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到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将2017年3月--2018年7月收诊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先就诊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后到院就诊的35例患者设为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SPI、PAN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精神状态,有助于恢复社会功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个性化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的效果。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以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给予24周的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前与干预后相比,两组PANS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PAN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利于改善精神症状,促进其心理康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个性化护理 心理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中的个性化护理方式。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月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服务,试验组施行个性化护理方式。比较效果。结果试验组满意值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医院住院接受治疗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总分、生活技能训练量表总分、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接近,P>0.05;护理后试验组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总分、生活技能训练量表总分、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纠纷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方式效果好,可改善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总分、生活技能训练量表总分、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减少护理纠纷。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心理康复 个性化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比较,按照护理干预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个性化组和常规组,各组分别为26例。个性化组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个性化组和常规组护理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量表(SSPI)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治疗前的BPRS评分以及SSPI评分均无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个性化组的BPRS评分和SSPI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个性化组的治疗依从性24例(92.31%)显著高于常规组16例(61.54%),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患者 社会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个性化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康复的临床影响及价值。方法从我院精神科的患者中选取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43例患者,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疗法,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疗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进行分析。结果B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A组,B组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结合个性化护理疗法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常规护理疗法,在临床上优先考虑此种护理疗法。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精神分裂症 心理康复 护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不同患者实施个性化护患沟通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住院病人满意度量表(IPSQ)对2017年5月—11月(对照组)和2017年12月—2018年5月(实验组)我院精神科恢复期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个性化护患沟通后我科住院患者的专业人员技术和行为、专业人员服务效能、干预、知情权、整体满意评分都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个性化护患沟通可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值得精神科护理人员推广使用。

  • 标签: 个性化护患沟通 精神病患者 满意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溃疡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方式对其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的实际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共78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方式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HAMD评分、HAMA评分以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HAMD评分以及HAMA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有显著的效果,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胃溃疡 精神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胃溃疡是一种目前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它属于消化系统方面的病情。引起发病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长期的生活不规律,长期不吃早餐或者长期暴饮暴食,都有可能会引起这种病因。而且生病的时间久了还容易引起其他的并发症。这种病情对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伤害,而且这种病情治疗周期长,易复发,使人们长期处于折磨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在胃溃疡方面做出治疗,我们将针对胃溃疡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来进行观察个性化的护理对胃溃疡患者有没有一个很好的改善结果。

  • 标签: 个性化护理胃溃疡患者 精神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科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及自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13病区精神康复科46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精神科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及自护水平变化。结果患者干预一年后康复知识问卷得分(21.8±2.5)分,NoSIE量表积极因素评分(89.9±11.7)分,高于干预前及干预半年后评分,NoSIE量表消极因素评分(18.4±4.7)分,低于干预前及干预半年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应用对提高患者精神科康复知识及自护水平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个性化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其对患者康复造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3月—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0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纳入51例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精神障碍改善状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并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延续性护理 护理干预 延续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技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 2016 年 12 月 -2017 年 12 月 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 60 例 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各 30 例,对照 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 ,观察组使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恢复指标以及服药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 PANSS 评分 显著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 SD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采用各项化护理,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保证药物使用安全性,促进社会技能以及生活质量提升,整体效果较为理想,可在临床范围内进行全面推广普及。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社会技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精神病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常规护理组和精神康复护理,采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评定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患者病情。结果治疗前,两组BPRS评分和NOSI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PRS评分低于治疗前,NOSIE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康复护理组BPR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NOSIE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康复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进一步提高精神康复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期间噎食的原因,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制定预防噎食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案例回顾性研究方法,对5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噎食受智力,自理能力,精神症状和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关,且年龄越大发生噎食的风险越高。结论引发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噎食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护士应做好饮食观察和指导,做好家属饮食宣教,制定落实相关护理措施,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杜绝噎食的发生。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 噎食 原因分析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5月期间,统计我院患者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包括药品品种、用量以及联合使用等情况。结果(1)我院二类精神药品共涉及9个品种,均为口服剂型,其中,278人使用佐匹克隆,149人使用右佐匹克隆,137人使用氯硝西泮,135人使用阿普唑仑,69人使用奥沙西泮,64人使用劳拉西泮,23人使用艾司唑仑,19人使用唑吡坦,8人使用苯巴比妥。(2)分析二类精神药品联合使用情况发现,84.53%单用1种,14.28%联合使用2种,1.19%联合使用3种。结论总体分析,本院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在二类精神药品中,新的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占主导地位,使用相对广泛。

  • 标签: 精神专科医院 二类精神药品 使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家属宣教手册》在首发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对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满意度和危险品带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首发精神疾病入住我院老年精神科的16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在给予患者家属口头健康宣教的同时,提供病区制作的《老年精神科家属宣教手册》,对照组只给予口头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家属满意度、危险物品带入率差异。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满意度显著高,危险物品带入率显著低,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精神科家属宣教手册》在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明显增强患者家属健康知识,提升家属的满意度并能减少病房家属危险物品的带入。

  • 标签: 老年精神科 家属宣教手册 健康知识 家属满意度 危险物品带入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热患儿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7%(42/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显著降提高发热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高热患儿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个性化护理服务在产科病房的应用情况,为今后在产科病房的护理中推行个性化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产科病房中进行个性化护理服务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采取的主要个性化护理措施和取得的效果。结果在收集到的产科病房护理情况中,采取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包括产前对孕妇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营造舒适的产房环境,对孕妇实施人文关怀,加强孕妇和家属的沟通以及进行出院后的护理指导等。通过人性化措施的实施,提升了产科护理人员的整体形象和素质,增加了孕产妇和家属对该院产科护理的满意度,全面提高了产科的护理质量。结论在产科病房中,通过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提高了孕产妇的安全感以及对产房的信任感,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只有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为孕产妇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加快孕产妇身心的恢复。

  • 标签: 产科 人性化护理 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延伸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6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予以护理延伸服务。结果研究组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ITAQ(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有助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提高用药依从率以及自知力,对社会和谐发展十分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延伸 精神活性物质 精神障碍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