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敏感菌株通常头孢哌酮与舒巴坦钠复方制剂的敏感性较单用头孢哌酮时更强,舒巴坦可使头孢哌酮免受 ESBLS破坏而降低抗菌活性,产生协同作用,增强抗菌作用。头孢哌酮与舒巴坦钠联合应用,可增加头孢哌酮抗多种 β-内酰胺酸降解的能力,对头孢哌酮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铜绿钾单胞菌、克雷伯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组织分布广,能迅速进入血液获得较高的血药浓度,较快发挥药效。

  • 标签: [ ] 复方制剂 肺部感染 重度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当前纳米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应用到中药制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纳米技术为中药应用形式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纳米中药的研究体现了其高效性、靶向性、稳定性等优点,成为中药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简要介绍目前国内中药领域的纳米化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进展与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 108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止泻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并统计两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时间、止泻时间( 4.5±0.6, 1.0±0.2)明显短于对照组( 7.0±1.5, 4.0±0.5),差异显著,( P< 0.05);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8.15%( 53/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7.04%( 47/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小儿腹泻治疗过程中,应用思密达保留灌肠,同时给予口服锌制剂,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和止泻时间,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腹泻 思密达保留灌肠 口服锌制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生物制剂和常规方法在风湿免疫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所在医院 2015年 9月至 2018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呼吸内科慢性咳嗽应如何进行治疗。方法: 选取从我院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的 124例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患者作为样本,同时采取随机分组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 62例,给予所有患者茶碱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整理。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 124 例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了 82.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93.5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 FEV1,FVC,PEF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明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咳嗽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咳痰、反流等,通过茶碱缓释片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对症治疗,有助于患者咳嗽症状的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慢性咳嗽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分析。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的 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患者均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患者资料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护理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肺功能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梳理该类型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护理后患者血氧饱和度、用力肺活量、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均优于护理前( p<0.05),护理满意度为 96.88%( 62/64)。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在于重视综合性和规范性,针对并发症、患者体征做好监测,给予及时的护理干预。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症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阻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与呼吸兴奋剂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 29例慢阻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于 2014年 1月~ 2017年 12月期间入院,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与呼吸兴奋剂联合应用于观察组( 15例)治疗中,将呼吸兴奋剂治疗应用于对照组( 14例)治疗中。对比治疗后对动脉血气指标影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且为观察组较高,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 PaO2、 PaCO2以及呼吸的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与呼吸兴奋剂联合,可有效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 ]慢阻肺急性呼吸衰竭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呼吸兴奋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在儿科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6 月本月儿科门诊收治的 88 例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痰液培养和核酸检测两种法对其痰液样本中病原菌进行检测,以痰液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判定核酸检查结果。在病原菌检测基础上对患儿进行用药治疗。治疗结果与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 50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比较。 结果 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和痰液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病原菌诊断中 K 值为 0.82 ,敏感度 98.55% ,特异度 73.68%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和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 0.01 )。 结论 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技术方便快捷,在呼吸道病原菌测定中敏感度和特异度高。