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心理状况,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开展相关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方法在2018年5月至8月期间,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在某社区门诊输液室,对281名输液患者,其中男性93人,女性188人,年龄69.99±12.17岁,随机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访谈调查281人次,当场收回281份问卷,回收率100%。在281例中,患心脑血管疾病165例,占58.7%;患呼吸系统疾病48例,占17.1%;患糖尿病稍微11例,占3.9%;患其他疾病的57例,占20.3%。病程1年之内的79例,占28.1%;1~3年的41例,占14.6%;3年以上的161例,占57.2%。HADS-A评分均值为19.18±1.95;HADS-D评分均值为16.86±1.80。结论社区门诊输液成员中,以中老年退休患者为主,女性比例偏高,患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占很大一部分,且病程都比较长,在这些患者中多数人心理存在焦虑和抑郁的倾向,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和转归,这些将有待于在今后的社区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来改善社区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社区门诊 静脉输液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病人的心理情况进行探究分析。方法研究资料为本院神经内科在2018年上半年收治的住院患者80例,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结果应用SCL-90对各项因子得分进行评估,都比中国常模要高,这一结果就表明患者的心理状况是不好的;比较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病症因子,其之间是有统计学差异的(P<0.05)。结论医护人员要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充分重视起来,要想方设法将患者的心理引向正确的方向。

  • 标签: 综合医院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心理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肿瘤科护理实习生焦虑状况,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肿瘤科学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对其焦虑状况情况调查并找出应对措施。结果肿瘤科护理实习生在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应依据产生焦虑的原因予以相应的应对措施。结论对于肿瘤科护理实习生焦虑情况选择有效应对措施可缓解其不良情绪。

  • 标签: 肿瘤科 护理实习生 焦虑状况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必须不断规范食品市场的运行模式,切实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就食品中亚硝酸盐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首先就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基本概念、具体危害、鉴别方法进行分析,然后从调查对象、分析方法、实验过程、结果分析等角度出发,调查当前食品市场亚硝酸盐的使用情况,最后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规范策略。

  • 标签: 食品安全 亚硝酸盐 使用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理健康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本次研究所针对目标为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661例,以心理困扰量表对其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统计,以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年龄、性别、职业、身体压力、精神压力、抗压能力、疲劳程度、压力指数对评分的影响。结果经调查结果显示,女性群体心理健康状态明显差于男性,且老年群体心理状态明显低于青少年及中年,从事公务员等高压职业人群心理状态差于从事文职工作或学生(P<0.05),另外,身体压力越高,心理健康越差,精神压力越大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高抗压能力人们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疲劳程度越低,心理健康状况越佳,压力指数越小,心理健康状况越好(P<0.05)。结论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理健康情况不仅受患者本身性别、年龄等基础信息影响,同时也与身体压力、精神压力、抗压能力、疲劳程度、压力指数等存在密切联系,因而应通过多项调节保障身心健康。

  • 标签: 医院 健康体检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状况并进一步探讨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本文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职医务人员561名,对其分别采用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工作倦怠问卷(CMBI)进行调查。结果561例医务人员中,具有工作倦怠现状的456例,检出率为81.28%,其中轻度工作懈怠率较高。医护人员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及总工作倦怠分别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密切。

  • 标签: 医务人员 工作倦怠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B病毒(EBV)感染儿童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EB病毒(EBV)感染儿童患儿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5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和流式细胞仪展开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3+/CD4+)。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中的IgM和IgG水平明显升高,P<0.05,Ig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及CD3+/CD4+水平明显降低,CD3+和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儿童EBV感染会直接损伤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且人体的免疫功能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且体液免疫细胞的降低程度可提示患儿的疾病预后。

  • 标签: EB病毒 感染 儿童 免疫功能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对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386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223名实习护生为干预组,根据对照组实习护生针刺伤及针刺伤后上报情况制定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措施,干预组实习护生实习过程中进行理论授课、技能训练、情景模拟及案例分析等一系列强化教育,分别在实习结束时采取相同的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及针刺伤后上报率。结果对照组针刺伤的发生率为71.16%,干预组发生率为17.53%;对照组上报率为35.18%,干预组上报率为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对实习护生针刺伤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可降低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提高上报率。

  • 标签: 实习护生 职业安全 针刺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口学特征调查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得出2013级、2015级、2016级、2017级I类研究生构成比为11.76%、13.02%、9.18%、9.51%,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5.280,P<0.01),四级研究生的II类、III类构成比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理科的I类研究生构成比较文科高,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090,P<0.05);不同人口学特征研究生的UPI总分在婚姻(t=-2.612,P<0.01)、生源地(t=-2.865,P<0.01)、独生子女(t=-2.016,P<0.05)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在性别(t=-0.755,P>0.05)、民族(t=0.528,P>0.05)、家庭经济状况(t=1.548,P>0.05)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近年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上升趋势,但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仍应引起重视,尤其是理科生,以及人口学特征为未婚,生源地为农村,非独生子女的研究生。

  • 标签: 研究生 大学生人格问卷 心理健康状况 人口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心理状况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于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7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排序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干预组(5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优质护理,入院当天(T0)、出院前一天(T1)通过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此外患者手术后通过自制问卷评估患者下肢活动依从性,以及出院90天后评估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与干预前组内比较,干预后两组HADS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HA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干预组下肢活动依从性及用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依从性。

  • 标签: 优质护理 良性前列腺增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精神状况及睡眠质量影响。方法取我院甲状腺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研究组(针对性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5例,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VAS)、精神状态(HAMA、HAMD)与睡眠质量(PSQI)。结果两组干预前VAS、HAMA、HAMD与PSQI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疼痛评分低,精神状态尚可,睡眠质量显著,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缓解其疼痛感,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精神状况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路径式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低血压发生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低血压的发生因素制定并实施路径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水平与自我效能感水平变化,观察两组住院期间低血压的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5.289,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路径式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低血压的发生次数,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低血压 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化疗依从性、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QLQ-30评分、SC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QLQ-30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SCL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依从率98.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3.3%(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化疗依从性,并可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恶性肿瘤 化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空心病是指一种由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它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近年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空心病作为一个新的病理概念,体现着当代青年的心理现状和表现形式。目前,对于空心病的差异化成因和针对性政策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旨在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了解大学生空心病在不同年级、性别、专业上罹患状况的差异程度,进行深入的心理学层面的探析并为大学生潜在性空心病、空心病以及趋向于发生“病变”的病症提供解决方法,进行针对性干预并引起社会重视。

  • 标签: 大学生 空心病 影响因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