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不同材料嵌体修复后牙邻缺损的情况,给临床牙修复提供指导信息。方法根据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我院的122例牙邻缺损患者来分析研究,共有患牙140颗,将患者分成AB两组,A组61例患者共有72颗患牙,B组6例共有68颗患牙。A组患者接受Dialogvario嵌体修复,B组使用e-max铸瓷嵌体修复。对两组的临床修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随访率、边缘密合度、颜色匹配和继发龋几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A组修复完整性比B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推介牙邻缺损患者接受Dialogvario嵌体修复治疗,具有比较高的修复完整性,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牙邻面牙体缺损 嵌体修复 Dialog vario e-max
  • 简介:摘要:腺样肥大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对颌结构和口腔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腺样的生理和解剖、临床表现、与颌结构的关联,以及治疗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腺样肥大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呼吸问题、颌疼痛等常见症状,通过医学影像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其对颌结构的影响。治疗腺样肥大的方法包括药物疗法、手术干预和正畸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在减轻症状和改善颌结构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最后,强调了腺样肥大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颌外科和正畸学中的重要性,以维护患者的口腔健康和颌结构的正常发育。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颌面结构 口腔健康
  • 简介:目的:对与二椎两种复位固定法治疗腰椎滑脱症进行比较。方法:对我科从1998年3月至2005年5月应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资料齐全者154例,应用复位固定法66例,二椎复位固定法88例进行总结。结果:复位固定法66例其中Ⅰ度滑脱8例,7例复位好,1例复位差。Ⅱ度滑脱26例,23例复位好,3例差,Ⅲ度滑脱32例,28例复位好,4例复位差。二椎复位固定法88例,其中Ⅰ度滑脱15例,12例复位好,3例复位差。Ⅱ度滑脱41例,27例复位好,14例复位差。Ⅲ度滑脱32例,16例复位好,16例复位差。结论:对于轻度及易复位性腰椎滑脱,从少固定椎体节段和节省患者费用方面讲,我们首选二椎复位固定,对于Ⅲ度以上重度及难复位性腰椎滑脱,我们首选复位固定。

  • 标签: 滑脱 内固定 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矢状失衡对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椎成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0例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80例患者随机分成组,每组60例患者,根据每组患者的后脊柱矢状平衡状态分为,A组(生态平衡组),B组(代偿平衡组)以及C组(失平衡组),在术后12个月时间中对患者随访,对比组患者疗效。结果组的对比中,A组患者均优于B组C组,在A组与B组的对比中P<0.05,在A组与C组的对比中P<0.05,在B组与C组的对比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活动功能ADL评分中A组均优于B组C组,在A组与B组的对比中,P<0.05,在A组与C组的对比中,P<0.05,在B组与C组的对比中,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OVCF)使用经皮椎体形成术(PVP)微创手术的形式进行治疗,患者脊柱矢状平衡情况与疗效紧密相关,矢状失衡的患者中更容易出现新发腰背痛、活动功能低下、机体平衡维持能力下降以及新发骨折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形成术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老年人 压缩性 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 老年人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牙牙髓病应用氧化物凝聚治疗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筛选本院 2017年 7月至 2019年 7月间收治的牙牙髓病患者 66例,按照修复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3例。观察组应用氧化物凝聚治疗,对照组应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治疗,比较预后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应用氧化物凝聚修复治疗牙牙髓病操作便捷,治疗有效率较高,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三氧化物凝聚体 修补 预后 不良反应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牙牙髓病应用氧化物凝聚治疗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筛选本院 2017年 7月至 2018年 7月间收治的牙牙髓病患者 66例,按照修复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3例。观察组应用氧化物凝聚治疗,对照组应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治疗,比较预后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应用氧化物凝聚修复治疗牙牙髓病操作便捷,治疗有效率较高,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三氧化物凝聚体 修补 预后 不良反应  
  • 简介:肌痉挛是指一侧颜面部肌肉阵发性、非自主性抽搐。抽搐多从眼周开始,之后波及口周和表情肌,常伴头痛耳鸣,情绪紧张时病症会加重。该病症不仅损伤容颜,还会造成精神伤害及生活的不便。该病症是由于面神经根部受局部血管波动性压迫,继而发生脱髓鞘变化并导致传入传出神经短路所致。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此病症。

  • 标签: 面肌痉挛 三叉神经痛 手术治疗 微创 面神经根部 面部肌肉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探析对于颌骨折患者诊断过程中采取维CT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50颌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均接受维CT影像技术进行检查,观察不同CT成像的显示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轴位 CT的骨折检出率为69.51%,MPR的骨折检出率为90.24%,VR的骨折检出率为97.56%,MPR联合VR骨折检出率为98.78%,其中MPR联合VR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轴位CT的骨折检出率,相关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颌骨折患者诊断过程中采取维CT影像技术进行检查,准确检出骨折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三维CT影像技术 颌面骨折 诊断 MPR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CT影像技术在颌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191-2020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颌骨折患者中选择2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二维以及CT影像检查,并将患者的手术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进而分析CT影像技术在临床中的诊断效果。结果:本次临床实验研究发现,二维CT影像技术的准确度为60%,而CT影像准确度为90%,对比发现P0.05结论:对疑似颌骨折的患者进行CT影像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其具有较高的检查精准度。