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病原学诊断 核酸检测 痰培养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使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BL )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6 年 7 月~ 2017 年 3 月在医院呼吸内科实习医师 60 名,随机分为观察组 30 名和对照组 30 名,观察组应用问题管理方法进行临床带教,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方法,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和实习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和实习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结论:问题管理方法有利于呼吸内科临床带教学生的管理,采用以问题为切入点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实习学生考核成绩,对提高呼吸内科的临床带教质量也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问题管理 呼吸内科 临床带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病房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降低,使医患纠纷减少。方法:对呼吸科的患者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结果:呼吸科中氧中毒、压疮、跌倒或坠床等都属于常见的护理风险。结论:对呼吸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只要有效地管理风险,就可以使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得到保证,使患者与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呼吸科;护理风险;处理方法    在我国,使人民健康受到危害的一种常见病就是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最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与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呼吸科疾病的病发率增高 [1]。所有可能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在患者身上的不安全事件都属于护理风险。呼吸科患者具有的特点一般包括病情反复且多变、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年龄大等,一些会危害患者的意外伤害很可能在住院期间发生,在全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承担的风险与责任都十分重大。分析呼吸科病房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并采用相应方法进行处理,能够预防护理风险出现。使医患纠纷减少。     1 呼吸科中常见的护理风险     1.1 氧中毒    肺炎可能会引起肺不张、肺水肿与实变,进而造成肺内动脉分流性缺氧与血流或通气比例失调,由于分流静脉血的氧合不会因氧流而增加,例如氧流量低于 20%时,为纠正缺氧可吸入超过 50%的高浓度氧;但是如果大于 50%,就可能疗效不佳,这种高浓度氧被长期吸入时就会导致氧中毒。如果患者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吸氧时需要给予其氧流量大于 35%的高浓度氧,但需要控制吸入的氧浓度不大于 50%,避免氧中毒 [2]。     1.2 压疮    呼吸科的患者经常保持端坐卧位、半坐卧位或坐位等强迫体位,身体会下滑,当髋骨移动时,其相邻组织也会移动,因床单与皮肤之间存在摩擦力,会无法移动皮肤与皮下组织,出现的剪力会拉开组织,损伤深层皮肤组织,造成压疮。 部分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与大量出汗,皮肤经常有潮湿的表现,出现压疮。作为慢性病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具有反复性,患者长期卧床,营养情况不佳,个别肿瘤患者甚至全身水肿,皮肤弹性下降,有低蛋白症状,受压时很可能导致压疮。     1.3 跌倒或坠床    导致呼吸科住院患者跌倒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年龄,因为其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特别是老年人,其跌倒致死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患者各脏器的功能也会因其年龄增长而减退,其感觉反应能力、认知能力、体力与心肺功能等都会下降,很可能发生跌倒事件。另外患者在 COPD急性加重期会经常出现气促明显、心累、低氯血症、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而且会因活动而加重。因此患者必须谨遵医嘱,坚持卧床休息,习惯大小便在床上进行,但一些患者可能不习惯如此,或因高估自己的活动能力,且不愿麻烦家属和护理人员,经常自己下床解便,从而跌倒。若患者已经超过 2周在卧床休息,其体质下降,眩晕很可能在起床后出现,从而跌倒。除了这些症状,一些患者还会明显咯痰和咳嗽。同时为了协助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止血,镇定剂就是常用药物,增加患者跌倒的频率。最后,风险因素还包括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因为老年人在呼吸科的患者中占大多数,为避免跌倒或坠床,年龄超过 65岁的患者必须使用危险因子评估表做评估,且新入院的患者应完成压疮评估、入院首页评估,并签订吸氧告知书与离院责任书,并且有许多输液、发放药物类的工作,但一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详细告知患者评估单内容,只是让其填写,造成患者与家属的不重视。     2 处理呼吸科常见护理风险的方法     2.1 氧中毒风险处理    对于氧疗原则应严格掌握,尤其当患者伴有明显二氧化碳潴留且缺氧,在氧疗时需要持续低流量( 2L/分)、低浓度( 25-29%)的给氧。护理人员需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告知入院患者氧疗注意事项,且签字确认,经常巡视病房,保证以准确的流量与浓度供氧。     2.2 压疮风险处理    评估新收患者可能压疮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危重患者,采用 Braden量表评估病情危重患者每天的病情变化,以防发生压疮。床单需保持干燥、蒸汽、清洁,若衣裤汗湿需及时更换,皮肤要勤擦洗,保持干燥、清洁;使患者 1-2h翻一次身,若患者病情危重,不宜翻身,需用纱布或棉质秋衣自制软枕每隔 1h垫在足跟、腰或肩部,使局部受压情况得到缓解,减少患者承受的压力;患者的饮食以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为主,加强营养,不免发生压疮。若已有压疮,需勤交接班,积极有效护理,促进愈合 [3]。     3 结语    作为护理行业的一种,护理行业所承担的责任与风险都很高,因为医疗技术的局限性、疾病的不可预见性与复杂性,以及护理职业的特殊性,导致风险率居高不下。目前医院的呼吸科中存在较高的医疗风险,医患纠纷很容易出现在该科室,对呼吸科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评估以及有效管理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使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得到保证。护理工作的过程是动态而连续的,尤其在现代医疗中应用了许多高新技术,也逐渐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与风险,所以必须建设风险文化。护理人员应有效评估风险,并以其结果为依据控制好各个环节,采取积极措施对潜在风险进行预防,实现减少或避免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覃朝晖,于普林,乌正赉畅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J].畅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2, 24( 9): 711-714.     [2] 金丽霞,汤淑芳,施丽华,等畅骨科患者眩晕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J].畅中华护理杂志, 2013, 35( 3): 157.     [3] 牛文忠,李江,翟庆燕,等畅军队实行防制急性高原病工作标准化 15成绩回顾 [J].