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方法 选取符合要求的2019年2月-2021年2月来我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神经疼痛(N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VAS评分、HAMD评分及HAM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以上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rTMS治疗NP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抑郁和焦虑,具有安全、高效和优越,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针灸 重复经颅磁刺激 高效性 优越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肿瘤科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我院确诊的148例肿瘤患者作为调查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显著提升,且实验组疼痛护理效果从知识普及率、生活方式普及率、药物不良反应知识普及率、心理教育普及率、护理满意度等数据来看,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统计结果表明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肿瘤科室患者中的应用过程中,对于缓解患者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实现护理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肿瘤科室患者护理管理中适宜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肿瘤科 癌性疼痛 疼痛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从发现帕金森病 (PD)患者大脑中的路易体和路易体神经突中存在 a-突触核蛋白 (alpha-Syn, a-syn)以来,神经科学家们就已经对病理 A-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a-突触核蛋白是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可溶性蛋白,具有 3个特征的结构区域。在生理条件下, α-突触核蛋白具有修复 DNA双链的功能。病理条件下, α-突触核蛋白被转换成有毒的纤维低聚物。病理的 a-突触核蛋白可通过激活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1、胶质细胞促炎症反应、与分子伴侣蛋白、胃肠迷走神经相互作用与帕金森病产生关联,本文就近些年来国内外对有关病理 A-突触核蛋白引起帕金森病神经元变性的研究进行深入了解并展开,可为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提供新的线索。

  • 标签: a-突触核蛋白 帕金森病 神经元变性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疼痛患者的病情干预中,安宁疗护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限定本院疼痛患者为研究样本,收录2019年4月到2021年3月期间本院在院患者共计66例,其中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行安宁疗护的患者纳入护理组,对比分析组间调研数据差异。结果:护理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存在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干预前HAMA、HAMD评分较之对照组对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护理组HAMA、HAMD评分较之对照组数据显著,软件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疼痛患者的病情干预中,基于患者生理状态开展安宁疗护,更好的帮助患者改善心态、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从而有效降低疼痛,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安宁疗护 癌性疼痛 患者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在胃癌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便为 胃癌术后患者的 疼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 2015 年 1 月~ 2018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 72 例进行分分组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 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开展的各项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 VAS 评分、疼痛控制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优,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更短,芬太尼用量更低( P < 0.05 )。 结论: 在胃癌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 癌症疼痛 护理策略团队对提升患者的各项临床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推广与普及价值极高。

  • 标签: 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 胃癌 癌性疼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意义。方法:抽选本院在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肿瘤患者共计103例,按照计算机乱序的方式进行分组,将所有被选定为研究对象的肿瘤患者分成两组,即实验A组和实验B组。其中,实验A组共计51例,实验B组共计52例。传统护理应用于实验A组,循证护理应用于实验B组。结果:与实验A组相比,实验B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较低,治疗期间不良情况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与传统护理法相比,在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疼痛症状,增加就医安全,降低治疗期间不良情况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进而改善护患关系,可推广。

  • 标签: 肿瘤患者 癌性疼痛 循证护理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对于各种妇科肿瘤来说,卵巢的病死率居首位。如能在患病早期确诊疾病,早期开展对症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来说,都没有有效的卵巢筛查手段。本文主要研究了卵巢病理诊断相关问题。希望可以提供有用的建议。

  • 标签: 卵巢癌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针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方法: 随机将 2017 年 12 月至 2018 年 12 月我院 50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患者 分为 实验 组( 25 例, 应用 血糖控制联合 针刺治疗 )、对照组( 25 例, 应用 血糖控制治疗 )。对比 两组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腓总神经 MCV 、正中神经 MCV 。 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6% )高于对照组( 72% ), 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 异( p<0.05 ) ; 腓总神经 MCV 、正中神经 MCV 分别为( 46.34 ±9.87 ) m/s 、( 53.24 ±10.24 ) m/s ,均比对照组高, 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 P<0.05 )。 结论: 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变 中,联合应用血糖控制和针刺治疗,疗效显著, 应用价值较高 。

  • 标签: 针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电生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吗啡缓释片辅助治疗疼痛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整理78份患者资料,均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疼痛患者,然后对患者进行分组实验观察,一组患者记录观察组后(39例),结合应用盐酸吗啡缓释片辅助治疗;另外一组中的患者,遵循实验标准作为参照组(39例),并且实施常规治疗。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均开展针对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受病情困扰和疼痛影响,观察组的VAS评分较高,对照组有同样现象,将评估的具体数据进行比较后得到的结果显示差异不大(P>0.05);在治疗和护理完成后,再次进行疼痛情况检测,得到观察组的VAS评分有改善的情况,并且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疼痛患者结合使用盐酸吗啡缓释片辅助治疗,并对患者开展针对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及时减轻患者的病痛困扰,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值得推广。

  • 标签: 盐酸吗啡缓释片 癌性疼痛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患者共60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存在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针灸
  • 简介:摘要:分析目前我国存在着的老年骨折患者门诊复位时候让患者疼痛行为,因家庭负担、相关法律不完善和社会宽容态度致使该现象长期存在。当务之急是制定门诊老年骨折复位处置法规,以此来避 免门诊治疗骨折病人的合法权益。

  • 标签: 骨折,疼痛,医学法规,伦理
  • 简介:摘要:分析目前我国存在着的老年骨折患者门诊复位时候让患者疼痛行为,因家庭负担、相关法律不完善和社会宽容态度致使该现象长期存在。当务之急是制定门诊老年骨折复位处置法规,以此来避 免门诊治疗骨折病人的合法权益。

  • 标签: 骨折,疼痛,医学法规,伦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活检病理诊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同术后病理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疑似GI-NEN的18例患者,进行术前活检病理及术后病理诊断,评价诊断符合率。结果:诊断GI-NEN的患者15例,术前活检病理分级诊断符合率为86.67%,总病理学分级改变率为6.67%(Kappa=0.77,P=0.000,G=0.98,P=0.01)。结论:GI-NEN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符合率及诊断价值高。

  • 标签: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 活检病理 术后病理 诊断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活检病理诊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同术后病理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疑似GI-NEN的18例患者,进行术前活检病理及术后病理诊断,评价诊断符合率。结果:诊断GI-NEN的患者15例,术前活检病理分级诊断符合率为86.67%,总病理学分级改变率为6.67%(Kappa=0.77,P=0.000,G=0.98,P=0.01)。结论:GI-NEN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符合率及诊断价值高。

  • 标签: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 活检病理 术后病理 诊断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患者治疗预后效果的影响价值,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所 2016年 10月 -2018年 6月期间收治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患者,总计 84例。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 4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 4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患者加行中医治疗。比较 2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患者治疗预后效果、患者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焦虑情绪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焦虑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疼痛感、生活质量以及情绪方面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带状疱疹 遗神经性疼痛 生活质量 心理状况 中西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来我院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全面的评分对比,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术后24小时内最剧烈疼痛评分为3.36±1.02,术后24小时内平均疼痛评分为2.13±0.64,术后48小时内平均疼痛评分为1.15±0.25,患者疼痛认知评分为87.65±6.65,不满意11例,满意20例,非常满意19例,总护理满意率为39(78.00%)。实验组患者疼痛认知评分明显及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24小时疼痛和和48小时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对疼痛的认知,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患者 术后疼痛管理 循证护理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