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仪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 56例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在接受了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等多种指标变化的状况,并在治疗结束时和随访 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经治疗,患者肛管静息压、直肠感知阈值、排便阈值、最大耐受量分别下降到(54.6±7.8) mmHg、( 46.4±0.7) mL、( 110.2±16.5) mL、( 201.7±13.8) 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能够体现出统计学意义( P<0.05)。相较于治疗结束的情况来说,对患者进行了 2个月的随访后发现其痊愈率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 2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与结束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治疗结束后,患者需加强排便锻炼,以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功能性便秘 疗效观察
  • 简介: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美国,每年有大约79.5万新发或再发脑卒中患者[1],平均每40秒就有一个人发病[2]。脑卒中常常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足下垂、痉挛、平衡功能障碍等,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是每一个医学工作者需要积极面对的问题。目前治疗卒中后患者存在的不同功能障碍有手法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等多种训练手段。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生物反馈技术 平衡功能障碍 肌电 肢体功能障碍 生物反馈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密性措施在献血后反馈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对献血者进行血液,检测结果反馈的工作中,采用针对检测结果区别处理;运用开放式对话,确认献血者身份;注意对话环境;加强员工培训,提升保密意识等保密性措施,保护献血者隐私。结果近20年来未发生因隐私泄露引发的纠纷。结论采取有效措施与方法,建立系统的隐私保护程序,可以有效地保护献血者隐私,这对稳定献血者队伍,促进血站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无偿献血 保密 隐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向反馈护理方式在肝硬化患者负性心理方面的应用干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1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双向反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程度、焦虑程度、抑郁和焦虑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29(27.62)例患者出现抑郁心理,对照组48(45.71)例患者出现抑郁心理;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33(31.43)例患者出现焦虑心理,对照组51(48.57)例患者出现焦虑心理,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抑郁与焦虑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采用双向反馈护理方式进行负性心理干预,效果十分明显,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抑郁与焦虑心理,有助于病情康复。

  • 标签: 肝硬化 负性心理 双向反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在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完善提供反馈信息。方法采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对厦门某三甲医院的急诊抢救室护理实习生进行出科考核,并对考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生认为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在考核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理论知识、基本临床技能、沟通交流和健康教育能力以及帮助同学发现自身的不足等方面有很大帮助。总体上,护生认为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方式非常合理的为59.1%,比较合理的为40.9%。结论床边综合能力考核能够客观评价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得到广大护理实习生的认可。

  • 标签: 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护理实习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进行护理时可以采用反馈式健康宣教,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研究对象主要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母婴同室产妇中的80例,展开随机平均分组,包括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反馈式健康宣教,将两组孕妇对新生儿看护知识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对新生儿看护知识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对母婴同室的产妇进行产后护理时可以结合反馈式健康宣教,有利于提升产妇看护新生儿的知识水平,有利于孕妇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反馈式健康宣教 母婴同室 产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筛选时段2017年1月-2018年7月,抽取我院接收的挛型脑瘫患儿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作为分组依据,将4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此,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临床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临床治疗中,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既可改善临床观察指标,又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技术 痉挛型脑瘫 尖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择选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比疗效及SAS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及焦虑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PS评分、SAN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借助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焦虑状态。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选取老年精神科收治的100例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90项症状自我评估表各项指标如敌对性因子、恐惧、抑郁、焦虑症状等评分均显著减少,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抑郁、焦虑等自我评估评分均显著减少,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既能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又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其焦虑、抑郁等。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焦虑症患者 应用 可行性
  • 简介: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盆底生物反馈训练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2组在产后45d均采用盆底生物反馈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产后45d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观察2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盆底肌力、阴道静息压力、阴道收缩压及随访1、3、6个月尿失禁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盆底肌力、阴道静息压力、阴道收缩压力水平均明显升高,随访1、3、6个月尿失禁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对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盆底生物反馈训练,可提高产妇的盆底肌力,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

