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孟轩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4-20
  • 出处:《医师在线》 2020年第6期
  • 机构:Since after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happened in China, an increasingly more of confirmed cases and death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t is crucial to find a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this epidemic.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researchers, this virus is based on the RNA, cutting down the duplication of RNA can eventually inhibit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the protein, which is essential to the diffusion of virus. Fidaxomicin, a medicine that has a function to inhibit the polymeras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cription, which is one of those two processes of protein-generation. So, this medicine can theoretically inhibit the illnes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引产安全性。方法 对 2020年 1月 -2020年 5月我院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孕妇 80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到院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单数患者分为对照组,编号为双数患者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引产措施。引产后,对比两组孕妇术中以及术后情况。结果 引产后,观察组孕妇引产时间( 26.18±2.72) h、术后出血量( 95.37±5.35) 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引产时间( 47.27±4.23) h、术后出血量( 120.46±7.28) ml,观察组孕妇无胃肠道反应、胎盘胎膜残留率 2.5%,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胃肠道反应率 10%、胎盘胎膜残留率 17.5%,观察组孕妇引产成功率 100%,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引产成功率 8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相对于单纯使用利凡诺,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效果更加显著,不仅能有效控制孕妇术后出血量,缩短引产时间,同时还降低了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且无胃肠道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孕妇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中期妊娠 胎盘前置 引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产妇,应选择怎样引产方法,分别有着怎样效果。方法:从2018年6月~2020年6月中,选择50例符合本次研究要求产妇,将其按照个人意愿,分为两组,在A组中,患者实施了“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方法,进行引产,B组则采用了“米非司酮+利凡诺”方式,最终从多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引产结果。结果:A组与B组引产成功率相同,均为96.0%,A组分娩发动时间(6.44±2.38)、产程为(6.60±1.64),明显时间更少,A组生产到产后2h出血量为(103.9±24.6)ml,低于B组出血量,另外,A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概率较低(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方式,手术成功率较高,且产程时间短,具有较多优势,值得运用。

  • 标签: 瘢痕子宫 剖宫产 中期妊娠 引产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 SAS-CoV-2)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G( IgG)和免疫球蛋白 M( IgM)检测在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COVID-19)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本试验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了 2020年 1月 20日~ 4月 16日确诊为 COVID-19患者 94例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 161例确诊为非 COVID-19其他疾病患者血清标本。通过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中 SARS-CoV-2特异性 IgG和 IgM抗体,分析抗体检测对 COVID-19诊断价值。结果 SAS-CoV-2特异性 IgG/IgM抗体诊断 COVID-19敏感性 96.81%,特异性 98.14%,准确度 97.65%,显示出良好诊断效果;发病时间在 0-7d COVID-19患者 IgG抗体阳性和 IgM抗体阳性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SAS-CoV-2特异性 IgG或 IgM抗体检测在 COVID-19临床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是 COVID-19重要诊断和筛查指标。

  • 标签: IgG检测 IgM检测 SARS-CoV-2 COVID-19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析细辛药用部位演变及用法用量关系。方法 梳理历代文献,并分析细辛在不同年代药用部位,结合细辛不同部位成分含量测定及细辛不同年代临床应用、用法用量。结果 细辛根、根茎、叶都有一定治疗作用,作为中药材,应该按照现行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用法用量方面,水煎服应划出一个范围,不可拘泥“辛不过钱”之说,采用合理煎煮方法,剂量根据患者差异可适当调整,外用适量即可。结论 细辛药用部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医疗方面表现出良好应用前景。

  • 标签: 细辛 药用部位 用法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术后调强放疗治疗早中期宫颈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4月到2020年10月我院接收中期宫颈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6例,参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放射治疗,实验组术后给予调强放疗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参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8%,明显低于实验组97.2%,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术后 调强放疗治疗 早中期宫颈癌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 分析优质护理在甲状腺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3 月于我院行甲状腺手术 5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25 )和观察组( n=25 ),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 SAS 评分、 SDS 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甲状腺围手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甲状腺手术 焦虑 抑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文论述了 COVID-19时代下临床教学方式变化及应用

