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热带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热带念珠菌,用ATB Fungus3筛选氟康唑耐药菌株,Yeastone测定耐药株对棘白菌素等9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提取耐药菌株及2株敏感菌株的基因组DNA,PCR扩增ERG11 基因并测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ERG1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97株热带念珠菌中共筛选出31株氟康唑耐药株,氟康唑耐药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米卡芬净、卡泊芬净、阿尼芬净均100%敏感,对伊曲康、伏立康耐药率分别为74.19%、80.64%;耐药菌株主要有2个位点发生改变:A398T( Y133F),A464T(S155F),其中54.2%耐药菌株ERG11 mRNA 高表达。结论: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伏立康交叉耐药,其耐药机制与ERG11位点突变和相对高表达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 要】抗真菌药片在当前的临床抗真菌治疗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可以切实地强化抗真菌治疗的基本疗效,伏立康药物因其组织分布广、安全性强与抗菌谱广等优势被以医疗人员运用到真菌治疗活动中,虽然其在此期间形成疗效值得被肯定,但是与其他类别的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自身的不良反应均不能被忽视。本文根据对伏立康药品的了解,研究其临床应用情况。

  • 标签: 抗真菌药物 伏立康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医学的发展,真菌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生殖器的真菌性疾病较为常见。它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并通过性接触传染,故需要规范化治疗,以减少真菌的繁殖与上行感染。利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疾病效果明显,副作用较小,并可缩短疗程,为治疗真菌性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观察病例共50例,均为男性病例。25例服用伊曲康,另25例服用特比萘芬,4周后疗效对比:伊曲康治疗组治愈率为87.88%(χ2=4.44,P<0.05),特比萘芬治疗组治愈率为63.64%(χ2=4.04,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 标签: 抗真菌药物 使用 疗效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伊曲康注射液在血液肿瘤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88例血液肿瘤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对症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给伏立康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观察组给伊曲康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45%,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5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血液肿瘤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过程中,给伊曲康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伊曲康;血液肿瘤患者;抗真菌治疗中图分类号R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04-02

  • 标签:
  • 简介:目的尝试建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抗真菌效应的新方法。方法以碘化丙锭为荧光染料,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标准菌株近平滑念珠菌ATCC22019在不同浓度氟康唑(FCZ)作用下各管平均荧光强度,探讨最佳实验条件。结果真菌MFI值随着FCZ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变化具有浓度依赖性,较好地反映了药物的抗真菌效应。结论成功建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抗真菌效应的新方法,流式细胞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近平滑念珠菌 氟康唑 抗真菌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真菌类药物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7月,医院门诊收治的370例念珠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方法,评价抗真菌类药物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痊愈组、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痊愈169例入选痊愈组,痊愈率45.68%;痊愈组年龄、病程、阴道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组伊曲康、联合抗感染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局部用药、口服+局部用药、微生态制剂、臭氧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真菌类药物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痊愈率仍有待提高,疗效影响因素较多,伊曲康的整体疗效更好,可配合其他治疗方式,多样化用药途径,增进疗效。

  • 标签: 抗真菌药物 念珠菌性阴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一例G实验指导抗真菌感染的病例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G实验指导抗真菌感染的病例临床诊疗方案分析,根据患者病理生理情况、辅助检查、既往用药史等给出抗真菌药物药物治疗方案。结果 医师采纳临床药师提出的药物治疗方案,分析患者感染来源,两次G试验阳性但均未增加抗真菌药物,患者感染指标好转。结论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药学专业结合临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促进临床合理有效用药。

  • 标签: G实验 真菌 治疗方案 临床药学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抗真菌治疗方案。方法: 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入院后予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抗真菌治疗,加用氟胞嘧啶后出现严重呕吐,临床药师参与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处理,以及抗真菌方案的调整,提出个体化给建议。结果:医生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停用氟胞嘧啶并对症处理后呕吐基本消失,同时调整抗真菌治疗方案。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一般伴有呕吐的症状,注意与不良反应相鉴别,抗真菌治疗方案也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从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用药依从性。

  • 标签: 隐球菌性脑膜炎 抗真菌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带量采购后我院2022年门诊口服降血脂的应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成人限定日剂量法,对我院2022年下半年降血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率(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他汀使用占主导,国产品种价格优势明显,用药金额和用药频率同步性大致较好。结论:我院门诊口服降血脂使用情况较为合理。

  • 标签: 口服降血脂药 用药频率 平均日剂量 使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试回顾性分析既往念珠菌性阴道炎抗真菌类药物治疗情况,评价疗效,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总结用药经验。方法2014年1月~2015年9月,共筛选资料完整使用过抗真菌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74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因素分析。结果痊愈率48.28%,不良反应发生率5.75%;痊愈组年龄、病程、阴道健康评分低于未痊愈者,氟康唑痊愈率低于伊曲康,伊曲康低于联合用药,口服用药+局部用药痊愈率高于口服、局部用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真菌类药物单独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确有疗效,其中伊曲康疗效较好,联合用药可增进疗效,但局部用药不会增进疗效。

  • 标签: 阴道炎 念珠菌 抗真菌类药物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新型抗精神病阿立哌的药理作用、代动力学、疗效及不良反应。

  • 标签: ?阿立哌唑 抗精神病药
  • 简介:患者,男,38岁,于2004-9—15因干农活不慎致花生壳灰进入左眼。第二天出现畏光、眼痛、视物不清。在当地医院诊断“角膜炎”,给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点“氧氟沙星眼液”、静脉注射“青霉素,氧氟沙星”药物,病情无改善,且持续加重。于2004-9—26转入我院。入院查体:视力左眼光感,左眼睑红肿,球结膜混合充血(++)、水肿,左眼角膜中央盘状溃疡,直径约6—8mm,达全层,表面大量牙膏状分泌物附着,周围实质水肿,前房下方积脓,形成液平面,占前房1/3以上,虹膜、瞳孔、晶状体及眼底组织均模糊。右眼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行溃疡分泌物刮片检查:可见大量霉菌菌丝。培养结果为:曲霉菌生长。确诊为:霉菌性角膜溃疡。

  • 标签: 角膜溃疡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