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种植固定修复四种固位形式的粘接剂流动状态及修复体固位力。方法:选取在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期间因正畸需要拔除的第一前磨牙80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固位,观察组应用舌面开孔。将两组的修复体边缘下粘接剂的使用量和修复体固位力以及不同时段的脱落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修复体边缘下粘接剂对照组用量比观察组略多(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修复体固位力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落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固位形式的粘接剂使用量无显著差异,但是舌面开孔修复固位力效果较好,并且减少脱落率,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固位形式。

  • 标签: 种植固定 粘接剂 修复体固位力
  • 简介:受试者位于3000m高空,每人定额配给四种不同味道的食品:甜、咸、酸、苦,使用分类标准记录以味觉最低感受量、味觉强度及味觉嗜好程度为基础的嗜好基质,每周测定血糖水平。结果表明:糖和氯化钠的味觉最低感受量增加,而奎宁硫酸盐和柠檬酸的味觉最低感受量降低。鉴定表明味觉强度随每种溶液对数克分子浓度增加而增加,二者呈线性关系。

  • 标签: 味觉 嗜好 受试者 血糖水平 感受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2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 60例髌骨横形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 60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为 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金属内固定治疗,为 3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 3个月后患者膝功能评分情况,以及对两组患者随访 1年到 1年半,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 lysholm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没有发生血管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异物刺激反应等并发症,发生感染例数为 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3.3%。对照组患者发生血管损伤的例数为 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例数为 2例,发生感染的例数为 4例,发生异物刺激反应的例数为 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16.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患者膝功能评分优良人数为 26人,优良率为 86.7%,对照组患者膝功能评分优良人数为 14人,优良率为 46.7%。观察组患者膝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膝功能评分的优良率。数据差异显著, P< 0.05。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 1年到 1年半的随访,询问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愈合时间为( 65-115)天,平均愈合时间为( 90±10.3)天;对照组组患者膝关节愈合时间为( 269-462)天,平均愈合时间为( 365.5±29.4)天,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 13.47±5.83)分、 Lysholm评分为( 89.22±2.78)分、膝关节活动范围为( 119±21) °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 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度数。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及医疗经济损失,后期恢复快不易复发骨折情况,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高强度缝线内固定 髌骨横形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某部应急分队官兵在高强度体能训练前后心电图变化,提出科学训练。方法 选取驻乌鲁木齐市某部 115名应急分队官兵,在高强度进行训练前后做心电图。结果 高强度训练前后心电图变化有影响。结论 科学的训练方法有利于提高官兵的心脏功能。

  • 标签: 应急分队 高强度体能训练 心电图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肾结石作为当前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其中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位居前列,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肾结石在选择治疗的方案也在逐渐增多,其中创治疗技术已成为此病的首选治疗方案。为了进一步探索创技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重点对此进行具体综述。

  • 标签: 肾结石 微创技术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龋齿采用创去腐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 70例龋齿患者,观察组予以创去腐技术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高速钻牙手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数据对比,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疼痛明显减轻,随访复查结果明显改善, P< 0.05;对比二组单牙治疗时间, P> 0.05。结论:龋齿采用创去腐技术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龋齿 微创去腐技术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的瓣膜功能障碍,发病因素较复杂,主要有静脉壁结构及静脉高压,另外长时间站立、下肢活动少、排尿困难及长期过劳等均是此病的诱发因素,目前临床有压迫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剥脱术是传统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但随着近年来医疗水平的发展使得创治疗的效果明显提高,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增加,但远期的疗效仍有待验证,因此,本文就目前对于下肢静脉曲张采用创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并展开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微创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创伤骨科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接受创技术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创技术 创伤骨科 手术时间 伤口愈合 满意度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创手术治疗重症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痔疮患者中选取88例,数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试验组均为44例,分别行常规手术、创手术。比较各项手术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疼痛程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接近(P>0.05);但试验组术中失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数据更小(P<0.05)。试验组并发症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20.45%,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d和7d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手术治疗重症痔疮疗效优于常规手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疼痛程度,推荐患者优先选用。

