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7年收治的2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250例患儿中除20例因家属要求签字出院外,其余230例经过专业的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或好转出院,无1例并发胆红素脑病;无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医护积极协作,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能明显提升治愈率,保障患儿生活质量。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1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的病因,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本研究通过统计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的病因发现,主要的病因包括几大类,分别为溶血因素、感染因素、其他因素等。其中溶血因素包括ABO溶血、Rh溶血、G-6-PD缺陷等,以ABO溶血最为常见,Rh溶血和G-6-PD缺陷发生率较低;感染因素包括败血、肺炎、尿路感染、新生儿破伤风、先天性梅毒等,其中以败血、肺炎最为常见;其他因素包括出血性疾病、红细胞增多、母乳喂养因素、早产,其中以早产最为常见。(2)经过对症处理后,痊愈112例,好转8例,目前均已出院。结论明确新生儿高胆红素的病因有助于更好的做好疾病的预防和诊疗工作,因此临床上应注重加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的病因筛查。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预后 新生儿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沙坦和缬沙坦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患者中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氯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并对比血尿酸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比较差异不大,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血尿酸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和缬沙坦均能控制高血压合并高尿酸患者的血压水平,但是只有前者才能较好的降低血尿酸水平。

  • 标签: 高血压 氯沙坦 缬沙坦 高尿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毛细血管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情况。方法90例体检人群分别采集其空腹静脉血液、空腹毛细血管血液行血常规检验,记录不同血样来源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等血常规项目检验结果。结果90例体检人群静脉血样Hb、PLT、RBC均显著高于毛细血管血样,而其WBC则显著低于毛细血管血样,P均<0.05。结论利用静脉行血常规检验结果更为准确,有利于提高疾病诊治效果及预后,对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血常规 静脉 毛细血管 检验结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凉熄风汤、中药熏洗联合治疗寻常热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寻常热型银屑病患者11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采用凉熄风汤治疗,观察组采用凉熄风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SI各项评分、银屑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寻常热型银屑病患者临床中采用凉熄风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复发率得到有效控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凉血熄风汤 中药熏洗 寻常血热型银屑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舒宁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的60.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ESS和ADL评分比较无明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ESS和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M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舒宁注射液治疗,对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舒血宁注射液 疗效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基层医院降低透导管比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有在我院透中心行常规血液透析病人,计算运用PDCA前后长期导管例数及比率,观察PDCA管理模式在降低透患者长期导管例数及比率中的作用。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前长期透导管比率为22.4%(56/250),运用PDCA管理模式后长期导管比率逐年下降,2018年1月长期导管比率降至11.2%(34/302)。结论PDCA方法在持续降低透导管比率中切实有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法 基层医院 血透导管比率
  • 简介:摘要焦虑是一种变化的情绪体验,主要是由轻度紧张和不适感到内心恐惧的一种内心变化。而焦虑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当患者患上焦虑后,就会出现焦虑的心情,外部的身体变化诸如头晕、胸闷、盗汗、尿频以及口干等。本文将针对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护理特点。

  • 标签: 焦虑症 患者 护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孕产妇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拟于我院第二次分娩的孕产妇300例,按其意愿分为对照组(n=100)与观察组(n=200),对照组孕产妇予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各5ml的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治疗,观察组予2mg罗哌卡因+10μg芬太尼的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治疗,观察两组孕产妇分娩阵痛前后生命体征变化、疼痛程度、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用药情况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用药后两组MAP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HR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两组VAS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镇痛后10、20、30min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两组Cor、ACTH、CRP水平均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分娩后2h、分娩次日Cor、ACTH、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比较,观察组自控镇痛次数、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用量少于观察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各5ml的硬膜外阻滞,对第二次分娩孕产妇应用0.1%罗哌卡因复合10μg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安全性好。

