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急诊安全护理工作进行一次深入的研究,对儿童急诊安全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进行阐述,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到2015年6月份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50名患儿,通过对50名患儿的安全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儿童急诊安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儿童急诊安全理护预见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护理管理不到位、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等方面;结论只要医护人员认识到儿童急诊安全护理的预见性问题,增强责任感、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等,才能解决儿童急诊安全护理中的出现的问题,才能确保护理的安全。

  • 标签: 儿童 急诊 安全护理 预见性问题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安全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控制对策,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方法选取74例在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未予以手术室护理安全预见性问题分析)和观察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安全预见性问题分析),分析对手术室安全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进行分析的意义并探讨相关对策。结果对照组的体位差错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手术室安全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的控制对策,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手术室安全护理 预见性问题 控制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比较分析乙肝五项指标种检测方法(乳胶层析法和ELIS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3份血清分别采用乳胶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比,探讨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种方法的乙肝对半检测结果比较,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结果差异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及时对标本做出处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可以提高种方法的检出率。结论种方法相结合,基本可以满足基层医院的临床诊疗需求。

  • 标签: 乳胶层析法 ELISA法 乙肝两对半 检测
  • 简介:【摘 要】目的:根据本社区妇女癌的情况,提高社区对其防控能力。方法: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发动各大队符合条件的育龄妇女,随机选取本社区近五年内( 2012年 1月 -2017年 1月) 35-64岁妇女患者,共 3400例患者,组织其先进行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健康宣教,再填表进行免费的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乳房手诊和乳房 B超,记录筛查结果,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和乳房超声有异常,会转诊进行免费的阴道镜和乳房钼靶,最后整合信息,收集数据,得出结论。结果: 3400例宫颈癌筛查对象中,宫颈疾病患病率 55.67%,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 63例,阴道镜活检 +LEEP或锥切的病理:宫颈癌 2例, CINⅠ-Ⅱ12例, CINⅡ-Ⅲ3例; 3400例乳腺癌筛查对象中,乳腺疾病患病率 31.5%,手术明确乳腺癌的有 9例。结论:本社区近五年内妇女癌患病较严重,要重视妇女生殖系统的健康问题,根据探究结果,找出影响因素,采用积极地、合适地方法进行社区干预,防控妇女癌。

  • 标签: 社区妇女 两癌筛查 原因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棉条固定法与粘贴式棉片固定法对气管切开套管固定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气管切开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组了病人各37例。观察组采用粘贴式棉片固定带,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棉条固定法进行对气管切开套管进行固定。观察组病人气管套管脱出率、颈部皮肤受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气管套管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颈部皮肤受损情况比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粘贴式棉片固定法能够降低气管套管脱出率,并且对颈部皮肤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气管套管 固定方法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国家二胎政策放开后我院产科住院产妇的基本情况及其合并症情况,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情况。以根据情况合理调整护理工作重点,明确二胎孕妈面对的风险,及产科健康教育的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产科在国家二胎政策放开前后个年度,住院孕产妇的分娩及相关并发症及合并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国家二胎政策放开后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数,高龄产妇,较前一年度有明显的增加。分娩的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前一年度也有明显的增加且新生儿转院转科数较前一年度也有所增加,应增加产科护理人员数量,加强产科护理工作的技能培训,提高护理能力。同时也要加强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力度,家庭和妇产科医务人员及全社会共同努力让二胎婴儿安全健康地落地,二胎政策才能利国利民。

  • 标签: 二胎政策 产科护理工作影响 二胎孕妈的健康教育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引流袋和抗返流引流袋上刻度所示引流量与实际注入量的偏差。方法:将 2种品牌的引流袋内分别注入等量水,对实际量和刻度量相比较。结果:不同品牌的引流袋内径大小及 100ml刻度间距不一 ; 随着液体量增大偏差率降低,者相比,驭康牌抗反流引流袋准确性高于亚达牌普通型一次性引流袋。 结论:一次性引流袋刻度标量与实际量偏差较大,如留置导尿患者须密切观察尿量者 ,不宜依据引流袋上的刻度记录尿量。

  • 标签: 引流袋 刻度量 偏差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通过 30组临床枸橼酸抗凝全血标本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验证以下内容:评价 YZ5000型血栓弹力图仪及其配套活化凝血检测试剂和 Haemoscope Corporation生产的 TEG5000型血栓弹力图仪及其配套的活化凝血检测试剂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结果 30 例血标本分别用种厂家试剂进行试验,实验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具有相关性。 结论 陕西裕泽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 分析种不同药敏试验在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于 2016 年 8 月 --2017 年 8 月选取 120 份在我院接受细菌检测的血液标本参与临床研究,采取盲选法将标本均分为组,各 60 例,甲组与对照组,甲组接受直接药敏试验,乙组接受常规药敏试验,分析比对组标本的药敏结果及菌株分布情况。 结果: 甲组检测结果与乙组检测结果间无显著差别,吴统计学差异(

  • 标签: 药敏试验 血液细菌检验 临床应用 价值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子宫肌瘤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阴式组,每组44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组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及术后3、6个月复发率。结果2组总有效率和术后3、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较阴式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阴式组短(均P〈0.05);阴式组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较腹腔镜组短(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控制复发,但各有优、缺点,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管切开后种雾化吸入方式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 2015年 4月至 2016年 4月收治的 7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 X组( n=35)和 Y组( n=35)。 X、 Y组均采用气道间断滴药, Y组进行常规氧气雾化吸入, X组进行高频雾化吸入。 对比组的吸痰次数、痰液成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Y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X组无显著差异( P>0.05);与 Y组的吸痰次数、痰液成分比较, X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高频雾化吸入雾化吸入,可以有效的降低痰液粘稠度,湿化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气管切开 雾化吸入 效果
  • 简介:膝关节骨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疾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研究发现胫骨内侧平台承担全膝关节负重的60%~80%,因此多数膝关节OA患者表现为膝关节内侧间室OA。目前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膝关节单髁表面置换术(UKA)、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胫骨高位截骨术(HTO)。近年在治疗膝内侧间室OA中关于UKA与TKA这种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论,不同的疗效评价方法也会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为使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以提供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本文回顾近几年文献,分析总结了不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种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评价结果。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关节炎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将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种采血方法应用到血常规检验中,对比种方式的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自 2016 年 6 月至 2016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体检者 120 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不同采血方式下采集的患者血液样本常规指标进行对比与分析。 结果: 静脉采血组的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和血红蛋白高于末梢采血组 ,白细胞例数低于末梢采血组,以上数据计算结果 P 均小于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组受检对象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与红细胞比容数据相对比 P > 0.05 ,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末梢采血具有稳定性差,病人痛苦程度大、标本检测所得结果与实际状况相比具有一定差异等弊端,容易导致临床方面的误诊与漏诊,若患者情况不极其特殊应该尽量利用静脉采血方式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采集,以对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保证。

  • 标签: 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血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市中心医院接受诊疗的慢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15年1月至2017年1个月我市共累积报告乙型肝炎患者1775例;乙型肝炎年均发生率总体呈现出递减趋势,其中急性乙型肝炎发生概率呈现出递减趋势,慢性乙型肝炎发生概率呈现出递增趋势;乙型肝炎发生概率与季节变化之间无明显联系;发病年龄阶段以20-39岁为主;男性发生概率明显比女性高;农民患有乙型肝炎的占比最多。结论近年我市乙型肝炎发生概率呈现出递减趋势,男性人群中应重点防治青年农民工,同时针对重点防治地区和人群应深入研究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措施。

  • 标签: 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 乙型肝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