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酚磺醛及其妇科临床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104例妇科宫颈糜烂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 52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实施甲酚磺醛治疗,其余 5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使用保妇康栓治疗,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15%,对照组为 80.7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相对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在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健康、角色功能五个方面的总体健康水平评分为( 9.03±0.61)分远远高于对照组( 5.86±0.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 17.31%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 5.77%比较,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甲酚磺醛在妇科宫颈糜烂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利于降低复发率,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妇科 聚甲酚磺醛 宫颈糜烂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低果糖对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试验设3 个剂量组灌喂小鼠低果糖,连续灌胃31d,进行各项免疫指标的测定,研究低果糖对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0.75g/kg.bw组小鼠耳重差值、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碳廓清吞噬指数a均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P

  • 标签: 低聚果糖 免疫 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 阐述老年糖尿病中采用格列美联合甘精胰岛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单一的胰岛素治疗,而研究组进行格列美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以此分析联合用药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治疗状况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格列美脲 甘精胰岛素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膝前正中直切口镍钛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5年11月,采用膝前正中直切口镍钛髌器治疗新鲜髌骨粉碎性骨折112例,男73例,女39例;年龄18~76岁,平均37.5岁。车祸伤42例,摔伤50例,坠落伤13例,打击伤7例。按Rockwood&Green分型:粉碎无移位69例,其中碎骨块3~4块者39例、5~6块者27例、大于6块者3例;粉碎有移位43例,其中碎骨块3~4块者28例、5~6块者14例、大于6块者1例。结果103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术后10~26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平均12个月。无内固定松动及再骨折。术后发生膝关节滑膜炎2例,健侧深静脉血栓1例,原有骨关节炎一过性加重3例。按Lysholm&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优77例,良19例,可7例,优良率93%。结论膝前正中直切口显露充分、操作方便、切口小、不损伤隐神经和膝降动脉的髌下支。镍钛髌器具有“动力性张力带作用”,可以复位及固定髌骨骨折,对严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膝前正中直切口结合镍钛髌器疗效满意。

  • 标签: 髌骨 骨折 粉碎性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乙醇酸修补材料在胸腔镜肺手术中防漏气的效果。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5月,抽取104例胸腔镜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者术中是否应用乙醇酸修补材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漏气发生率0.00%、1.92%小于对照组13.46%、17.31%(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7%小于对照组19.23%(P<0.05)。结论:胸腔镜肺手术中应用乙醇酸修补材料,可预防术中、术后漏气,可减少肺部感染,提升手术安全性。

  • 标签: 胸腔镜肺手术 聚乙醇酸修补材料 漏气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上检验血浆D-二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原则选取2020年6-12月我院收治的考虑为下肢DVT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浆D-二体水平,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血浆D-二体水平为(5506.34±156.78)μg/L,对照组为(245.98±46.1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体检测在下肢DVT诊断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7.14%,阳性预测值为93.48%以及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临床上可将血浆D-二体作为下肢DVT筛查诊断的有效方法,诊断价值较高,且简单经济快捷,对于临床诊治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下肢深静脉血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导 D-二体及凝血四项的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收治的 5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健康妊娠者 50例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均给予 D-二体及凝血四项的检测结果。结果:组间比较,观察组 D-二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更高,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更短,组间数据比较,数据差异明显,满足 P< 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 D-二体及凝血四项检测,有利于了解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对诊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D-二聚体 凝血四项 检测 妊娠期高血压 应用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 D-二体、肌钙蛋白 T(cTnT)和同型半胱氨酸 (Hcy)检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急性肺栓塞 (APE)和急性主动脉夹层 (AAD)所致急性胸痛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 1月 1日至 2019年 3月 31日我院收治的 115例急性胸部、背部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 AMI组( 48例 )、 APE组( 44例 )和 AAD组( 23例 )。三组入院时均检测血浆 D-二体, cTnT和 Hcy,均经过确诊。评价 D-二体, cTnT和 Hcy水平的诊断价值。 结果:AAD组和 APE组 D-二体水平显著高于 AMI组 (均 P<0.05), AAD组和 APE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MI组 cTnT水平显著高于 AAD组和 APE组 (P<0.05), AAD组和 APE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MI组和 AAD组 Hcy水平显著高于 APE组 (P<0.05), AMI组和 AA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TnT可作为 AMI的初筛诊断标志物 ; D-二体可作为 APE和 AAD的初筛诊断标志物; Hcy可作为 APE和 AAD的鉴别诊断标志物。

  • 标签: D-二聚体 肌钙蛋白 T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进行血浆D-二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抗凝血酶(A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2020年期间在我科室进行分娩并并发产后出血的产妇6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科室分娩的无产后并发症健康产妇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在孕晚期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D-D、Fbg和AT检测,然后对比两组产妇的D-D、Fbg和AT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后出血 D-二聚体 D-D 纤维蛋白原 Fbg 抗凝血酶 A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放射医学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的对比效果。方法:对医院在2020年-2021年之间的检查案例,开展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根据最终的检查结果可以知道,X线检查结果的合格度是比较高的,而CT出现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略高。结论:在现今临床医学工作开展中,强化放射影像学技术的应用质量,要强化对高操作技术水平的重视程度提升。

