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 目的 ] 探究 胫骨横向骨搬运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研究 。 [ 方法 ] 选取我院 2016 年 12 月 ~ 201 8 年 12 月 收治的 20 例 糖尿病足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 , 行 胫骨横向骨搬运术 后,总结治疗效果。 [ 结果 ] 行 胫骨横向骨搬运术 的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均愈合 ; 患者的治疗后疼痛评分 、 踝肱指数 、 10g 尼龙线测试 、 远端皮温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 结论 ]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行 胫骨横向骨搬运术 ,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同时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患侧肢体血供,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 标签: 骨横向骨搬运术 糖尿病足 骨窗 外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PDCA质量改进在提高责任护士病情知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 PDCA质量改进对漳州市某三甲医院甲状腺血管外科责任护士病情知晓情况进行整改,比较改进前后责任护士病情知晓情况。结果:运用 PDCA质量改进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达到 92.9%(39/42),明显高于应用 PDCA前的 76.2%(32/42) ,改进前后的各条目知晓对比, 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 PDCA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高责任护士病情知晓,提高分级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DCA 责任护士 病情 知晓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不孕不育患者应用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中采用宫腔镜辅助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将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间前来我院就诊的 76例 不孕不育症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办法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对照组各有38例,患者均行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观察组采取宫腔镜辅助,对照组未用宫腔镜,对比两组输卵管再通、受孕。结果 观察组再通达到 94.74%,对照组为 78.95%,观察组显著更高( P< 0.05);且观察组受孕高于对照组( 73.68%> 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采取宫腔镜辅助输卵管插管通液能够有效提升不孕不育患者的输卵管再通,增强患者受孕几率。

  • 标签: 输卵管插管通液 宫腔镜 不孕不育 输卵管再通率 受孕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患儿入院宣教接受的品管圈应用效果。方法:我科利用品管圈手法,对儿科患者家属的入院宣教进行了质量改进;并对比开展活动前后的接受、患者哭闹等情况,分析品管圈应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活动前( 2017年 1月)与开展品管活动后( 2017年 3月)比较,儿科患者家属对入院宣教的接受率由 6.25%上升至活动后 38%,经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护士宣教后,未掌握 52.5%降低至 27%,患者哭闹以 78.75%降至 57%,家属文化水平低接受差由 91.25%降至 61%,目标达成是 128.02%,进步为 98.08%。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儿科患者家属对入院宣教的完全接受,值得应用。

  • 标签: 患儿 入院宣教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2月至 2018 年 1 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验的 225例临床标本,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并选取 2016 年 11 月至 2017 年 11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验的 225例临床标本,将其定义为对照组;全部入选的临床标本均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检验工作人员开展微生物检验工作,对全部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均完成后显示,研究组 225例临床标本中,共检测出 48例阳性标本,阳性检出为 21.33%,对照组 225例临床标本中,共检测出 79例阳性标本,阳性检出为 35.11 %,组间对比,存有明显的差异( p<0.05);且对两组临床标本中不同种类标本的阳性检出观察对比,呼吸道标本及伤口分泌物的阳性检出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标本( p<0.05)。结论:在微生物检验中临床上应将检验科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及能力等提高,并对相关检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以将标本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提高,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不同临床标本 阳性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用于老年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压疮发生、治愈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科在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100 例老年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取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在护理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预防压疮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临床治愈和自护能力。 结果: 从压疮发生、治愈和患者自护能力等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老年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其压疮的发生,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并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患者 压疮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行员变应性鼻炎的发病 。方法:自 2018年 7月 -2019年 8 月期间随机选取飞行员 400 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其中寻找存在变应性鼻炎的飞行员,并对其进行专科检查以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SPT) 进行确诊,然后对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进行统计。 结果:有 40 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 飞行员变应性鼻炎的 患病为 10% ( 40/400 )。结论:本研究初步调查了飞行员变应性鼻炎发病,飞行员的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与众多因素都具有直接的关系。

