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黄丝粉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首先阐述了黄丝内涵,而后在分析中主要活性成分基础上,系统性分析了黄丝粉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要点。

  • 标签: 黄丝藻粉 小鼠急性毒性 试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FODT-601RC型光纤溶仪建立利奈唑胺片的溶曲线检测方法,并对比溶出行为和溶出量。结果:建立的方法可以有效检测不同时间点下利奈唑胺片的溶出量。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利奈唑胺片的溶曲线测定,用于对比极短时间间隔内的溶出行为差异。

  • 标签: 光纤溶出仪 溶出曲线 利奈唑胺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难愈性烧伤创面治疗中实施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酸盐敷料治疗措施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挑选2020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接收的78例难愈性烧伤创面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负压封闭引流;观察组39例,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酸盐敷料)。结果:创面愈合时间、新鲜肉芽生长时间及换药次数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难愈性烧伤创面治疗中实施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酸盐敷料治疗措施,有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创面恢复,展现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难愈性烧伤创面 负压封闭引流 藻酸盐敷料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中药丸剂体外溶的因素。方法:收集中药丸剂相关文献,做出总结与分析。结果:通过整合相关文献,影响中药丸剂溶效果的因素有两点:其一,原料物料的性质不同,制作丸剂所使用的辅料。其二,制备工艺:药粉的粉径、制作中药丸剂的方法、采取的烘干方法。结论:在众多导致中药丸剂溶的因素中,材料的不同性质是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在药辅合一的理论下,进行中药丸剂的研究,旨在为丸剂辅料的合理利用开辟全新的道路。

  • 标签: 中药丸剂 药辅统一 物料性质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黑龙江省地区发热伴疹性疾病病原图谱构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2017年1月-2020年12月之间黑龙江省传染病医院就诊的发热伴疹性疾病患者的急性期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分别对其进行麻疹、风疹、水痘IgM抗体进行检测,并且通过咽试标本进行病毒的分离操作。结果:607例血清标本中进行麻疹的阳性检测率1.65%、风疹IgM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1.65%,水痘IgM抗体的阳性检测率20.9%,三者全部为阴性的占75.8%,607例咽试标准检测中麻疹病人、风疹病人、水痘IgM抗体阳性的患者分别为10例、10例、127例。结论:目前黑龙江省主要的血清标本检测出来以水痘IgM抗体的检出率最高,应当积极推进水痘疫苗的接种,是防治该传染病的主要策略。

  • 标签: 麻疹 风疹 水痘IgM抗体 病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酸盐敷料在肿瘤患者经MST(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后出现淋巴液渗漏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MST行PICC置管后发生淋巴液渗漏的50 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穿刺口给予酸盐敷料覆盖,对照组仅给予传统无菌纱块处理,均贴3M透明敷料,上面常规无菌纱块对折两次弹力绷带缠绕加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液消退时间,住院期间导管维护费用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改良组较传统组降低了淋巴液渗漏消退时间,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和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生活质量,适用临床,解决临床护理疑难问题。

  • 标签:   藻酸盐敷料 肿瘤患者   塞丁格技术 淋巴液渗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D)老年患者术后接受ICU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共选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在我院行OPCAD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主要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用1:1比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ICU综合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①术后并发症:观察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②生存质量:护理后两组的生存质量较护理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老年患者接受OPCAD治疗后予以ICU综合护理更有利于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此种护理方法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ICU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想要口服固体制剂充分发挥其药效,就需要通过胃肠道溶释放,并抵达体循环被患者所吸收,所以溶度属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溶度试验是一种体外试验方法,主要是模拟药物在胃肠道中的溶与崩解,在评价制剂质量、处方优化方面有着重要价值。本文就对口服固体制剂溶度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叙述,以期为药品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口服固体制剂 溶出度 测定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方法和质控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以2021年7月为时间节点,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行常规管理,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期间行PDCA循环模式管理,各以400例凝血常规检验样本为例,统计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量失控原因,对比两种管理方式的检验结果。结果 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量失控原因主要包括人、仪器设备、环境和其他等方面的因素,人因素占比最大,为2.88%;PDCA管理下,标本凝集率和溶血脂血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P<0.05)。结论 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量失控原因较多,可通过PDCA循环模式管理,达到改善质量控制效果的目的。

