是在结核性还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上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胸腔积液,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sST2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射血分数、NT-proBNP等因子的相关性,sST2探讨在心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HF-PEF组患者中,sST2仅与NT-proBNP相关,在HF-REF组患者sST2与NT-proBNP、左室舒张末直径、左室射血分数均相关,两组中sST2与肌酐和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HF-PEF组中,sST2仅与NT-proBNP有明显相关性,在HF-REF组中,sST2与NT-proBNP、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有相关性。

  • 标签: ST2 BNP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sST2(可溶ST2)对心力衰竭患者诊疗和预后的评估实践思考。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43例重度组、57例轻度组,按照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将其分为48例非终点事件组、52例终点事件组。对各组间sST2、NT-proBNP(N末端钠尿肽前体)以及TnI(肌钙蛋白I)血清浓度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在sST2、NT-proBNP、TnI、肌酐以及hs-CRP(高敏C反应蛋白)方面,轻度组均较重度组低,终点事件组均较非终点事件组高,在LVEF(左室射血分数)以及血红蛋白方面,轻度组均较重度组高,终点事件组均较非终点事件组低(P<0.05)。 在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重度组较轻度组高(P<0.05)。结论:sST2在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与预后方面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可溶性ST2 心力衰竭 诊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sST2(可溶ST2)对心力衰竭患者诊疗和预后的评估实践思考。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43例重度组、57例轻度组,按照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将其分为48例非终点事件组、52例终点事件组。对各组间sST2、NT-proBNP(N末端钠尿肽前体)以及TnI(肌钙蛋白I)血清浓度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在sST2、NT-proBNP、TnI、肌酐以及hs-CRP(高敏C反应蛋白)方面,轻度组均较重度组低,终点事件组均较非终点事件组高,在LVEF(左室射血分数)以及血红蛋白方面,轻度组均较重度组高,终点事件组均较非终点事件组低(P<0.05)。 在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重度组较轻度组高(P<0.05)。结论:sST2在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与预后方面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可溶性ST2 心力衰竭 诊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抗可溶抗原(ENA)检测用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01-2021.12本院收治的SLE患者合计7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本院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ENA检测,比较两组ENA有关检测指标的阳性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RO-52抗体阳性率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 和健康人群相比,SLE患者在ENA检测中部分抗体阳性率更高,能为疾病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标签: 抗可溶性抗原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阳性率
  • 简介:目的探讨可降解药物支架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可溶CD40配体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接受裸支架(BMS组)和100例接受可降解药物支架治疗(EXCEL支架组)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诊。测定术后1mo、3mo、6mo末血浆可溶CD40配体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BMS组术后1mo、3mo、6mo末血浆可溶CD40配体水平均显著高于EXCEL支架组(P均〈0.01);术后6mo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EXCEL支架组(P〈0.01),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可降解药物支架能降低血浆可溶CD40配体水平,适度内皮化,减少再狭窄,减少迟发性血栓形成。

  • 标签: 冠心病 血浆可溶性CD40 CD40配体 EXCEL支架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sICAM-1水平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作对照,且与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进行相美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无肾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且与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等密切相关。结论:血清sICAM—1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病变过程.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