  • 标签: 芬太尼 罗哌卡因 分娩镇痛 COR ACTH CRP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用于预防慢性脑供不足继续进展的临床疗效,为慢性脑供不足寻求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的治疗药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60例慢性脑供不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及营养神经药物,并针对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用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治疗。观察两组血脂、血液流速等指标,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横向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防止慢性脑供不足的继续进展,各项治疗指标疗效优于常规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慢性脑供血不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胸痹心痛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胸部闷痛,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症状。祖国医学认为胸痹心痛疾病的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是以心气亏虚为本,瘀血痹阻心脉为标。在各种型的胸痹中,以气虚瘀型为多见。曹宝国主任医师治疗气虚瘀型胸痹心痛主要以补养心气,鼓动心脉、活血化瘀为原则。

  • 标签: 胸痹心痛 气虚血瘀 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β-内啡肽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肛周脓肿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β-内啡肽浓度水平。结果术后3d,两组的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实验组的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升高β-内啡肽的浓度。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肛周脓肿 &beta -内啡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从不同病期比较抑郁患者的症状归因方式。方法采用已经确诊抑郁患者不同病期、不同症状、不同区间群体进行问询方式的不同归因方式评定轻度与重度级别抑郁患者中100例抑郁患者的症状归因,并考察重度与轻度之间的差异。应用统计软件SAS6.12对调查表选择的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分组患者的症状归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可控-不可控、暂时-持久等维度有显著变化。结论重度抑郁患者对自己的行为企图存在不可控性,对外界抗拒及疑虑明显,完全在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与周围环境完全脱离,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社会、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控性较差。

  • 标签: 抑郁症 归因方式问询
  • 简介:摘要抑郁是我多年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在临床上深有感悟和体会。现将我的经验总结如下,请供参考。抑郁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为主,与处景不相称,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易出现幻觉、听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焦虑情感型精神障碍,其特征为悲伤、自尊心地下、注意力不集中和其他相关症状1。抑郁可分为几大类2-3反应型精神病具有各种精神刺激挫折打击所导致的抑郁,在生活中突遇天灾人祸、失恋、婚变、重病逝世、挫折等。心里承受查的人容易患反复型抑郁病症,有的表现各种躯体不适。如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出汗销售失眠等。思维迟缓、学习困难、产后、药物导致继发性抑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治疗的130例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患者列入对照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方案;将同期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治疗的另外130例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患者列入研究组,采取围术期优质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的围术期护理中,优质护理方法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归补髓生汤联合化疗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取4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3)与观察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IDA联合Ara-C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左归补髓生汤,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整体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73.9%)(P<0.05),观察组并发发生率(8.7%)显著低于对照组(30.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化疗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左归补髓生汤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更好改善白细胞计数,提高治疗有效性与降低并发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儿急性白血病 左归补髓生血汤 化疗治疗
  • 简介:摘要综述了住院抑郁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问题,介绍了其中的安全问题,包括自伤自杀(自缢、服药中毒、撞墙、割脉、咬舌)、外走(跳楼、撞车、溺水)、跌倒及防范对策。通过加强病房管理、加强护士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安全护理技术水平及制定、落实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病人的安全。

  • 标签: 抑郁症 护理安全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患者记忆力改变的状况。方法对60例抑郁患者治疗前后记忆力变化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抑郁患者记忆力与乙酰胆碱的变化直接相关。结论抑郁患者经积极治疗其记忆力可有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抑郁症患者 记忆力 下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64例脑梗塞后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以及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疼痛指数。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疼痛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疼痛指数明显更低(P<0.05)。结论中医疗法(口服中药以及针灸治疗)可以减轻脑梗塞后遗基本功能缺损程度和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中医疗法 脑梗塞后遗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的临床检验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10月期间收治的33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并发进行分组,其中168例出现并发者为研究组,另外168例未出现并发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血脂、血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LDL-C、TG、TC均低于对照组,其HDL-C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FBG、HbAlc、D-Dime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usulin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和血脂代谢存在密切关系,检测血脂、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并发具有监测作用,并可为临床判断治疗效果和评估预后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临床检验 糖尿病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