  • 标签: 出凝血常规检验 PDCA循环模式 质量失控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头孢克洛胶囊溶曲线测定方法,评价自制品头孢克洛胶囊与原研药在4种不同pH的溶介质中的体外溶出行为。方法 采用篮法,转速为100r/min,分别以pH1.2盐酸溶液、pH4.0醋酸盐缓冲液、pH6.8柠檬酸缓冲液和水为溶介质,溶介质体积为900mL;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克洛溶度,并计算累积溶出量,绘制溶曲线;评价溶曲线的相似度。结果 在4种不同pH的溶介质中,自制品头孢克洛胶囊和原研自制品头孢克洛胶囊均在15min内溶出量达到了85%以上,说明自制品头孢克洛胶囊与原研药溶出行为基本一致,判定相似。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头孢克洛胶囊的溶曲线测定,可为头孢克洛胶囊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

  • 标签: 头孢克洛 溶出曲线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肌腱炎的患者,采取体外冲击的治疗方式,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76例肌腱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38例,分别采取局部类固醇药物类注射以及体外冲击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1、6、12个月的NRS以及UCLA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NRS评分差距较小(P>0.05);治疗后6个月以及治疗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UCL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 急性期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
  • 简介:【摘要】目的:磁刀治疗术后,依据子宫磁共振增强图中非灌注区域体积,计算消融率,影像评估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行磁刀治疗术后,即刻行子宫磁共振增强扫描,消融率达到大部分消融及完全消融的73例患者。结果:磁刀治疗术后,被消融区域在子宫磁共振增强图中呈明显非灌注低信号区域,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结论:磁刀治疗术后即刻行子宫增强扫描,测量非灌注区域体积,计算消融率,能影像评估治疗效果。

  • 标签: 磁波刀治疗术后 子宫磁共振增强 消融率 影像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以2021.8-2022.8本院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体外冲击碎石术)与对照组(输尿管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美国DJO旗下体外冲击(chattanooga)治疗网球肘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就诊的62例网球肘患者研究,医学观察始于2021年3月止于2022年3月,以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1例,常规治疗+chattanooga),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评分(治疗4周、8周、12周)、治疗有效率、Mills征阳性率(治疗2周、4周)、治疗6周复发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网球肘患者使用chattanooga治疗,能显著改善疼痛程度、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网球肘 疼痛评分 治疗有效率 Mills征阳性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以2021.8-2022.8本院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体外冲击碎石术)与对照组(输尿管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的原因,并探讨救治措施。方法:在我院实施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且并发急性脑膨的患者中,择取资料完备的27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加以搜集,分析发生急性脑膨的原因,并且制定及时的救治方案。结果:在27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且并发急性脑膨患者的原因为术中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脑肿胀和广泛性脑挫裂伤等。而在发生该种状况后,根据原因来予以颅内坏死组织和血肿清除、实施颅内降压等干预,效果理想。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性的实施颅内坏死组织和血肿清除干预,予以颅内降压干预,可保证救治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 急性脑膨出 原因 救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酸盐银离子敷料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患者皮肤组织多处溃烂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笔者回顾性总结近期收治的1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文献综述。结果︰随访2个月,患者恢复良好,皮肤包块、渗出液消失。血糖波动在正常范围内。结论:糖尿病皮肤溃烂是由血管神经病变引起的慢性、严重的临床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的关键原因,对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1]。使用酸盐银离子敷料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治疗糖尿病皮肤组织多处溃烂的患者效果显著,治疗中对血糖波动进行监测,可提高低血糖检出率,优化治疗效果,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剪切弹性成像技术(Shear wave elasticity imaging,SWEI)最早在1996年由A.P.Sarvazyan等人提出[1],相比于其它的超声波弹性成像方法,剪切技术所射出的超声波在它的焦距点周边会充分地消融,因此波束在射入人体组织内后可以被精准定位。由于它的超声波粒子具有高度集中性的特点,剪切弹性成像可以超越常规的超声波成像技术,在形成磁共振成像时可以利用叠加的带有颜色编码的弹性探测数据对组织的边界判断和分类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2]。目前剪切弹性成像多用于对人体组织病变的临床检测中,通过对组织硬度的测量得到相对的杨氏模量(模量数值越高表明组织硬度越大),本文将对当前SWEI在临床中的使用领域及发展趋势进行概述[3]。

  • 标签: 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弹性模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