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两种气管切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符合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穿刺牛角扩张组(A组)28例和开放性组(B组)2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等。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穿刺牛角扩张法是一种快速、创伤小、并发症少的微创气管切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经皮穿刺牛角扩张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是一种微创、快捷的急救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损伤小,并发症少。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我科对23例患者实施此手术,手术顺利,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比较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ICU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传统气管切开,观察组施行经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其切口长度、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ICU患者中,相比于传统气管切开,施行经气管切开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切口小优点,可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传统气管切开术 经皮气管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扩张气管切开在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ICU内实施气管切开的72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气管切开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气管切开,观察组应用扩张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前插管时间、ICU术后直流时间及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6±1.6)min、术前插管时间(6.2±2.1)min、术后ICU滞留时间(10.2±1.2)d、并发症发生率36.11%、28天死亡率25.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扩张气管切开在ICU患者治疗中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ICU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对症神经外科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经器官切开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比较观察组患者额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情况,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颅脑外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在基层医院l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我院112例lCU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气管切开的不同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气管切开,研究组患者行经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瘢痕大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气管切开具有创伤性小、操作快捷、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在lCU急救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基层医院 lCU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ICU的危重患者进行气管切开的配合及术后护理完成分析。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本院急诊ICU接收的50名危重病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结合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出手术配合和术后护理的体会和方法。结果50名危重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手术都顺利完成且较成功,没有任何的并发症出现。结论对急诊ICU的危重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减少之后并发症出现的情况,治愈率有所提高,在实践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以广泛使用。

  • 标签: 急诊ICU 危重患者 气管切开术 配合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护理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0例。给予参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结果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参照组且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中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气管切开术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患者施以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的2014年8月-2015年8月接受气管切开的42例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情况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气管切开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死亡(病情严重),3例带管出院,其他患者均成功拔管,患者或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2.9%。结论对接受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患者施以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病程,具有值得认可和推广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 患者 气管切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管切开在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治疗重症脑外伤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7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实施气管切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给予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治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降低死亡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重症脑外伤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ICU气管切开术 肺部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后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至今在我科进行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的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48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精心护理措施后,5例因严重颅脑损伤死亡,43例抢救成功,其中3例因颅脑损伤严重,积极治疗后呈植物生存状态;43例痊愈出院。生存的43例患者无导管堵塞、气道狭窄、脱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护理,不仅要求护士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必须具有认真负责、细致周到的工作作风,气管切开的患者,由于呼吸道失去了上呼吸道加温、湿化和屏障作用,易发生呼吸道感染,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观察和护理,早期发现感染征象,加强口腔护理,防止交叉感染,合理湿化气道,给予充分吸痰,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行气管切开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效果理想,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钢板接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微创钢板内固定组(MIPPO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ORIF组),每组24例,分别采用微创钢板接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MIPPO组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切口长度短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预后Johner-Wruhs分级优良率高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法能够保护骨折局部血运的功能,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对比
  • 简介:摘要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应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等术前护理活动,做好中护理活动,做好生活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术后护理活动,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期,使其顺利康复。为保证昏迷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呼吸畅通可行气管切开,此时应做好病情观察、环境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套管护理和吸痰护理等活动,避免或降低感染的发生机会,以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水平。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围术期护理 气管切开术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行气管切开后下呼吸道感染的成因,总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于本院行气管切开的112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归纳、总结患者感染成因。结果在112例行气管切开的ICU患者中,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51例,感染率达45.54%,其中32例感染患者年龄高于60岁,占比达62.75%;43例在术后第10d发生感染,37例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比为72.54%。结论ICU患者在行气管切开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比较高,此时必须要注意做好相关方面的护理管理,尽可能地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ICU患者 气管切开术 呼吸道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科气管切开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出血、脱管、感染、气道粘膜损伤、痰液阻塞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时间与切开置管时间,两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减少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神经外科气气管切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ICU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ICU2014年1月—2016年1月进行气管切开治疗患者216名,为本次研究对象。调取所有研究对象临床病历并整理、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白细胞计数、体温和呼吸频率均保持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且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患者治愈率为34.77%、并发症发生率12.31%,患者满意度98.15%。结论ICU行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ICU 患者 气管切开术 肺部感染 护理干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