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寻求社区口腔健康更加深入的教育方式,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以笔者所在社区为实验社区,在社区内选取 50名志愿者,对志愿者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培训,并让其参加相关讲座,阅读相关材料,让 50名志愿者掌握口腔健康专业知识。随后,让志愿者深入社区人群,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宣教。并在宣教前与宣教后分别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从而了解居民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相关口腔疾病发生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与干预后,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问卷及格率分别为 79.00%和 95.00%,干预后及格率明显高于干预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干预前后居民的口腔疾病患病率为 23.00%和 5.00%,干预后患病率明显低于干预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通过对社区志愿者进行系统的培训后,他们能够较好地掌握口腔健康相关知识,并能够对居民进行较好的口腔健康宣教工作,提高了本社区居民对于口腔健康的了解程度,并改善了居民的护牙行为,降低口腔疾病患病率。因此该教育模式可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健康 教育 拓展 社区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是为了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在中医对外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并对此学习方法进行实验。方法:选择某医学院部分中医对外临床专业本科生共 60人参加实验,共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0人。分别对两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问题导向学习法进行教学,即针对病人存在的问题,独立自主解决,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一学期后收取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并针对结果进行分析作出相应讨论。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较优秀,普遍较对照组学生成绩高,并且 71%的学生愿意更多地采用问题导向学习法教学。通过两组不同教学方法所得成绩数据的对比可知,问题导向学习法更有助于成绩的提高,在学生中有更高的认可度。

  • 标签: 问题导向学习法 中医对外临床医学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患者中社区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选 2017年 1月 -2019年 8月在我社区医院医治的高血压患者( 50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 250例,对照组 2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社区护理干预,总结依从性评分和血压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研究组的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研究组的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显著降低其血压水平。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 教学法 ( Problem based learning , PBL )用于 医学实习生管理中 的作用 。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8 年 9 月的医院实习生 64 名,按照随机数字法分 2 组,各 34 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观察组采用 PBL 教学模式。分别于入组时、实习 1 个月后评估考试成绩;并于实习 1 个月后评估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 结果: 实习 1 个月后, 观察组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及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 对照组;且观察组 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PBL 教学模式用于医学实习生管理可促使实习生自主学习,提高其考试成绩,不失为医学实习教学的一种可靠方法。

  • 标签: 以问题为导向 医学实习生 实习教学模式 管理中应用
  • 简介:摘要: 伴随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在进行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以就业为导向 , 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形成 “ 工学结合 、 校企 共育” 的管理模式,让专业人才的质量水平提高,加强就业能力 。

  • 标签: 高职 医学检验 人才培养 就业导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提升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率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我社区 2018年 1月 ~2019年 4月计划免疫接种的 150名婴幼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婴幼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婴幼儿( 75名)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婴幼儿( 75名)采取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率、家属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率( 100.00%)高于对照组( 88.00%), p< 0.05;观察组婴幼儿家属满意率( 98.67%)高于对照组( 86.67%), p< 0.05。结论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率,且婴幼儿家属满意率提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婴幼儿 计划免疫接种率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 满意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市 A、 B两个社区共 1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 A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常规服务干预, B社区老年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 B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测量值均低于 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交往、自护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定分值上均高于 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社区护理干预至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可有效降低其血压值,提高其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患者 血压指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本次选取 165例社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 165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来分为两组,探究组( n=82例)和对照组( n=83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非洛地平来进行治疗,探究组患者给予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探究组和对照组的血压水平指标差异较小, P> 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明显的变化,探究组的优势更为显著, P< 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时,将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进行治疗效果相比较于单用非洛地平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美托洛尔 非洛地平 血压指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 2016年 9月至 2017年 5月期间社区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选取 120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 n=60)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 n=60)实行舒适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舒适度( 100.0%)高于对照组( 90.0%)( P< 0.05)。结论:社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更佳,值得借鉴。

  • 标签: 社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 分析 社区护理家访服务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 的 影响 。方法 : 选取社区中居家老人 100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 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社区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采取社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并进行定期的家访服务 。对两组老年人使用综合评定问卷( GQOLI-74 )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 。结果 : 观察组在实施干预后半年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社区护理家访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提高老人的健康水平,有利于老人的长期身心健康的发展,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使用。

  • 标签: 社区护理 家访服务 居家老人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 210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 SPBS)、 Barthel评分( BI)、抑郁自评量表( SDS)。结果 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 10~34( 20.82±4.674)分,大部分处于中度负担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关系、抑郁程度、文化程度、自理能力为社区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的 18.8%。结论 社区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普遍经历中度及以上的自我感受负担,应加强社区护士慢病管理能力的培训,尤其是心理护理能力,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康复护理等方面,以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积极性,改善心理状态,从而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老年患者 慢性病 自我感受负担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 在社区高血压治疗 中的影响。方法:将 200 例 社区高血压 患者进行分组 , 观察组(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 组)、 对照组(尼群地平治疗 组),对比治疗效果及不同时间段患者的依从性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高于对照组(P< 0.05)。 在用药后不同的时间段,观察组服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社区高血压 患者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非洛地平缓释片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药事管理在社区卫生中心的应用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实施常规管理的社区卫生中心 35例,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进行规范化药事管理,同时选择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 520例患者作为对象,对规范化药事管理前后社区卫生中心情况进行对比,并对规范化药事管理前后患者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管理后社区卫生中心药事管理制度不完善、特殊药物管理不当、药品管理不符合规定以及药品调剂不良情况较管理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管理后患者非常满意、满意程度均有所提高,且不满意程度有所下降,满意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社区卫生中心采用规范化药事管理有利于改善药物管理情况,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基层上推广。

  • 标签: 规范化药事管理 社区卫生中心 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