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作者: 王阿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4-14
  • 出处:《医师在线》 2015年第4期
  • 机构:王阿兰(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261041)【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70-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弥漫性食管痉挛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例弥漫性食管痉挛患者,开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饮食治疗等全面的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所缓解,治疗效果的优良率达到84.6%,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且无一例复发病例。结论在确诊弥漫性食管痉挛后,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更好的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饮食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的结合,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弥漫性食管痉挛 治疗 气囊扩张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43-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小儿脑瘫痉挛的患者应用康复治疗有何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7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并征得家属同意,将这些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结论在小儿脑瘫患者痉挛发作的治疗中,应用康复疗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加速患儿病情的缓解,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传统康复治疗 小儿脑瘫痉挛患者 治疗方法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继发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3例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11例患者行抗凝、溶栓治疗,2例通过腔内技术行置管溶栓及球囊扩张成形术,1例球囊扩张成行术后植入支架。结果全组患者治疗期间症状无加重或复发,上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均明显缓解。9例(69.2%)患者获得随访10个月以上,2例发展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其余患者症状未复发。结论继发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溶栓治疗效果较好,腔内支架需慎重。

  • 标签: 上肢深静脉血栓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手法淋巴引流(ManualLymphDrainage,MLD)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2008年至2012年,101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治疗前患肢与健肢的周径(d)差值分3组:A组(d〈1~2cm)、B组(5cm≥d≥2cm)、C组(d〉5cm)。3组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15d)的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ComplexDeconges-tiveTherapy,CDT):手法淋巴引流+低弹性绷带包扎。通过检测引流前后健患侧的组织水分和肢体周径,计算水分比率与周径比率,同时调查患者对手法引流及绷带使用情况的主观感受,以观察并评价患者对治疗的适应性和接受度。组织水分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101例患者经CDT治疗后,患肢组织水分和肢体周径均呈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水分比率与周径比率治疗后下降量C组〉B组〉A组(P〈0.01),即治疗效果与水肿严重程度成正比。几乎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法及效果表示满意。结论CDT能有效促进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淋巴回流,减轻患肢水肿,改善患肢外形,帮助功能恢复,并且该治疗对水肿程度较重的患者疗效尤其显著。

  • 标签: 淋巴水肿 手法淋巴引流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症患儿母亲的照顾经验.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患儿母亲10名,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婴儿痉挛症患儿母亲的照顾感受可归纳为4个主题心理体验复杂,就医治疗身心俱疲,应对困难态度各异,社会支持及服务需求迫切.结论了解母亲照顾婴儿痉挛症患儿的真实经验及内心感受可协助护理人员提供个性化护理,提高母亲的生活质量,促进患儿恢复.关键词婴儿痉挛症;ACTH;母亲行为;质性研究QualitiveResearchOnTruePsychologicalExperienceofMothersOfChildrenWithInfantileSpasms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feelingsofmothersofchildrenwithinfantilespasms(IS)??MethodsAsemi—structuredinterviewwasconductedwith10mothersofchildrenwithinfantilespasms??DatawereanalyzedbasedonColaizziphenomenotogicalresearchmethod??Results4themesweresummarizedasfolGlowscomplexpsychologicalexperiences,continuousmentalandphysicalexhaustion;distinctionincopingstyles,urgentdemandsforsocialsupport??ConclusionUnGderstandingthefeelingsofmotherscaringforchildrenwithinfantilespasmscanhelpnursesprovideindividualizednursing,improvemothers’qualityoflifeandpromoKteeythweocrhdisldrenwithinfantilespasmsrecovered??infantilespasms;ACTH;MaternalBehavior;QualitativeResearch中图分类号R7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7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肢体抬高驱血方法应用于骨科上肢手术中的驱血效果。方法选择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进行的60例骨科上肢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肢体抬高方法驱血,对照组患者采用驱血带驱血,所有患者均为一次止血带时间完成的无菌手术切口病例,使用相同型号止血带,压力高于病人收缩压100mmHg。观察和比较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患者驱血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抬高驱血法用于骨科上肢手术中,驱血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骨科手术 驱血 驱血带 肢体抬高
  • 简介:摘要乳腺癌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女性的高发癌症类型,且患者也面临着难以根治的术后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当数侧肢体淋巴水肿。尽早发现并及时预防是抵御淋巴水肿的重要方法。本文分析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和乳腺癌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及体重等几大并发症影响因素,通过梳理文献总结手术护理和物理疗法等护理方法。

  • 标签: 乳腺癌 淋巴水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轴骨(腰椎与骨盆)的整脊疗法对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患侧下肢肌肉痉挛的疗效.方法将首次发病的160例脑卒中后患侧下肢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内科常规用药治疗相同,观察组应用中轴骨(腰椎和骨盆)的整脊疗法,对照组应用常规运动疗法.根据治疗前后第7、15、30天脑卒中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及肌电F波、腰椎与骨盆的X线检查的变化进行疗效判断.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6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轴骨的整脊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患侧下肢肌痉挛状态,疗效优于常规运动疗法.关键词脑卒中;整脊疗法;肌肉痉挛;偏瘫中图分类号Q9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29-01

  • 标签:
  • 作者: 雷德宝詹燕刘佩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雷德宝詹燕刘佩军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湖北襄阳441000作者简介:雷德宝(1976.1-),湖北宜昌市远安,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颅胸、脊髓损伤及骨关节疾病的康复.通讯作者:刘佩军(1963.9-),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及骨关节康复,特别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康复治疗在上肢骨关节损伤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164例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患者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2.20%,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上肢骨关节损伤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康复治疗;常规治疗;上肢骨关节损伤中图分类号R45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5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已经逐渐成为区域麻醉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提高神经阻滞的质量和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神经组织在横断面超声图像中表现为多样的圆形或者椭圆形,而且是被相对高回声图像包绕的低回声区域;从纵向角度来看,每根神经表现为相对较高回声,被许多不连续的低回声条纹所间隔。上肢手术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手术,但由于小儿生理结构特殊,解剖学标志不清楚和神经深度随年龄不同变异大,小儿心理不成熟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等原因从而增加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难度。神经阻滞在超声引导下具有直观性,能将局麻药物尽可能的作用于神经周围,取得确切的麻醉效果,减少了局麻药的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肢手术与术后镇痛行连续臂丛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予以上肢手术13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常规臂丛的麻醉方式,观察组行连续臂丛的麻醉方式,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麻醉后,观察组平均加药量(7.20±3.75)ml比对照组(18.45±2.64)ml少,且Ramsay评分(2.89±0.78)分比对照组(2.03±0.60)分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手术与术后镇痛行连续臂丛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上肢手术 臂丛麻醉 术后镇痛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28-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压钢板治疗在陈旧性上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6例陈旧性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加压钢板内固定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6例陈旧性上肢骨折患者中,愈合优30例,良4例,优良率为94.4%。X线检查显示骨痂连续性明显,骨折端无异常情况。术后畸形愈合2例,感染2例、均为骨髓炎患者。结论陈旧性上肢骨折患者应用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疗效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内固定 陈旧性上肢骨折 加压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