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柳碱注治疗对缺血性视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眼病患者38例临床治疗前后视力比较眼光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治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47%。治疗过程中无复方柳碱所产后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柳碱(CA)在治疗缺血性眼病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的物效药物。

  • 标签: 复方樟柳碱 缺血性眼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氢溴酸柳碱辅助治疗脑出血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68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辅助氢溴酸柳碱,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FMA评分以及各指标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3.75%、FMA评分(85.24±16.31)分高于对照组78.14%、(73.48±16.08)分,并且治疗组肌力恢复2级以上时间(11.3±3.1)d、语言功能恢复时间(6.1±1.9)d、下地行走时间(12.6±4.1)d均短于对照组(19.3±4.3)d、(114±2.2)d、(23.7±6.5)d,且P<0.05。结论运用氢溴酸辅助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具有一定临床疗效,能够促进患者肌力和语言功能恢复,因此在药物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脑出血 恢复期 氢溴酸樟柳碱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视神经萎缩疾病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前40例为对照组,后4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的有效率,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满意率为92.5%,高于对照组患者75.0%的满意率(P<0.05)。结论在视神经萎缩的治疗中采用复方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与治疗满意度。

  • 标签: 视神经萎缩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复方柳碱注射液治疗沧州地区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后视网膜OCT变化。方法治疗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柳碱注射液注射14d,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羟本磺酸钙治疗14d,分别行眼底OCT检查,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柳碱注射前后行眼底OCT检查结果有变化(P<0.05)。结论用复方柳碱注射液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CT结果改善明显。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复方樟柳碱 O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卧位、饮食、药物、运动、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我院32例患者中疗效显著(完全缓解)的26例,症状明显好转的6例,无1例死亡。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但能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所短患者的病程及住院治疗时间。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患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成文教授针灸治疗小儿脑瘫重在扶正,治以头针为宜,因人制宜,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脑瘫 贾成文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2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103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将患者划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分析并比较两组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更好的确定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诊断的符合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基层医院中传统肛肠手术方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因患有肛肠疾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250例。对照组使用新型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传统肛肠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250例患者的疗效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二次手术治愈率均达到100%,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诊治及治疗时长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传统肛肠手术方式与新型治疗方式疗效相似,但是使用传统肛肠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所需费用显著减少,治疗时间短,效率高,患者更满意,建议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传统肛肠手术方式 基层医院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特征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选取7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将其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均分成两组,就传统开放手术(对照组,n=37)与腹腔镜手术(观察组,n=37)的临床特点展开探讨。结果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在并发症及复发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为(5.41%,2.70%)对照组分别为(16.21%,10.8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应用效果较好,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普外科 手术治疗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87例呼吸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4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予以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7%,对照组患者则相应为15.9%、84.1%。两组数据对比均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呼吸内科 临床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入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00例,观察患者的不安全行为,分析精神科护理管理制度、护理人员个人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护理方法;结果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68例,其中由于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产生不安全事件23例,发生率为23%;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导致不安全事件20例,发生率为20%;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的不安全事故25例,发生率为25%。结论重视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提高护理效率,减少护理安全事件,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不安全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根据抛硬币单复数的方式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6min步行距离实验,均治疗后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慢性心力衰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BNP水平检测在慢性心衰的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监测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肾功能等指标,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结果随着慢性心衰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也呈逐渐增加趋势,二者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随着血浆BNP水平升高,患者的LVEF减少,二者呈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随着血浆BNP水平升高,患者的LVEDD升高,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两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低水平BNP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均好于高水平BNP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能反应患者的心室功能,可作为慢性心衰的诊断与预后评估指标。

  • 标签: 脑钠肽(BNP) 慢性心力衰竭 诊断 病情评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方法收取我院11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1月21日直至2017年1月30日,并将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56例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结果观察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家属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具有较强的疏导作用,能使患者安宁走过最后的人生旅程。

  • 标签: 临终关怀护理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家属 心理疏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