  • 标签: 重症痔疮 微创手术 并发症 疼痛程度
  • 简介:【摘 要】口腔颌面是人体容貌的重要构成部位,此部位的病症多与牙齿有关,若是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则患者会出现牙周肿胀、牙龈疼痛等症状,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观感。但以往的拔牙技术在操作方式与设备方面都会对患者的牙周、神经系统、颌关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使得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甚至会产生不配合工作等情况。对此,如何借助创技术解决传统拔牙手术的弊端,便需要得到重视。

  • 标签: 微创外科 口腔颌面 外科手术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肿块钙化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进行乳腺超声检查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此次入选者都采取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利用超声了解患者的钙化灶情况。结果:发现良性肿瘤患者多见钙化灶,同时钙化灶分布情况主要是簇状分布;恶性乳腺疾病患者多为粗钙化与弧形钙化灶,良性、恶性乳腺患者的钙化灶类型对比具有差异性(P

  • 标签: 乳腺肿块 微钙化 超声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拔牙术用于拔除下颌阻生牙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科接诊下颌阻生牙病人(n=60)进行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0人,前者采取创拔牙术,后者行传统拔牙治疗。对比VAS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手术耗时,试验组的数据(18.09±1.04)min,和对照组(34.27±3.25)min相比更短(P<0.05)。关于术中失血量,试验组的数据(7.05±1.02)ml,和对照组(10.24±2.58)ml相比更少(P<0.05)。关于VAS评分,术后:试验组的数据(4.98±0.94)分,和对照组(6.45±1.37)分相比更低(P<0.05)。关于并发症,试验组的发生率3.33%,和对照组30.0%相比更低(P<0.05)。关于sf-36评分,术后:试验组的数据(93.08±2.57)分,和对照组(85.34±3.74)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下颌阻生牙用创拔牙术,病人预后更好,术中失血量更少,手术耗时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疼痛感也更轻。

  • 标签: 微创拔牙术 疼痛感 下颌阻生牙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PFNA创固定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对比组33例患者采用动力髋锣钉固定术(DHS)进行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创固定术(PFNA)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恢复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手术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恢复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手术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PFNA创固定术治疗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骨折恢复程度,优化患者手术各项指。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PFNA微创固定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PFNA创固定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对比组33例患者采用动力髋锣钉固定术(DHS)进行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创固定术(PFNA)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恢复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手术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恢复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手术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PFNA创固定术治疗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骨折恢复程度,优化患者手术各项指。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PFNA微创固定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拔牙术用于拔除下颌阻生牙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科接诊下颌阻生牙病人(n=60)进行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0人,前者采取创拔牙术,后者行传统拔牙治疗。对比VAS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手术耗时,试验组的数据(18.09±1.04)min,和对照组(34.27±3.25)min相比更短(P<0.05)。关于术中失血量,试验组的数据(7.05±1.02)ml,和对照组(10.24±2.58)ml相比更少(P<0.05)。关于VAS评分,术后:试验组的数据(4.98±0.94)分,和对照组(6.45±1.37)分相比更低(P<0.05)。关于并发症,试验组的发生率3.33%,和对照组30.0%相比更低(P<0.05)。关于sf-36评分,术后:试验组的数据(93.08±2.57)分,和对照组(85.34±3.74)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下颌阻生牙用创拔牙术,病人预后更好,术中失血量更少,手术耗时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疼痛感也更轻。

  • 标签: 微创拔牙术 疼痛感 下颌阻生牙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锁定钢板创治疗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特定时段内收治的 2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 2组,对照组采纳传统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纳锁定钢板创治疗。对比手术相关指标用时、治疗前后髋关节恢复 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变化。 结果:观察组手术(82.11±6.44) min、术中出血量( 225.11±40.11) ml、下床活动( 55.36±3.12) d、骨折愈合( 10.11±1.22)周;各指标用时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髋关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在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锁定钢板创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微创 股骨粗隆骨折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创矫形手术治疗足拇外翻畸形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9例足拇外翻畸形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39例足拇外翻畸形患者设为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拇趾-跖趾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护理后的对比结果表示,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拇趾-跖趾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创矫形手术 足拇外翻 畸形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