  • 标签: COVID-19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简称为“ COVID-19”)是一种新型传染致病病毒,它具有传染性强,致病率高等特点,尤以与患者密切接触家庭成员和医护人员发病率高等为特点。做好新型冠状病毒预防,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和良好身体机能,实现一线护理人员零感染,实现病房患者优质护理,帮助每一个病房患者康复出院。做好病房护理时自我防护,需要严格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熟练做好防护用品穿戴,保证负压病房净化装置正常运行,做好预防感染各项措施,加强营养、保证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相关职能部门为新型冠状病毒病房护理人员提供院感和心理帮助。在执行严格消毒隔离流程和自我防护基础上,虽然部分护理人员出现心理压力增加,抵抗力下降等情况,但最终实现了病房护理人员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房护理是可以预防,只有做好严格自我防护,保持良好心态和身体机能,才能最大限度避免院内感染,病房护理人员才能更高效、更细致做好病房患者临床护理工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护理 防护
  • 简介:【摘要】回顾了 1 例糖尿病合并 COVID-19 患者护理过程及效果。在护理过程中,注重病情监测、营养支持、皮肤护理,并提供心理支持,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治愈率前提。

  • 标签: COVID-19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中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对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8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展开分析,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发生率为12.50%,数据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都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5.325,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应用到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中,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围绝经期功血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线输液导管在老年患者中期液体管理中护理效果观察。 方法: 选择 2017 年 1 月到 2018 年 12 月本院实施中线输液导管老年患者 30 例,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 15 例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15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额 外添加中线输液导管维护处理, 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比。 结果: 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好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对实施中线输液导管老年患者运用中期液体管理,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此管理模式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152例疑似和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心理干预。方法:在隔离治疗期间通过访谈了解患者心理反应,予以相应心理支持与人文关怀、提供依赖型护理、紧密护理及舒适、安全住院环境。结果:患者提高了对隔离及治疗认知水平,住院期间心理压力降低,积极配合隔离治疗。结论:本研究显示通过及时对患者实施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他们关心、照顾,真正满足了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降低了患者对突发传染病恐惧、紧张,坚定了康复信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患者 隔离期间 心理支持
  • 简介:【摘要】近期我国 COVID-19疫情严重,尽管已明确致病病原体,但是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手段。然而疫苗研发需要时间等待,而且病毒也存在变异可能,易感人群范围较广,这为疫情防控提出了挑战,日趋增加死亡病例,无时无刻告诫我们防控形势严峻,目前报道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肺炎较为突出。在疾病发生发展中,严重氧化应激、组织缺氧、炎症、紊乱状态是最常见病理生理过程。目前医用三氧(臭氧)已知作用不仅可以改善循环并且也可改善整体代谢,而且也可以提高抗病毒作用、免疫调理、清除过量自由基等多重效应,有助于减缓疾病进展及防治并发症发生。故本文将详细阐述三氧作用机理,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为推动三氧在 COVID-19治疗中提供依据。

  • 标签: 医用三氧 COVID-19 治疗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肝胆胰围手术期中给予患者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方法:时间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 96例肝胆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共 2组,每组患者 48例,在其围手术期中分别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及改善生活质量上均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肝胆胰患者 围手术期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术期中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90例接受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摸球随机分组,两组中各有45例患者,围绕围手术期,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和不良情绪评分。结果:相较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提高且不良情绪评分降低(P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子宫肌瘤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应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 (ACBT)后肺功能改善状况。方法:对 60例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复期实施 ACBT干预,在干预前 1d、干预后第 7、 14和 28d各进行一次患者临床症状,呼吸、咳嗽咳痰、心理和生活能力情况观测与调查。结果: 60例观察对象中有 55例未出现明显新冠肺炎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观察对象 FVC、 FEV1和 FEV1/FVC及排痰量随着 ACBT干预时间延长而相应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ACBT有助于帮助新冠肺炎患者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和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新冠肺炎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 康复期 肺功能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在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8年 11月至 2019年 11月本院收治 68例脑血管介入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 3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34例,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P< 0.05)。结论: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脑血管介入术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患者应用优化护理管理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1 月收治于我院并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共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他们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50 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 50 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化护理管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其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发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心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和优化护理管理 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心血管介入 围手术期 优化护理管理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