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真菌是一真核生物,广泛存在土壤、水、空气和有机物中,随着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肿瘤放化疗、体内置管及长期入住ICU病人的增加,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急剧增加,药物治疗是对真菌感染的主要策略,早期合理的抗真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理想的抗真菌药物应具有足够覆盖可能的病原体、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无显著的药物相互作用、给药方便、治疗费用低等特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多烯类、吡咯、棘白菌素

  • 标签: 真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真菌性外耳道炎联用美菌轻和曲安奈德益康的价值。方法:2020年7月-2022年7月本科接诊真菌性外耳道炎病人100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美菌轻和曲安奈德益康,对照组用曲安奈德益康。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关于不良反应,试验组的发生率2.8%,和对照组4.4%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6.8%,和对照组85.6%相比更高(P<0.05)。关于CRP,在疗程结束时:试验组数据(9.92±2.05)mg/L,和对照组(14.78±3关于sf-36评分,在疗程结束时:试验组数据(87.13±3.07)分,和对照组(80.42±3.96)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真菌性外耳道炎联用美菌轻和曲安奈德益康,疗效确切,副作用也较轻,CRP水平降低更加明显,生活质量改善更为迅速。

  • 标签: 美菌轻 不良反应 真菌性外耳道炎 曲安奈德益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门诊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雷贝拉肠溶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奥美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EA和血清CA19-9水平,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内容包括: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以及肝功能损伤、乏力、手足综合征以及食欲减退;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EA与血清CA19-9水平、肝肾功能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CEA与血清CA19-9水平、肝肾功能情况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临床效果 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炎胃溃疡治疗中应用奥美拉、兰索拉及泮托拉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我院2021年下半年收治的90例胃炎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组各30例,每组均给予胃黏膜保护、抗菌消炎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施抑制胃酸治疗,并以该组抑制胃酸主治药物名称命名为奥美拉治疗组、兰索拉治疗组、泮托拉治疗组,比较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奥美拉治疗组、兰索拉治疗组、泮托拉治疗组组疗效对比,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27/30)、86.67%(26/30)、86.67%(26/30),组间疗效均无明显差异(P>0.05);上述组不良反应对比,总发生率分别为6.67%(2/30)、20.00%(6/30)、16.67%(5/30),奥美拉治疗组与兰索拉治疗组、泮托拉治疗组在不良反应这一指标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胃炎胃溃疡 奥美拉唑 兰索拉唑 泮托拉唑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胃溃疡患者实施泮托拉钠和奥美拉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6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34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进行治疗,后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半托拉钠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泮托拉唑钠 奥美拉唑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眼科门诊患者诊疗中点安全管理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这一时间段,对82例眼科门诊患者进行研究。将双盲对照原则作为本次实验所选患者的分组依据,在本次实验中分别采用点常规管理、点安全管理模式来完成对照组及实验组诊疗工作,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管理总有效率、管理质量评分,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管理效果较好及效果一般的人数分别为32人及38人,占比分别为78.05%及92.68%,组间管理总有效率相关数据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管理质量评分之间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两组在医患沟通、健康教育、病情管理、安全管理方面的评分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结论:在眼科门诊患者诊疗中点安全管理的应用价值较高,远远优于点常规管理。

  • 标签: 眼科 门诊 点药安全管理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肿瘤患者采用靶向赫赛汀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37 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对照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我院于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收治,在常规治疗中,采用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等药物进行化疗治疗,在治疗完成后继续采用肿瘤靶向赫赛汀治疗,分析靶向赫赛汀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使用靶向赫赛汀治疗的过程中,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面部红肿等,但随着药物的继续注射均停止,并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情况。结论:对肿瘤患者应用靶向赫赛汀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此期间,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肿瘤 靶向药 赫赛汀 应用效果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接受来曲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60例,使用随机、单盲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来曲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常规组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接受来曲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上。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症 来曲唑治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结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20年7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和研究组(针联合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治疗 认知功能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静配中心退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筛选于2020年4-12月期间静配中心退管理收诊的700份医嘱,对其展开调查,将其设置成实施前,记录退率,分析引发退原因,由此制定管理方案。于2021年2-9月对静配中心退管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将其设置成实施后,观察前后的退率。结果:从数据分析可知,在实施前,总计出现45例退,出现退的因素涵盖转院、出院、处方填错等等,实施之后,退率得以明显降低,前后数据对比显著,满足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静配中心退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退率,强化药品监管质量,对部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静配中心 退药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联用阿莫西林、奥美拉的效果。方法:2021年2月到2022年4月,选取11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实施单双数法分组,对照组单用奥美拉治疗,观察组联用奥美拉、阿莫西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更优,可见比较差异(P<0.0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确诊后,联用阿莫西林、奥美拉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症状消失时间更短,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浅表性胃炎 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治疗有效率 症状消失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奥美拉+阿莫西林在牙周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病患者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其入院时间为2020年4月-20201年4月间,并以抽签法作为分组标准,将入选对象分成两个对比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并分别接受阿莫西林以及奥美拉+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牙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疗效及各项症状中医评分等。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疗效相对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胃脘痛、面色不华、脉沉细、畏寒神倦及舌苔淡薄等中医评分均相对较低(P<0.05)。结论: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应用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治疗可有效增强治疗疗效,促进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加味黄芪建中汤 联合 奥美拉唑 治疗 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中选取90例,数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单纯中药熏蒸;试验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满意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对护理服务总满意43例(95.6%),高于对照组的36例(80.0%),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干预之后的HSS评分明显增高,其中试验组增高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中药熏蒸和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满意度,进一步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中药熏蒸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在医学水平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愈加重视合理用药。在医院中,药剂科的事管理是推动合理用药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用药水平、缓解患者病痛、减轻患者经济压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本文对药剂科事管理工作进行简单阐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分析事管理优化对合理用药的影响和作用,以供参考。