  • 标签: 飞行员 变应性鼻炎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提升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我社区 2018年 1月 ~2019年 4月计划免疫接种的 150名婴幼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婴幼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婴幼儿( 75名)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婴幼儿( 75名)采取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家属满意。结果 观察组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 100.00%)高于对照组( 88.00%), p< 0.05;观察组婴幼儿家属满意( 98.67%)高于对照组( 86.67%), p< 0.05。结论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且婴幼儿家属满意提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婴幼儿 计划免疫接种率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中循证理配合效果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11月 ~2019年 1月研究时间段内于本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共 71例,纳入研究,开展护理研究。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 36例,观察组 35例。围手术期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术前负性情绪、疼痛、体征指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结果:经对比可知,观察组术前负性情绪、疼痛、体征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手术并发症发生明显降低( 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可在有效缓解术前负性情绪 ,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护理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留置双 J管患者出院指导的知晓。方法:组织工作人员共同探讨留置双 J管患者出院指导知识知晓低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患者对留置双 J管出院指导知晓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具体从 57%提升到 92%。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团队合作,让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对留置双 J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提升留置双 J管患者出院指导知晓,以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品管圈 留置双 J管 出院指导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实施品管圈可将护士三腔喂养管冲管执行提升价值。 方法 : 在 2017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 64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 32 例。对参照组行传统护理,对实验组行品管圈护理。分析 2 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护士三腔喂养管冲管执行。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 p < 0.05 )。实验组护士三腔喂养管冲管执行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 p < 0.05 。 结 论 : 临床上实施品管圈护理,可使患者满意护理服务,并可提升护士的专业技能,将三腔喂养管冲管执行予以提升。

  • 标签: 三腔喂养管 品管圈 冲管执行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开展护理干预在降低产褥感染发生方面的应用与价值。方法:纳入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孕产妇 118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 59 例)及对照组( 59 例),对照组孕产妇开展围产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孕产妇则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孕产妇感染的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估比较。结果:研究组孕产妇产褥感染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对围产期孕产妇开展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提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为突出。

  • 标签: 产褥感染 护理干预 围产期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狼疮性肾炎应用腹膜透析方案治疗的效果和生存情况。方法:选取终末期狼疮性肾炎 80例,均为我院 2013年 4月至 2018年 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血液透析方案治疗(对照组, n=40)与采用腹膜透析方案治疗(观察组, n=40)生化指标和生存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血红蛋白、血尿酸无差异( P>0.05);观察组 1年、 5年生存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终末期狼疮性肾炎采用腹膜透析方案治疗,可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提高生存

  • 标签: [ ]终末期狼疮性肾炎 腹膜透析 营养指标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应用品管圈的方法,提高老年患者对静脉穿刺的满意。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对本病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老年患者对静脉穿刺满意低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老年患者对静脉穿刺满意率由 76.71%上升到 87.5%。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老年患者对静脉穿刺的满意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穿刺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疼痛影响。方法:病理选取时间开始于 2018年 2月结束于 2018年 12月,研究样本定义为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 6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30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行常规护理+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与术后疼痛。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效果理想,缓解疼痛度,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舒适护理 子宫肌瘤 护理效果 疼痛率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肿瘤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及其干预对策。方法 收集 2017年 1~12月我院肿瘤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制定针对性对策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50起,主要以意外拔管、医嘱处理错误和药物外渗为主,护理不良事件分级: 0级共 0起、Ⅰ级 22起、Ⅱ级 23起、Ⅲ级 4起、Ⅳ级 1起和Ⅴ级 0起;护理工作年限 <5年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比例明显高于工作年限≥ 5年者 (p<0.05);护士职称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比例明显高于护师及以上职称者 (p<0.05);护理不良事件时间分布中, 13:00~18:00护理不良事件比例最高。结论根据肿瘤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对策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 标签: 肿瘤病区 不良事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就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在治疗盆腔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对 2016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 9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9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进行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对盆腔炎治疗效果、 C反应蛋白( CRP)、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 C反应蛋白( CRP)的含量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没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对盆腔炎进行治疗过程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替硝唑 盆腔炎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冷冻病理诊断效果及确诊影响 。 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 者 92 例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时间为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1 月, 所有患者均接受术中冷冻病理诊断,并以石蜡切片结果作为金标准 。 结果: 以石蜡切片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患者在接受术中冷冻病理诊断的结果为,准确例数 87 例,诊断准确为( 94.57% ),误诊例数为 2 例,误诊为( 2.22% ),延迟诊断例数为 3 例,延迟诊断为( 3.26% );在延迟诊断的患者中,有 2 例患者是因为切片选取不当所导致,有 1 例患者是因为固定和染色不当所导致 。 结论: 对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患者实施术中冷冻病理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 ,值得被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术中冷冻 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