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128例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观察组的68例患者,先仔细询问其病史并进行体检,对其心血管的危险进行详细的分层,然后再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对照组的60例患者则直接进行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3个月之后进行复诊,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低危组所占的百分比有所上升(P<0.05),高危组所占的百分比则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进行分层,对临床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提高治疗的效果,同时明显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高血压 心血管危险性分层 治疗效果
  • 简介:随着纳米材料在医药领域应用的发展,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虽然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风险因素亟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通过分析关于纳米材料的吸收、生物效应、对生物体损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其生物安全进行了风险评估,同时对纳米材料生物安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安全性 风险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非酒精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北京安贞医院634例诊断为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入院期间行空腹肝胆超声检查,并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统计分析两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结果心肌梗死患者NAFLD发生率为52.2%(331/634)。NAFLD组体重指数、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高于非NAFLD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的发生率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x2=7.275,P=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和冠心病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体重超重、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的患者NAFLD的发生率高。

  • 标签: 心肌梗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症脑病患者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09年-2012年收治的慢性肾病(CKD)5期患者64例分成两组,除了采用常规分析法之外,还需要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办法对尿毒症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血液透析时间、血液透析频率、是否规律血液滤过和灌流中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分析中尿毒症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别是血红蛋白、钠离子、血K+<3.5mmol/L。结论导致尿毒症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本身是否为糖尿病人、患者是否定期行血液滤过以及血K+<3.5mmol/L

  • 标签: 尿毒症脑病 并发症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对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外伤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展开分析讨论。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30日—2012年12月30日所收治200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0例患者出现了脑梗死的情况,将其作为观察组,其余1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脱水药、活血药、低血压休克、感染、颅底骨折、脑疝、GCS评分、是否存在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性别、年龄等因素进行对比,并利用Logistic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脱水药使用过量、蛛网膜下腔出血、低血压休克、感染、颅底骨折、脑疝、GCS评分、年龄等因素,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外伤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有脱水药使用过量、低血压休克、感染、合并糖尿病、脑疝、GCS评分、年龄等,而使用活血药物则可以对患者给予一定的保护,通过上述引起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外伤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来为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外伤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特重型 重型 颅脑损伤 外伤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微出血相关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确诊患有脑血管方面疾病的患者,采用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及血生化检查的方式。将出现脑微出血的区域进行分区计数并分级。根据检查数据对心脑血管疾病与脑微出血的相关进行分析。结果脑微出血的发生和分级因素,与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相关,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腔隙脑梗塞有关,研究数据P<0.05。结论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病、腔隙脑梗塞等疾病因素,其中上述疾病因素为脑微出血最为首要的危险因素。同时经研究发现脑微出血多发位置位于脑皮层以及脑皮层下的区域,除此之外则见于丘脑及基底节区,偶见于小脑,出现几率最小的位置为脑干。

  • 标签: 脑微出血危险因素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来我院检查的正常妊娠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98例患者通过病史、临床症状、同时配合血清标志物检查、B超检查、腹腔镜必要时可采取刮宫进行诊断。对照组100例研究对象,通过血清标志B超检查来确诊。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异位妊娠组患者的盆腔炎史、异位妊娠史、流产史、盆腔手术史和宫内节育器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包括盆腔炎、异位妊娠、流产、盆腔手术和宫内节育器。

