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茵陈汤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对23例新生儿黄疸病例给予茵陈汤治疗。结果23例新生儿黄疸病例经过服用茵陈汤,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患儿黄疸逐渐消退,无死亡病例。结论茵陈汤来自《伤寒论》,处方由茵陈、栀子、大黄三味中医组成。主要功效为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茵陈汤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良好,能有效的化瘀消积,清热利湿退黄和温中化湿退黄。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茵陈蒿汤
  • 简介:摘要目的茵陈汤治疗药物性肝炎70例;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乏力、纳差、腹胀。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肝胆脾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8%,对照组治疗后72.7%,P<0.05;治疗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降低,P<0.05。结论茵陈汤治疗药物性肝炎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价格低廉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滨内酯(Soparone)治疗大鼠脊髓半切损伤,观察神经组织结构、神经细胞尼氏体含量及神经系统运动功能的变化。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损伤组和治疗组,手术后对治疗组给予滨内酯治疗,对损伤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用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组织结构变化及神经细胞活性,同时检测大鼠的BBB运动功能,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后在治疗组神经组织细胞尼氏体含量明显高于损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组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也明显高于损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滨内酯有利于神经细胞存活及突起重新建立,促进神经系统运动功能恢复。

  • 标签: 滨蒿内酯 脊髓损伤 尼氏体 BBB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复方一枝颗粒联合炎琥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80例手术口病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利巴韦林和复方一枝颗粒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手足口疱疹平均消退时间以及用药后平均退热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手足口病患儿时,应将复方一枝颗粒联合炎琥宁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复方一枝蒿颗粒 炎琥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施以茵陈汤加减治疗后,观察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6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本次研究收治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组;对照组(53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治疗期间应用西医疗法;观察组(53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治疗期间除采用西医疗法施治之外,配合对患者应用茵陈汤加减疗法;对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以及肝功能改善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98.11%)同对照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5.47%)比较,疗效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改善同对照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比较,改善程度明显(P<0.05)。结论对于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开展治疗工作期间,选择西医疗法加以施治基础上,应用茵陈汤加减疗法,对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功能改善疗效确切。

  • 标签: 茵陈蒿汤加减 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烯酸喷剂治疗花斑癣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6例采用每天一次外用烯酸喷剂,共4周;对照组48例采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外涂每天2次,共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7.44%,总显效率为89.53%,对照组痊愈率为25.00%,总显效率为54.71%。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总显效率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烯酸喷剂治疗花斑癣,疗效满意,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柳烯酸 花斑癣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樟碱注治疗对缺血性视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眼病患者38例临床治疗前后视力比较眼光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治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47%。治疗过程中无复方樟碱所产后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樟碱(CA)在治疗缺血性眼病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的物效药物。

  • 标签: 复方樟柳碱 缺血性眼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氮磺吡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氮磺吡啶灌肠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复发率,对照组复发率26.67%,观察组复发率10.0%,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氮磺吡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柳氮磺吡啶 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氢溴酸樟碱辅助治疗脑出血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68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辅助氢溴酸樟碱,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FMA评分以及各指标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3.75%、FMA评分(85.24±16.31)分高于对照组78.14%、(73.48±16.08)分,并且治疗组肌力恢复2级以上时间(11.3±3.1)d、语言功能恢复时间(6.1±1.9)d、下地行走时间(12.6±4.1)d均短于对照组(19.3±4.3)d、(114±2.2)d、(23.7±6.5)d,且P<0.05。结论运用氢溴酸辅助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具有一定临床疗效,能够促进患者肌力和语言功能恢复,因此在药物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脑出血 恢复期 氢溴酸樟柳碱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Vogt-小原田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以2013年9月—2017年8月本院接诊的Vogt-小原田综合征病患37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予以单用糖皮质激素亦或者是糖皮质激素与环孢素A联合治疗等。观察本组37例病患视力的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7例病患经系统性的治疗后病情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3例初发患者中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24例复发患者中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初发且病情较轻的Vogt-小原田综合征病患,予以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便可有效控制炎症;但对于复发以及初发且病情较重的Vogt-小原田综合征病患,则应予以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A以及环磷酰胺联合治疗,如此,方可有效提高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

  • 标签: 环孢素A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樟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视神经萎缩疾病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前40例为对照组,后4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的有效率,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满意率为92.5%,高于对照组患者75.0%的满意率(P<0.05)。结论在视神经萎缩的治疗中采用复方樟碱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与治疗满意度。

  • 标签: 视神经萎缩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次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4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行急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服务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持续用药实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持续用药实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指标均显著短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临床抢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相较应用急诊常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持续用药实时间,以及急救总时间等临床指标水平,提升患者抢救治疗过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优化患者的机体感受和预后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 标签: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 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复方樟碱注射液治疗沧州地区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后视网膜OCT变化。方法治疗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碱注射液注射14d,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羟本磺酸钙治疗14d,分别行眼底OCT检查,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碱注射前后行眼底OCT检查结果有变化(P<0.05)。结论用复方樟碱注射液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CT结果改善明显。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复方樟柳碱 OC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美沙拉嗪与氮磺吡啶比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之中18例患者,参照组采用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组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组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比氮磺吡啶优势明显,可作为临床理想治疗药物全面推广使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柳氮磺吡啶 美沙拉嗪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陕西省澄城县2009-2014艾滋病疫情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整理澄城县2009—2014逐年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监测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学分析。结果6年来共监测各类人群22131人次,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共计24例,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30-50岁16例,占66.67%。全为性接触传播。结论陕西省澄城县HIV/AIDS报告病例以农民工最多。扩大检测范围,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健康的性观念和安全套的普及、美沙酮维持治疗是主要干预手段。

  • 标签: 艾滋病 流行病学调查 疫情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使用甲强龙联合氮磺吡啶治疗中度溃疡性结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40例中度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甲强龙联合氮磺吡啶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氮磺吡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缓解率与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腹痛、腹泻、血便、粘膜溃疡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21.4%,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62.9%(P<0.05)。结论采用甲强龙联合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其缓解与有效率高,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甲强龙 柳氮磺吡啶 溃疡性结直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美沙拉嗪与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2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美沙拉嗪与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均具有较高临床效果,但美沙拉嗪治疗不良反应较少,更为安全可靠。

  • 标签: 美沙拉嗪 柳氮磺吡啶 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美沙拉嗪与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有效率。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美沙拉嗪组(观察组52例)和氮磺吡啶(对照组51例),对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使用氮磺吡啶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20例,有效2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39%;使用美沙拉嗪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32例,有效16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5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确切,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氮磺吡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美沙拉嗪 柳氮磺吡啶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有效率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实施于脑出血后颅内血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状况。方法对本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70例脑出血后颅内血肿患者实行项目研究,选择于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分组法是随机数字表法,试验组(n=35)实行内科保守治疗结合微创穿刺术,对照组(n=35)实行内科保守治疗,比对两组治疗有效统计率及并发症状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统计率较对照组有关数据提高,显示数值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肺部感染例数、消化道出血例数、尿道感染例数、脑疝形成例数比较对照组有关数据,未显示数值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电解质紊乱例数、肾衰竭例数、再出血例数较对照组有关数据减少,显示数值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后颅内血肿患者开展微创穿刺术治疗的效果较优,且并发症相对较少,呈现治疗安全性。

  • 标签: 微创穿刺术 脑出血 颅内血肿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