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站ALT筛方法不同对血液检测合格率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录的400份血液样本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取奇偶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研究组(n=200)和参照组(n=200)两个组别。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将两组的血液检测合格率以及ALT相关数据结果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研究组的血液检测合格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

  • 标签: 血站ALT出筛 血液检测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导致献血者血液筛出现不合格结果的原因。方法:收集在2020年2月-2021年12月之间期间到本血库内无偿献血者的血液筛检测结果报告,统计检测结果为不合格者血液中的5项指标,分析导致其结果不合格的原因。结果:本血库内2020年2月-2021年12月之间共接纳720名无偿献血者,采集血液样本720份,其中经过血液筛检测结果为不合格的血液样本为81份,男献血者和女性献血者指标出现不合格情况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男性献血者筛不合格主要为转氨酶异常,女性献血者筛不合格主要为血细胞比容异常;从调查分析发现,引起献血者血液筛不合格的因素主要有5项,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快速检测不合格和征询不合格。结论:献血者血液筛不合格情况男女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导致献血者血液淘汰的因素主要为快速检测不合格以及征询不合格,可通过采血前、采血中的健康宣教以及增强巡视来解决。

  • 标签: 机采 血小板 血液初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型筛错误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而降低血型筛错误发生率。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初次参与无偿献血者18409例,对其血液标本进行筛与复检,分析血型筛错误的原因。结果: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两年期间18409例献血人员中有56份血型筛错误,错误率为0.30%;56份血型筛错误标本中有22例参与团体采血任务,占比0.23%;血型筛错误标本来源包括街头采血、团体采血;造成血型筛错误的原因包括判读错误、电脑录入错误、以及正反定型不符。结论:分析血型筛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为因素,应掌握影响血型筛错误的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提高血型筛准确率。

  • 标签: 血型初筛 错误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献血者ALT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重要性。方法 随机选择我站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两个采血点共6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献血者筛检验项目不同进行分组,对两组血液的ALT阳性报废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ALT阳性报废率为12.6%,研究组ALT阳性报废率为1.67%。研究组血液报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献血者血液常规筛检测中,增加ALT筛检测,可以降低血液报废率,减少血液资源浪费,保障血液采集和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血站 献血者 初筛检验 血液检测 重要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治肺结核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并进行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结果 治疗1、2、3个月后B组患者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情况均较A组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较A组略低,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治肺结核兼具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被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肺结核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电导仪透药治疗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88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4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一致,前者采用 HRZE 常规抗结核治疗,后者则同时采用超声电导仪靶向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阴转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灶吸收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对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采用超声电导仪透药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可提高痰菌转阴比率。

  • 标签: 初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 超声电导仪 疗效
  • 作者: 黄原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4-03-25
  • 出处:《医师在线》 2022年第27期
  • 机构:在医学和医疗科技快速发展,国家对全民健康高度重视的今天,医疗企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我们对曾任GE医疗中国战略市场总监、现任瑞典医科达医疗有限公司中国区直线加速器解决方案业务线负责人的初飞女士的采访给出了答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筛不合格原因,并适当加强健康宣教力度,提升筛合格率。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6月~2022年1月期间6315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筛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中的筛不合格献血者例数、性别、原因,并加以详细分析。结果:在所有筛不合格献血者,ALT指标不合格例数最多,其次为WBC、乳糜血指标。男性献血者的ALT、乳糜血、WBC指标不合格例数高于女性献血者,且Hb、HCT指标不合格例数低于女性献血者(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筛不合格主要与ALT、WBC、乳糜血指标具有直接联系。且在不同性别的献血者中,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措施,以此提升筛合格率。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献血者 初筛不合格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实行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其全身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2-2022.2期间收治的86例治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3例)以及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以下指标:感染情况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明显较佳(P<0.05)。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观察组明显较佳(P<0.05)。结论:对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实行多元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止患者产生全身感染,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多元化护理 初治白血病 全身感染 预防效果
  • 简介: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感染科 四川阿坝 624100【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临床路径下的健康教育干预在治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治肺结核患者11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比两组医疗费用、健康教育优良率、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用药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佳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下的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治肺结核患者中可减轻其医疗负担,提高肺结核知识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