  • 标签: 三维CT影像技术 颌面骨折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颌骨折临床诊治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分析了维CT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研究内容,选入符合要求的76例颌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对患者使用了差异性的临床诊断技术,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实施了X光平片检查方案,观察组38例患者给其实施了维CT影像技术,对患者的颌骨折临床诊断准确率、治疗疗效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对患者的颌骨折临床诊断准确率进行了评估,对照组准确占比为76.32%,观察组患者准备占比为94.74%,对照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较低,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评估,其中对照组有6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占比为15.79%,观察组患者有1例发生感染,感染占比为2.63%,对照组患者感染情况较为明显,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了评估,对照组患者有24例患者病情康复,4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10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康复率占比为73.68%;观察组患者有34例患者病情康复,2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康复率占比为94.74%,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颌骨折的临床诊断,维CT影像技术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三维CT影像技术 颌面骨折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本文针对颌骨折诊断及治疗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维CT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研究要求,纳入符合要求的76例颌骨折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实施了差异性的检查方法,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实施了X光平片检查,观察组38例患者开展了维CT影像技术,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治疗疗效进行了评估。结果: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进行了评估,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占比为76.32%,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占比为94.74%,对照组患者准确率较低,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三维CT影像技术 颌面骨折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及分析后牙临床短冠牙缺损修复中应用种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医院2014.04月到2016.01月收治的后牙临床短冠牙缺损患者150例,其中男93人,女57例,年龄在21~57岁之间,平均年龄(36.12±7.9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全冠修复、高嵌体修复以及铸造核桩冠修复3中修复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结果全冠修复、高嵌体修复以及铸造核桩冠修复3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分别为66%、94%以及82%,高嵌体修复以及铸造核桩冠2组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全冠修复组(P<0.05),高嵌体修复以及铸造核桩冠2组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

  • 标签: 后牙临床短冠牙体缺损修复 三种修复体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唐筛高风险和临界风险孕妇中非21/18染色异常结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唐筛高风险孕妇(n=26例,21风险值≥1/270或18风险值≥1/350),临界风险孕妇(n=24例,1/2000≤21风险值<1/270或1/1000≤18风险值<1/350),病例选取时间2020年8月-2021年8月。对其羊水穿刺并行羊水污染色微阵列分析(CMA),或开展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eq)检测,分析纳入研究孕妇非21/18染色异常的检出情况。结果 唐筛高风险组孕妇染色异常检出率高于临界风险组孕妇,其中唐筛高风险组检出性染色异常1例,CNVs 2例、其它非21/181例;临界风险组检出CNVs 1例。结论 唐筛高风险孕妇中非21/18染色异常的检出率较高,因此针对唐筛高风险孕妇,还应在产检中增加CMA、CNVseq等检测,以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 标签: 唐筛高风险 临界风险 染色体异常 产前检查 基因
  • 简介:21-综合征又名唐氏综合征,是由多了一条21号染色引起的染色异常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800~1/600[1],该病患儿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先天性智力低下合并严重的多发畸形,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及劳动力差等不良后果,目前我国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早筛查、早诊断21-综合征胎儿,及时终止妊娠,

  • 标签: 三体 染色体异常 先天性智力低下 产前筛查 早孕期 多发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单纯癌临床诊断的量化标准。方法:对20例中期和20例晚期乳腺单纯癌癌细胞粗内质网、游离核糖、多核糖的7个形态参数进行体视学分析,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剔选各参数值,建立判别函数。结果:Vvr2、Svr2、SR与Sr2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回代判别正确率达到85.7%。结论:本研究建立在乳腺单纯癌临床诊断量化标准对鉴别诊断乳腺癌及判断其亚性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晚期乳腺单纯癌 粗面内质网 核糖体 体视学 乳腺肿瘤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口腔颌面部位于人体表面,同时也是骨折及错位、外伤性组织挫伤的好发部位,所以口腔颌面部损伤成为各种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此种损伤对生命的威胁虽然不及其他重要器脏的损伤,但发生此种损伤的时候也并发其他部位的损伤,比如颅脑损伤。发生其他并发损伤轻者会使患者咀嚼功能障碍,重者也会导致死亡。

  • 标签: 口腔颌面 损伤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数字化维重建正常中国人桡骨小头大体形态,测量解剖参数,为选择、设计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45例正常中国人进行单侧肘关节CT扫描,利用Mimics10.0软件进行数字化维重建来测量桡骨小头的解剖形态,并与国外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桡骨小头的形状和大小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各形态参数接近正态分布,桡骨小头冠状最大直径平均(22.34±2.46)mm,髓内冠状直径平均(9.04±1.50)mm,桡骨小头矢状最大直径平均(22.63±2.50)mm,髓内矢状直径平均(9.34±1.51)mm,颈干角平均166.80°±2.20°,头颈长平均(18.71±2.44)mm。身高与桡骨小头直径成正相关(P〈0.05)。结论测量所得桡骨小头解剖资料与欧美人种的桡骨小头解剖存在差异,应对进口假适当改进,以提高疗效。维数字化重建对解剖学测量和定制假的意义重大。。

  • 标签: 桡骨 解剖形态 假体设计 数字化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组合口腔护理在口腔颌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口腔颌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行重组合口腔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口腔清洁度与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1周、3周及6周后口腔舒适度及清洁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颌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重组合口腔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口腔清洁度与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口腔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清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