  • 标签: 药剂科 药事管理 合理用药 有效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咪达仑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危重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症新生儿86 例,其中43例使用咪达仑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记为观察组,剩余43例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记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呼吸急促、吸气性凹征好转时间,高频振荡通气6小时后吸氧浓度(Fi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计算氧合指数(OI),并统计高频振荡通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呼吸急促、吸气性凹征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振荡通气6小时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FiO2、PaCO2、O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高频振荡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仑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改善危重新生儿的氧合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缩短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时间,相较于单纯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咪达唑仑 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胸腰椎手术麻醉开展硬膜外阻滞复合小剂量咪达仑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胸腰椎骨折病人5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所选50例病人全部接受硬膜外阻滞复合小剂量咪达仑进行手术麻醉,为病人提供常规术前准备,做好对症穿刺麻醉准备,手术期间对于病人各项生命指征进行监测,手术之后48小时为病人提供常规监护。结果 50例病人中穿刺失败1例,麻醉阻滞平面不到位1例,病人意识消失时间在88.21±20.68分钟,手术期间没有产生知晓以及体动,手术之后产生恶心呕吐病人1例,不同时间段病人的MVP水平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开展诱导之前病人的HR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开始、手术开始之后30分钟、手术结束,诱导之前病人的HRVI水平明显高于麻醉阻滞完成之后3分钟、手术开始、手术开始之后30分钟以及手术结束,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临床中在胸腰椎手术期间开展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安全可靠,病人的生命体征从手术开始到手术完成相对比较平稳,但是穿刺和苏醒之后会具有小幅度波动,临床中需要提高对于穿刺的管理工作。

  • 标签: 胸腰椎手术 硬膜外阻滞麻醉 小剂量咪达唑仑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咪达仑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危重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症新生儿86 例,其中43例使用咪达仑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记为观察组,剩余43例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记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呼吸急促、吸气性凹征好转时间,高频振荡通气6小时后吸氧浓度(Fi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计算氧合指数(OI),并统计高频振荡通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呼吸急促、吸气性凹征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振荡通气6小时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FiO2、PaCO2、O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高频振荡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仑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改善危重新生儿的氧合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缩短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时间,相较于单纯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咪达唑仑 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胸腰椎手术麻醉开展硬膜外阻滞复合小剂量咪达仑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胸腰椎骨折病人5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所选50例病人全部接受硬膜外阻滞复合小剂量咪达仑进行手术麻醉,为病人提供常规术前准备,做好对症穿刺麻醉准备,手术期间对于病人各项生命指征进行监测,手术之后48小时为病人提供常规监护。结果 50例病人中穿刺失败1例,麻醉阻滞平面不到位1例,病人意识消失时间在88.21±20.68分钟,手术期间没有产生知晓以及体动,手术之后产生恶心呕吐病人1例,不同时间段病人的MVP水平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开展诱导之前病人的HR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开始、手术开始之后30分钟、手术结束,诱导之前病人的HRVI水平明显高于麻醉阻滞完成之后3分钟、手术开始、手术开始之后30分钟以及手术结束,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临床中在胸腰椎手术期间开展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安全可靠,病人的生命体征从手术开始到手术完成相对比较平稳,但是穿刺和苏醒之后会具有小幅度波动,临床中需要提高对于穿刺的管理工作。

  • 标签: 胸腰椎手术 硬膜外阻滞麻醉 小剂量咪达唑仑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必净联合哌拉西林/他巴坦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交替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血必净联合哌拉西林/他巴坦治疗方案,对照组使用哌拉西林/他巴坦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呼吸与脉搏频次、氧合指数,分析两组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频率、脉搏频次、氧合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BC、IL-6、IL-10炎症因子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血必净与哌拉西林/他巴坦联合措施产生的效果明显,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呼吸频率、脉搏频次与氧合指数,并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对预防感染症状产生深远影响。

  • 标签: 血必净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重症肺炎 治疗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