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水银体温和倍尔康牌非接触式电子体温对发热患者测量数值之间有无差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珠江医院40名发热的住院患者,并分别用2种测温仪同时对住院发热患者进行体温测量,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水银温度的均值为37.885,标准差为0.4522,电子体温的均值为37.920,标准差为0.5736。两者的平均体温值差值(电子-水银)d为0.0350,对均值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552,P=0.584)。结论:在临床发热患者中水银温度测量体温是可以用倍尔康牌非接触式电子体温代替的。

  • 标签: 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 发热患者 体温
  • 简介:振动病(vibrationacousticdisease,VAD)的研究已有20余年的历史,近几年成为航空航天与环境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开展起来。笔者综述声振动病的研究动态,以利于此专业的发展。

  • 标签: 振动病 DISEASE 环境医学 航空航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血量垫在产科产后出血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例产科足月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组,实验组100例,测量产后2小时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出血量过程中使用一次性血量垫,对照组100例,测量产后2小时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出血量过程中使用目测法,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超出500ml发生率。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产后出血量明显更多、产后出血超出500ml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产科产后出血中运用一次性血量垫,可以准确测量产妇产后阴道出血量,安全性高,有助于诊断以及治疗产科产后出血。

  • 标签: 一次性计血量垫 产科 产后出血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振动物理治理仪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2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后,对照组行人工叩击排痰,实验组行机械振动排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机械振动排痰应用于小儿肺炎治疗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择取80例小儿肺炎患者采用摸球法随机划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人工叩击排痰治疗方案,给予观察组患者机械振动排痰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机械振动排痰 小儿肺炎患者 治疗效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究于颞下颌关节盘移位诊断期间应用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科室接受检查的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58例作为研究主体,在研究期间分别应用螺旋CT扫描以及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对比评估检查结果。结果:和CT诊断比较,磁共振动态扫描后关节盘移位检出率、诊断准确率较高P0.05。结论:于颞下颌关节盘移位诊断期间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准确观察关节盘移位情况,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可借鉴推广。

  • 标签: 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选择尘肺患者,对其肺功能、生命质量进行探究,以期明确体外振动排痰护理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自我院呼吸内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随机纳入80例尘肺病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0例,常规排痰护理、观察组(n=40例,辅以体外振动排痰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包括肺功能、生命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总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体外振动排痰护理可强化尘肺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改善肺功能,优化生命质量,值得优选。

  • 标签: 呼吸内科 尘肺 体外振动排痰护理 肺功能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实施振动排痰护理的价值,评价对于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于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筛选116例进行探究,采取方便抽样法将其均分成2组,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纳入58例后实施研究。在护理过程中,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振动排痰护理,分析护理情况。结果: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排痰量较多,住院时间较短,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振动排痰护理,可有效促进痰液排出,对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阻肺 振动排痰护理 应用价值 住院时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慢阻肺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护理的应用价值和影响住院时间情况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88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排痰护理,研究组采用振动排痰护理,对两组患者肺功能和临床康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FVC和FEV1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FVC和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h排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肺啰音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阻肺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显著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质量,快速恢复肺功能,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常规排痰 振动排痰 肺功能 康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阻肺疾病特点,评价振动排痰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慢阻肺疾病患者,以随机法分组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0)、振动排痰护理的观察组(n=30)。比较两组慢阻肺患者护理情况,包括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以及6MWT(6min行走距离)。结果:生活质量采用简易健康状况量表(SF-36),观察组慢阻肺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阻肺 振动排痰护理 运动耐力 康复情况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