畅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2, 24( 3): 157-15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采用呼吸管理团队的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11月 ~2018年 11月我院 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 120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 60例,分别采取呼吸管理团队的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满意率为 98.33%,与对照组的 80.00%相比优势明显,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 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有可靠效果,可提升患者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管理团队 康复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 呼吸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开展护理工作,评价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此次研究录入患者 74例作为样本,均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遵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即参照组( 37例)与干预组( 37例),分别落实基础护理措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指标选择、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有效率明显更优,且组间比较结果为 P< 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 ] 呼吸内科重症 护理干预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小儿腹泻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将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的 84例小儿腹泻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方式(实验组)进行治疗干预及常规治疗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及便秘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对小儿腹泻患者应用药物口服锌及思密达进行保留灌肠,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小儿腹泻 思密达 保留灌肠 口服锌制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糖型与木糖醇型口香糖对牙菌斑的抑制效果及差异分析。方法:将 10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随机分为葡萄糖组与木糖醇组,每组 50人,在统一变量的前提下于饭后同一咀嚼口香糖 7min后吐出,在此洗脱期内进行牙菌斑指数与口腔唾液流率的测定。结果:木糖醇组牙菌斑指数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葡萄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种口香糖均能使口腔唾液流率上升,木糖醇组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葡萄糖组。结论:两种口香糖均具有预防功效,且木糖醇型口香糖对牙菌斑的抑制效果强于葡萄型口香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维护,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牙菌斑 口香糖 葡萄糖型 木糖醇型 口腔唾液流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小儿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120例小儿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 2015年 6月 .至 2017年 6月,回顾性分析小儿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病情发展与抗生素用药情况。结果: 2015年 -2017年,我院抗生素使用合理率分别为 78.95%、 80.92%、 87.50%,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本研究中共涉及到 12种抗生素,根据使用比例进行排序,前五位分别为阿奇霉素占比 10.3%;头孢哌酮占比 9.7%;美洛西林占比 9.3%;克拉维酸钾占比 8.8%;头孢呋辛占比 8.6%;头孢他啶出现了严重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抗生素在我院小儿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率越来越高,多联抗生素部分应用,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大大提高。

  • 标签: 小儿呼吸内科 抗生素 应用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 ICU临床治疗 100例分析,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 100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发病原因将所选病例均分为两组,肺外源性组 50例患者与肺内源性组 50例患者,对两组均实施治疗措施,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肺外源性组与肺内源性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进行比较,肺内源性组的相关 ICU项目数据相对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肺外源性组与肺内源性组患者的 7d内死亡率相比,肺内源性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住 ICU总死亡率比较差异较小( P> 0.05)。结论:与肺外源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相比,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有着较高的死亡率,临床治疗中应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治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 标签: ICU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外源性 死亡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将近期在我院 结 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 100 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果: 经比较,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气道峰压低于对照组,同时用力呼气量、肺活量以及潮气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对均具备统计学价值( P<0.05 )。 结论: 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呼吸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种恶性肿瘤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8年 2月到 2019年 7月收治的多种恶性肿瘤患者 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化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对比两组多种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 NK细胞活性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77%,其中显效占 64.44%( 29/45)、有效占 33.33%( 15/45)、无效占 2.22%( 1/4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75.56%,其中显效占 33.33%( 15/45)、有效占 42.22%( 19/45)、无效占 24.44%( 11/4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治疗前 NK细胞活性( 44.4±9.7),治疗后 NK细胞活性( 51.2±14.1),对照组治疗前 NK细胞活性( 40.9±7.9)治疗后 NK细胞活性( 38.4±9.9),实验组治疗后 NK细胞活性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多种恶性肿瘤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治疗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 恶性肿瘤 化疗治疗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肺癌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探讨。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于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多例肺癌合并呼吸衰竭中抽取 80 例进行探讨,分为对照组 40 例,观察组 40 例,对照组进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血液指标。 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92.50% )显著差异于观察组( 75.00% ),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血液指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肺癌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肺癌 呼吸衰竭 血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