  • 标签: 阴道分娩 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肌力 尿失禁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患者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对我院分娩的 90例产妇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 45例,分别对其实施单纯盆底肌锻炼和在此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夜尿次数、阴道肌电压、阴道肌张力情况均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5.5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 77.78%,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和盆底肌锻炼对产妇进行治疗,可减少不良症状,帮助产妇更好的生活,值得推广。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 盆底肌锻炼 产后盆底康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对照组(n=45)和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实验组(n=45),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效果。结果两组产妇治疗前阴道肌电压、尿失禁发生率及盆地器官脱垂发生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阴道肌电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尿失禁发生率及盆地器官脱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盆底肌锻炼 生物反馈电刺激 产后 盆底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双向质量反馈模式对于妊高征剖宫产产妇的护理价值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就本院在 2016年 11月 ~2017年 11月期间收治的 58例妊高征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其中 29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 29例观察组产妇则采取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就两组产妇在产后的早期恢复情况、心理状态、泌乳情况、不良症状发生率以及睡眠质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自主排尿时间等指标均要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妇( P<0.05),此外观察组产妇在应用双向质量反馈模式之后,其泌乳情况、不良症状发生情况以及心理状态跟睡眠状况也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 P<0.05)。结论:给予妊高征剖宫产产妇实行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在产后的恢复速度进一步加快,对于产妇的生活质量也能够起到良好的优化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双向质量反馈模式 妊高征 剖宫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视频反馈与模拟教学法在本科护理学生体格检查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法对2016年——2017年在校进行体格检查科目学习的80例学生展开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40名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法和分组训练方式展开教学过程,实验组在同样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其给予演示错误操作的视频教学方法和模拟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的体格检查成绩进行对比,同时对学生的学生的听课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学生的听课满意度达到了95.00%,明显高于找对照的80.00%。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视频反馈与模拟教学法有利于将本科护理学生体格检查教学的学习成绩进行提高,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将学生的听课满意度进行加强,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学生 体格检查 视频反馈 应用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的18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单纯盆底肌训练指导(常规组)及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研究组),比较其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62%,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2.47%,分别显著优于常规组的75.27%及73.12%(P<0.05)。结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且快速改善患者相应症状,对促进患者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盆底肌功能锻炼 电刺激 生物反馈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消毒供应室的质量控制与医院感染控制的方法,使医院的感染率得以有效被控制。方法在进行控制前,既要遵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又要遵守《消毒技术规范》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多种有效的措施对供应室的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对医院的空气进行消毒处理,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方法,在此过程中,不公要对测供应室的无菌区的无菌效果进行定时监测,也要对清洁区的无菌效果进行定时监测。结果2015年我院消毒供应室达标,截止到2017年1月,没有出现过因为供应室工作出现失误而导致医院出现感染事件,本院全部的无菌物品在确保供应的同时也符合无菌标准。结论在临床上,应当对欠缺的制度加以制定,不断完善原有的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匹配好每个医务工作的职责,明确岗位责任,对于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控应当严格执行,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确保供应室的无菌环境,使其可以为医院提供高效优质的无菌物品,并且做好监测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量控制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本院外科的蓬勃发展,病理科工作量也在快速增长,加之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病理学技术的广泛开展,对 HE染色切片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HE染色切片是病理科关键起始步骤,也为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学等项目提供方向指引,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工作准确性,并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本文就病理 HE切片的质量控制进行详细探讨与分析。

  • 标签: 病理 HE切片 质量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将科室感染控组小组用于医院感染控制中,对效果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分组研究,乙组行常规医院感染管理,甲组成立科室感染控组小组,并实施相关管理措施,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甲组医院感染率为1.27%,与乙组9.49%相比,相对更低(p<0.05);甲组医务人员管理、器械物品管理、环境管理各项质量评分与乙组相比,相对更高(p<0.05)。结论科室感染控组小组用于医院感染控制中效果显著,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院感控制管理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科室感染控制小组 医院感染控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