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气分析的质量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血气分析在临床应用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血气分析与酸碱测定产生误差的原因来自仪器、质控参照物、血标本及操作等。质量应包括从采集标本到发出报告的全过程。结论血气分析主要应用于临床危重病人抢救时的判断,结果出现偏差或错误,可能对临床诊断。开展血气分析的质量,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越来越引起重视。

  • 标签: 血气分析 应用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从PDCA循环基本概述对病案质量流程入手,对传统病案控制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PDCA在病案质量中的应用策略展开了探讨。利用PDCA循环理论优化病案质量的流程,从而有效的提高病案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更好的满足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 标签: PDCA循环理论 病案质量控制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质量理论及方法对血液净化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度至2018年度6月底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共84例,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另外一组作为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参考质量方法制定优化式质量持续改进控制措施并实施。观察两组质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其中,试验组经质量措施优化后,其在质量评分、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有突破(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应用优化质量办法,能够有效提升血液净化质量,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

  • 标签: 质量控制 血液净化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化检验标本进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站检验科进行生化检验不合格的生化标本180例,对以上标本的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标本进行复测或者重新采取标本检验,对存在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标本溶血、采血前患者的准备不当、药物的影响、血清样本在样本杯中凝集、生化检验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等均是造成生化检验质量的标本误差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比21.7%、27.8%、20.6%、14.4%以及15.6%。结论影响生化标本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必须要提高生化检验标本的质量水平,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和科学。

  • 标签: 生化检验标本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临床生化质量重点环节和质量管理的对策。方法对目前临床生化控制的要点展开进一步分析、探索,提出相应的方法和意见。结果临床生化质量的要点有人为因素、室内室间的控制和对仪器的管理。在管理对策落实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相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职业水平的提升,坚持对室内室间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提升质量意识,对仪器进行必要的保养、维护和管理等。结论强化每个质量环节,在质量要点的帮助下,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策略,从而建立起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案是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进行提升的重要帮助和必然条件。

  • 标签: 临床 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SO15189标准在输血科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输血科的质量管理改进活动为基础资料;成立了专门进行输血科质量管理的委员会,由院长以及输血科主任领导实施,并以ISO15189标准为基础,对照实施了PDCA循环,以不断改进输血科质量管理能力,从而使其达到ISO15189标准的要求。结果我院输血科室建立了基于ISO15189标准的输血管理制度,从而强化了对输血科的质量管理控制能力;经过实施PDCA循环后,对原有的科室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逐步的改善,并在ISO15189的初审中获得优异的成绩。结论ISO15189标准可以帮助输血科室逐步形成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提升临床输血质量的安全性。

  • 标签: ISO15189标准 输血科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及其质量。方法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K-B法)是最常用的药敏试验。影响试验结果因素较多,综合监测的方法是按照K-B法推荐的标准菌株,采用同样方法对抑菌环变动范围进行监测。结果依据抗菌药物药敏纸片判断标准和解释,实验中注意操作标准,确保药敏试验结果的准确无误码,给临床用药提供依据。结论药物敏感试验应严格按NCCLS规定的培养基、操作方法、药敏纸片和判定标准进行。为了监控试验过程的质量,必须做好药敏质控。

  • 标签: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纸片扩散法 其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复方三七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对复方三七胶囊中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进行含量测定,同时进行复方三七胶囊的崩解时限、装量差异及水分检查。结果HPLC含量测定中,三七皂苷R1在10μg·mL-1~100μg·mL-1,人参皂苷Rg1在40μg·mL-1~400μg·mL-1,人参皂苷Rb1在40μg·mL-1~400μg·mL-1范围内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5,0.9993,0.9992。崩解时限,装量差异和水分检查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要求。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好,可用于复方三七胶囊的质量

  • 标签: 复方三七胶囊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HPLC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质量是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的核心,为保证食品理化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现就食品理化检验质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实验分析前、实验分析中、实验操作流程、实验分析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质量。结果实验分析前,对实验环境、仪器设备、实验用具、实验用水及试剂纯度等按要求进行控制;在实验分析环节对物品称量、标准溶液配置、试样测定等进行控制;实验流程上严格按照GB标准分析步骤进行操作;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误差检验等进行控制。结论将质量贯穿于食品理化检验分析操作的始终,从而保证食品理化检验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

