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比较,按照护理干预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个性化组和常规组,各组分别为26例。个性化组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个性化组和常规组护理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量表(SSPI)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治疗前的BPRS评分以及SSPI评分均无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个性化组的BPRS评分和SSPI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个性化组的治疗依从性24例(92.31%)显著高于常规组16例(61.54%),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患者 社会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个性化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康复的临床影响及价值。方法从我院精神科的患者中选取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43例患者,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疗法,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疗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进行分析。结果B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A组,B组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结合个性化护理疗法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常规护理疗法,在临床上优先考虑此种护理疗法。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精神分裂症 心理康复 护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溃疡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方式对其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的实际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共78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方式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HAMD评分、HAMA评分以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HAMD评分以及HAMA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有显著的效果,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胃溃疡 精神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技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 2016 年 12 月 -2017 年 12 月 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 60 例 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各 30 例,对照 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 ,观察组使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恢复指标以及服药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 PANSS 评分 显著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 SD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采用各项化护理,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保证药物使用安全性,促进社会技能以及生活质量提升,整体效果较为理想,可在临床范围内进行全面推广普及。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社会技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精神病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常规护理组和精神康复护理,采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评定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患者病情。结果治疗前,两组BPRS评分和NOSI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PRS评分低于治疗前,NOSIE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康复护理组BPR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NOSIE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康复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进一步提高精神康复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热患儿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7%(42/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显著降提高发热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高热患儿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个性化护理对哮喘患者治疗效果的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哮喘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0例,研究组实行个性护理,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依从率,两组数据对比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哮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较大,有助于使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增强,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提高,对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和谐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应当在临床应用上大力推广个性化护理模式。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哮喘 患者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空勤疗养中个性化健康管理模式应用意义。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来院疗养的1200例空勤疗养员,随机分为对照组(施以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施以个性化健康管理模式)各600例,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观察组航训、体育锻炼、心理、体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停飞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与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空勤疗养人员,施以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能够提高疗养质量与满意度,对此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空勤疗养 个性化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在胎膜早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南京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住院就诊的胎膜早破患者200名,随机进行分组,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100名,常规组患者按照一般的护理模式给胎膜早破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则是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对胎膜早破患者进行护理。分别对两组胎膜早破患者的最终分娩方式及产后的并发症进行统计研究。结果常规组的胎膜早破患者自然分娩的人数少于实验组,双方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胎膜早破患者产后的并发症发生次数也低于常规组,双方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性护理模式在胎膜早破患者中的应用,减低了剖宫产率,提升了患者自然分娩的能力,减少了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个性护理 胎膜早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产科自2016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服务。护理人员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模式及临床指标,最后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产妇短,妊娠结局、母乳喂养率及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产程和住院时间,改善妊娠结局,提升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个性化护理模式 产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社区门诊输液中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护理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护理均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中开展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保证输液的安全性,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社区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门诊输液护理 个性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 输液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患者睡眠障碍因素的探讨;方法将研究对象确定为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10,ICD-10)精神障碍诊断的患者,在我院选取120例作为临床资料。结果在进行数据统计后,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年龄在35-48岁,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文化,无业均在一般资料中比例较高。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表浅,睡眠障碍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兴奋、恐惧、躁动、紧张、焦虑等等情绪波动。在这120例患者进行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有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对120例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影响睡眠障碍的因素,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精神病 睡眠障碍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实施回归统计分析。结果单药组与联药组在年龄、起病年龄、住院天数和住院次数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病年龄、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以及有无联用氯氮平或是奥氮平是患者接受联药治疗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起病年龄小、住院时间较长、住院次数较多、是否联用氯氮平或奥氮平等,是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的影响因素。因此,在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联合治疗方案时,可以重点分析患者的上述指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联合治疗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内科护理中采取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文数据验证中以硬币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参与诊治的60例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0例)以及实验组(n=30例),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参照组,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内科住院患者疾病康复认知程度、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内科住院患者疾病康复认知程度(饮食要求、自我护理、功能锻炼、复诊要求)、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对应数值,P<0.05,统计学形成组间计算分析意义。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在内科住院患者中具有显著作用,可改善患者疾病认知度。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内科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体检中应用个性化健康管理,探究分析其价值。方法从2013年1月开始到2017年12月结束,在我院选取2000例接受体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将其均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0例,对照组患者在完成体检后出具查常规体检报告,观察组患者则在体检完成后实施个性化健康管理,比较两组体检者接受干预前后的状态。结果相较于实施干预前,观察组体检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以及亚健康状态人数在干预后显著较少,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相较于实施干预前,对照组体检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以及亚健康状态人数在干预后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显著(P>0.05)。结论在体检中应用个性化健康管理的效果显著,有效减少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以及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健康管理 体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治疗小儿肠炎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来院诊治患儿共计90例,在双盲分组法下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肠炎治疗中的效果较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小儿肠炎 个性化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6月收治的60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病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则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焦虑情况、QOL生活质量情况、VAS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都较比护理前有所提高,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后干预组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针对乳腺肿瘤患者实施个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情况,有利于患者而生活质量的提高,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护理干预 乳腺肿瘤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全程个性化优质护理对无痛人流患者疗效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我科 2016年 2月至 2016年 10月间收治的人流患者 221例,将其均分为两组:①对照组( 109人)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开展护理;②观察组( 112人)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开展全程个性化优质护理。在患者的手术护理后为患者开展满意度及焦虑量表 (SA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人流综合症发生率、焦虑量表评分上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率为 91.96%( 103/112),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率为 63.30%( 69/1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人流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积极为患者开展全程个性化的优质护理,对于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降低人流综合症,提高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个性化 人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个性化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护理方式分组,研究组40例接受个性化护理,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护理前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护理中,可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推广意义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