  • 标签: 异位妊娠 危险因素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鼻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变应鼻炎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同时行翼管神经切断术,术后半年以上随访调查,对病患的疗效进行观察总结与分析,对比术前术后病患的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本研究25例病患治愈15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6.00%;病患术前术后相关症状如打喷嚏及鼻塞等采用VAS值评估后可知,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变应鼻炎病患,采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效果显著,除了能改善病患的相关症状外,还能提高治愈率,使得病患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鼻内窥镜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翼管神经切断术 应变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治疗腰腿痛的疗效评估与分析。方法选取9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腿痛患者,分为30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的腰椎退行变以及30例腰肌劳损。我们选择法国的风湿病学会所制定的腰腿痛“病人调查表”来进行改良,从而摸拟了病人日常生活的指数,一共设置了二十个问题,来对患者的生活能力、病人自觉的症状以及信任进行针灸治疗的程度以及针灸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治疗的前后,患者腰肌的劳损指数差别达到了99%,而腰椎退行变的指数差别也达到了93%,且病人腰椎间盘突出的指数也相差为89%。经统计表明,这与传统方法没有显著差别,但且具有很大的客观。结论利用腰腿痛患者调查表来对针灸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具有客观地、人性化以及有效的;在很大程度上,对腰腿痛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可以预防与阻止了腰椎退变以及腰椎间盘的突出症出现与发展。

  • 标签: 针灸方法 腰腿痛 评估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发脑梗死复发性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9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初发患者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以及初发组患者在吸烟、饮酒、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TIA史,有着明显的差异,均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TIA史是脑梗死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避免以及控制危险因素,提高综合防治水平,是减少脑梗死复发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脑梗死复发 因素分析 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CES-D抑郁量表进行抑郁评分,计算抑郁的患病率,抑郁程度的分布,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筛选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患抑郁55例,抑郁的患病率为:31.3%,经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指标为:文化程度、年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病程、慢性并发症数目;选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指标有:文化程度、FBG、HbA1C、慢性并发症数目.[结论]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率为:31.3%,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文化程度、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慢性并发症数目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抑郁 危险因素
  • 简介:正常情况下,肺内充满空气,而超声波对空气有强烈的反射作用,因而长期以来肺部是超声检查的盲区。然而病理情况下,如心源性肺水肿时流体静压增高,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时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渗透增加时,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lungwater,EVLW)增多。此时超声影像可观察到特征变化。

  • 标签: 超声诊断 B线 血管外肺水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08-2012年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患有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的入选标准出生时间在14d之内,血清胆红素峰值达342μmol/L以上,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非结合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80%以上的患儿;设立对照组40例,入选标准出生时间在14d之内或者是足月婴儿,其中,其血清胆红素峰值在258μmol/L、221μmol/L。结果经过两者的对比研究发现,引发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感染,另外还有溶血、早产、头颅血肿、窒息等。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理原因发生很大程度的变迁,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不明原因将是未来婴儿医疗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4月的563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进行统计,并分析其自身基本情况、并发疾病及不良生活习惯对其发病率的影响。结果563名老年人中18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率为32.86%,其中男性、≥75岁、肥胖、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及吸烟、饮酒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均<0.05,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老年人自身基本情况、并发疾病及不良生活习惯对其发病率的影响均较大,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可针对这些方面给予干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 标签: 老年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探讨出血性脑梗死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出血性脑梗死(HI)又称脑梗死后出血转变,是指患者病发脑梗死后在相关缺血区内有继发性出血现象存在。低龄、脑栓塞病史、高血压、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大面积梗死均为诱导HI发生的危险因素。故在临床工作中,血压过高、大面积脑梗死且占位效应较明显、有严重临床征象者,需及时调控血压,对脑水肿进行治疗,避免在早期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对预防和降低HI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了保障。

  • 标签: 出血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长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00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他们随机的分成是长期机械通气组(≥7d)和短期机械通气组(<7d),每组各50例,将临床资料经单因素检验后,显著者,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检验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数目、肌酐、呼吸指数、腹胀、体温、胸片感染像、并发症、白蛋白、肺动脉楔压、APACHEII的步伐多项指标都具有显著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肺动脉楔压高、白蛋白低、APACHEII的评分腹胀、胸片感染像以及出现了1种以上的并发症,这些都成为影响机械通气时间长短的独立影像原因。结论早期,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加强营养,改善心功能,积极控制感染,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这样有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 标签: 机械通气时间 危险因素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