  • 标签: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糖尿病肾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 分子水平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可溶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表达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的价值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间收治的接受有创通气治疗的患者56例,其中非VAP的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另外26例存在VAP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开展机械通气的第1天、3天、7天的sTREM-1水平。结果:开展机械通气治疗的第1天,两组sTRE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展机械通气治疗的第3天、第7天,观察组sTRE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VAP sTREM-1水 EVC 机械通气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可溶E-选择素浓度与肥胖、性别、血糖、胰岛素等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因高血压病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清可溶E-选择素表达水平检测,并通过对比研究明确肥胖、性别、血糖、胰岛素等不同参数条件下血清可溶E-选择素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E-选择素浓度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高血压患者(P<0.05);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E-选择素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女性高血压患者(P<0.05);胰岛素水平与sE-s浓度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血糖水平与sE-s浓度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肥胖、性别、胰岛素等项目均可能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可溶E-选择素浓度产生影响,因此临床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合理化干预对高血压疾病发生、进展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病 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 血糖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CD14、同型半胱氨酸(Hcy)外周血白细胞膜CD14表达水平的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0例,另选同期来自该院体检健康者11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血清可溶CD1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Hcy采用循环酶法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膜CD14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可溶CD14和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膜CD14水平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CD14、Hcy和外周血白细胞膜CD14表达水平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预测、诊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可溶性CD14 同型半胱氨酸 白细胞膜CD14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选择素(CD62p)、可溶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型、中型、重型;根据脑梗死病灶面积分为腔隙性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和大面积梗死组;根据斑块回声分为软斑组、硬斑组和其他类型组。同期选择10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D62p、hs-CRP、sICAM-l表达水平。结果各颈动脉狭窄、斑块性质、神经功能缺损及梗死面积组血清CD62p、hs-CRP、sICAM-l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程度逐渐加重,血清CD62p、hs-CRP、sICAM-l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CD62p、hs-CRP、sICAM-l表达水平与AS程度、斑块性质、神经功能缺损及梗死面积呈正相关性关系(P<0.05),且血清CD62p、hs-CRP、sICAM-l也相互呈正相关性关系(P<0.05)。结论血清hs-CRP、P-选择素及sICAM-l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疗效评估、预后情况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P-选择素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脑梗死
  • 作者: 张淼1邰贵刚2赵铭山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张淼1邰贵刚2赵铭山1.滨州医学院山东滨州256603;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山东青岛266300;2.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山东青岛266300通讯作者:赵铭山,1957年,学历:硕士研究生导师,科室:呼吸内科,研究方向:肺心病、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肺癌的早期诊断等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支气管扩张患者共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中sRAGE水平,使用方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一组患者肺泡灌洗液sRAGE水平高于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48,P<0.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一组sRAGE水平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呈负相关(r=-0.738,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sRAGE水平越高说明病情越重.关键词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可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soluble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receptor(sRAGE)inthetreatmentofthepatientswithbronchialdilatationandobstructiveventilationdysfunction.Methodsatotalof80patientsinourhospital,SRAGElevelsinpatientswithalveolarlavagefluidweredetectedby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andtheresultswerecomparedandanalyzedbyusingthevarianceanalysismethod.ResultsthelevelofsRAGEinagroupofpatientswithalveolarlavagefluidwashigherthanthatinthe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F=30.48,P<0.001).LinearcorrelationanalysisshowedthatthelevelofsRAGEwasnegativelycorrelatedwiththepercentageof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1%)(P<0.05,r=-0.738).ConclusionthehigherthelevelofsRAGEinpatientswithobstructiveventilationdysfunctioninpatientswithbronchialdilatation,themoreimportantitis.Keywordsbronchialdilatation;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soluble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中图分类号R5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8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试验主要是针对瑞舒伐他汀辅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可溶细胞间粘附因子、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医院进行复查的瑞舒伐他汀辅治经皮冠状介入手术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项试验的主要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资料分类方法,把这100例患者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30例,对照组为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70例。检测两组患者的可溶细胞间粘附因子(sICAM.1)、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对比两组患者sICAM.1、RDW以及vWF的水平,探讨sICAM.1、RDW以及vWF与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sICAM.1、RDW以及vWF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别具有重要统计价值(P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对退黄藤脂溶性成分进行检验分析,为退黄藤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运用气相色谱 -质谱技术对退黄藤的脂溶性成分进行检验与分析,对退黄藤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结果:本次研究共从退黄藤脂溶性成分中检验出 24种成分,对 24种成分进行了化学成分鉴定。结论:退黄藤中的脂溶性成分主要是烷烃类成分,这些成分在该植物中首次鉴定出来。

  • 标签: 退黄藤 脂溶性成分 检验分析
  • 简介:关于静脉滴注药物中不溶性微粒所造成的危害,已达成共识。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静脉炎,还可引起肉芽肿、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组织坏死、肿瘤样反应等。人体最细的毛细管直径为4-7μm,〉8μm的粒子会沉积在肺部,〈8μm的粒子则可能沉积在肝、脾与骨髓中,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我们要重视静脉滴注药物中不溶性微粒。

  • 标签: 静脉滴注药物 不溶性微粒 局部循环障碍 过敏反应 热原样反应 血管栓塞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