  • 标签: 放射医学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放射医学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的有效运用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工作质量,更快速、准确地了解患者疾病情况,便于医生以此为参考依据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本文就放射医学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放射医学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聚胺技术与其它输血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输血患者3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均进行不同的血液检验。检验后,对比不同的输血技术对不完全抗体灵敏度。结果:检验后,凝聚胺技术在交叉配血试验中不完全抗体灵敏度,显著优于抗球蛋白试验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不完全抗体灵敏度。结论:相对于其他输血技术,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不仅具有高灵敏度、应用简单等显著优势,还进一步提高了临床输血检验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凝聚胺技术 输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输血中凝聚胺技术与其他输血技术的实施效果。方法:时间2020年8月份至2021年4月份,收集50份健康人群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分别采取凝聚胺技术进行血液输血检测(一组)和常规盐水检验法进行检测(二组),对两组检验方法所得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一组采取凝聚胺技术进行血液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凝聚细胞查出17例,检出率为34%;二组采取常规盐水检验结果显示,凝聚细胞查出3例,检出率为6%,一组凝聚细胞查检出率高于二组检出率,两组血液样本组间比较(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作用明显,并且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输血技术 凝聚胺技术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探讨如何提高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对放射科提升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进行研究。 方法 通过对医院内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放射科业务水平和能力进行 细化考核 , 采取 实际操作以及相应设备的运行和应用 的手段 进行 业务能力考核 ,将放射科从业 医技 人员平均分为自主训练组和专业培训组,自主训练组通过日常放射科器械进行训练,严格要求自身放射影像拍摄质量以及精确度,每日进行总结并定期维护设备。专业培训组通过专业团队对组内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自主训练组训练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放射器械的运行、保养以及临床影像学知识教学,从而提升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结果 通过统计学分析,自主训练组在一年的训练后业务能力测评平均分为 8.7 分,而专业培训组业务能力测评平均分为 9.6 分,显著高于自主训练组。 结论 医院放射科业务水平以及操作能力的提升,通过专业培训后提升效果明显,影像诊断学内容的学习对于放射科业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定期对医院内放射科从业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维修保养培训以及影像诊断学培训,能够显著提升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

  • 标签: 放射科 专业技术 影像学 业务技术水平 诊断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底骨折患者通过常规CT技术和多层螺旋CT技术的诊断效果。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颅底骨折患者为例,所有患者经过确诊为颅底骨折,然后展开回顾性研究,均通过常规CT技术和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以及两种诊断方法诊断后的患者颅底骨折的具体位置。结果:通过常规CT技术诊断后,诊断准确率为57.5%(46/80),有46例患者在常规CT技术诊断后,确诊为颅底骨折,通过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后,诊断准确率为96.3%(77/80),有77例患者在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后,确诊为颅底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CT技术诊断后,颅前窝骨折患者有19例,颅中窝骨折患者有24例,颅后窝骨折患者有3例,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后,颅前窝骨折患者有30例,颅中窝骨折患者有39例,颅后窝骨折患者有8例,由此可见,通过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颅底骨折,可以更好地提高诊断准确率,发现更多的骨折部位,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及时而确切的依据。结论:颅底骨折患者通过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诊断准确率显著提升,颅底骨折位置可以大部分准确诊断,诊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常规CT技术 多层螺旋CT技术 颅底骨折 诊断效果 对比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维持人们生命健康方面,药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医疗行业当中,西药占据的比重比较大,经常会使用到药品。所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药品生产制造。对于西药制药来说,其技术工艺非常重要,包括合成,制剂,分析等多个环节,该过程属于一种化学反应过程,提高重视程度才可以确保生产质量和药效得到正常发挥。现阶段,我国西药制药技术的广泛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述我国需要制药技术工艺的具体现状,并且深入分析常用的制药技术工艺,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西药制药 工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近年来,为降低会阴侧切开术的几率,减少会阴切口感染,提高分娩的舒适性,提高自然分娩,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已逐渐发展起来,本次文章希望通过对无保护会阴接生的背景、操作流程、助产相关要点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助产技能提供借鉴,为保证母婴安全提供有效的指导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 妊娠 分娩 会阴
  • 简介:摘要:固体,液体和粉末是三种药物,其中固体药物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形式。高质量的药物在人们的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药物的水平对药物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不断改善制药工艺和药品质量,以更好地保护人们的健康。 本文将讨论固体制剂的制药技术。 希望将来可以改进固体制剂的制药技术,以供参考。

  • 标签: 固体制剂 制药工艺 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