  • 标签: 食品 理化检验 质量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黏度检测的质量分析。方法对血液黏度的仪器选择、试验前质量、试验中质量、试验后质量进行分析。结果温度对血液粘度测定影响较大,粘度仪的选择、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标本处理问题等均对血液粘度测定有影响。结论血液粘度的测定,必须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使检测结果可靠,给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可信的科学数据,测定方法和仪器的规范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液黏度检测 质量控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措施的实际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进行数量、性别以及年龄的统计,并归纳出960例患者进行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次数,以及发生检验失误的例数,并分析失误的原因和阶段分布的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的960例患者共进行临床检验1689次,其中共有398例患者出现了检验失误,占比23.56%。398例患者发生检验失误的阶段分别为检验准备阶段、样本采集阶段、样本处理阶段以及检验设备阶段,其中检验准备阶段中由于患者行为不当导致检验失误的例数为253例,占比63.56%,由于药物影响作用导致检验失误的例数为14例,占比3.51%。可见临床检验的质量与检验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结论影响我国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因素相对较多,以临床医学检验阶段为主要因素,因此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措施中,应加强对临床医学各检验阶段的控制,从而提高我院临床医学检验的总体水平。

  • 标签: 临床医学 检验质量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质量体系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方法抽取1800例病人给与探讨,平均分组,参考中选择一般护理管理,实验组选择护理质量,对比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明显,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病人开展护理质量管理,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

  • 标签: 护理质量 管理控制 医疗事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儿各20例,对照组不予以生物检验措施,直接依据患儿家属口述及临床经验进行给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生物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予以科学的治疗,并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泻患儿经给药后的总好转率为95.00%,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中予以微生物检验对于质量的结果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到我院就诊做血液细胞检验的患者100例,每例患者分别抽取静脉血和末梢血,分为静脉血组和末梢血组,每组100例,分析不同的采血方法及不同时间段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静脉血和末梢血血细胞检测的几项参数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放置时间愈长血液细胞数据参数准确性愈低。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及待检时间均会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应加强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管理力度,从而提升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水平。

  • 标签: 血液细胞检验 临床医学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CA对护理文书质量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01月—05月抽查终末护理病历100份作为常规组,分析总结其缺陷、问题,并进行RAC分析,实施针对性的优化和改进,并将优化和改进之后的2018年06月—12月100份终末护理病历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文书质量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病历缺陷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RCA控制护理文书质量,效果确切,患者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值得在临床中借鉴、普及。

  • 标签: RCA 护理文书 质量控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质量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4例输血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27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干预操作,127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输血质量体系进行干预,严格按输血信息系统流程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输血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标本采集规范率、申请单填写正确率、输血指证符合率、输血过程完整记录率等输血质量监控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输血用量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输血质量体系对临床输血过程进行控制可显著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 输血质量 输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患者按照质量路径进行护理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患者64例,按盲选原则均分成实验组32例,按照质量路径护理,对照组32例,按照常规方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暂无出血征象时间、抢救成功率、病情稳定转入病房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暂无血征象时间为(12.01±1.04)h,对照组为(31.67±1.78)h。在病情稳定转入病房时间上,观察组为(26.21±1.25)h,对照组为(40.11±1.56)h,比较可见两组时间指标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抢救成功率、病例书写合格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三项指标上,比较可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遵照质量路径对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保证抢救的成功率,有助于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

  • 标签: 质量控制路径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抢救护理
  • 简介:摘要医用直线加速器是临床医学中应用频率较高同时临床需求量较大的放射性设备,具备结构复杂、精密度要求较高、使用频率高等特点,做好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以及质量工作是保障放射治疗效果的关键。对此,为了有效提高医用直线加速器设备价值,本文围绕着医用直线加速器提出关于质量保证与控制的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帮助。

  • 标签: 医用直线加速器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