  • 标签: 临床路径 健康教育 初治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产妊娠结局及产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大剂量阿莫西林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96例确认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患者,组成本次研究对象群体,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普通组采用常规四联疗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治疗,研究组使用大剂量阿莫西林与贝雷拉唑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幽门杆菌根除率。结果 观察可见,研究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较之普通组有非常显著的提高,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出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用大剂量阿莫西林与雷贝拉唑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根除率指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大剂量阿莫西林 雷贝拉唑 幽门螺杆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腔器械在手工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的清洗消毒器清洗对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1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待清洗管腔器械565件为研究对象,按清洗消毒器械不一样分为对照组(n=280)、观察组(n=285),在手工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观察组给予脉动真空清洗消毒器清洗,比较两组清洗质量、清洗时间。结论:观察组在清洗消毒时间、ATP水平显著短(低)于对照组(P<0.05),ATP阴性率、杰力阴性率、镜检合格率与蛋白残留阴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在常规手工洗的基础上,使用脉动真空清洗消毒器清洗不但明显缩清洗时间,降低ATP水平,对蛋白残留、血液残留等管腔表面残留清洗消毒更具价值。

  • 标签: 脉动真空清洗消毒器 管腔器械 清洗 消毒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首发2型糖尿病治疗中联用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的疗效。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2.01在医院治疗的首发2型糖尿病病患数量共计78例,采取随机信封法分作相同例数的2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观察组联用二甲双胍及磷酸西格列汀,比对组间用药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观察组病患施治总疗效比对照组病患高,观察组病患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病患低,P<0.05。结论:联合以磷酸西格列汀及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可得到理想血糖控制效果,提升疗效同时,还不会增加病患用药后不良反应率,适宜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初发 二甲双胍 磷酸西格列汀 施治疗效 用药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多元化宣教后,不良心理、生活质量评分。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共100例),收治时间范围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就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延续性护理联合多元化宣教进行比较,比较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SAS、SDS。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实施护理前,2组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心理、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联合多元化宣教干预有助于改善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负性心理,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多元化宣教干预 生活质量 不良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状况。方法:随机甄选2020年5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发2型糖尿病的患者83例作为研究主体,入组患者信封抽取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一组41例,记为对照组,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一组42例,命名为探究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指标。结果:数据分析:探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小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小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发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指标,临床药用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荐运用。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初发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胰岛素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药学价值。方法:选定2021年1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共计100例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入组患者均分且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均n=50),对照组给予单一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对组间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以及胰岛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较对照组的84.00%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HOMA-IR、HOMA-β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发2型糖尿病效果可观,改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磷酸西格列汀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临床探讨不同剂量二甲双胍给药对社区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社区发2型糖尿病患者共50例,随机分2组,每组25例。两组采取不同剂量二甲双胍给药方式,对照组患者给二甲双口服1g/次,2次/d;观察组给予0.5g/次,4次/d。2组患者均治疗1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组比较无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周临床有效率96%远高于对照组的76%(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率4%(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25)(P<0.05)。结论 二甲双胍0.5g/次,4次/d的给药方式,对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

  • 标签: 二甲双胍 初发 2型糖尿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B细胞功能和预后状况。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接收的治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0例,将其根据入院顺序分组,一半采取皮下间断注射门冬胰岛素,设置为对照组;一半采取胰岛素泵持续治疗,设置为观察组,分析两种方法产生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胰岛B细胞功能明显改善于对照组,(P

  • 标签: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初治2型糖尿病 B细胞功能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对照组和实验组区分30例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每组1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预后、骨代谢调节水平及肾功能。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CD3+、CD4+/CD8+水平、β2-MG浓度、RANKL及TRACP-5b因子浓度、Scr、BUN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结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这一治疗方案对于改善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肾功能,调节患者免疫功能,促进预后改善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能够作为此类患者治时的首选方案。

  • 标签: 初发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地塞米松 来那度胺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