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前访视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本身的护理意愿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其提供常规护理和术前访视护理。观察手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度、焦虑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度、焦虑状况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访视护理用于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术前访视 手术病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ipad对术后入住ICU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9月择期手术预约术后需入ICU的成人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4例)由ICU护士给予术前常规口头术前宣教;观察组(85例)由经过培训的ICU专科护士携带ipad前往病房,利用统一制作的PPT加视频,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访视。结果观察组患者配合程度实验组达92.9%(79/85),高于对照组71.4%(60/84),两组比较P<0.05;满意度实验组95.3%,对照组77.3%。结论应用ipad进行术前访视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焦虑状态,降低ICU谵妄的发生,使患者在ICU能够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矛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CU ipad 术前访视 护理
  • 简介:摘要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切护理都是为患者服务的,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得到最舒适的体验,使患者的各种负面反应显著降低,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较好的疗效。优质护理模式近年来在手术室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手术前访视工作就是优质护理的重要体现,不管疾病严重与否,手术对于患者来说都是比较严重的刺激,患者在手术前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变化,通过手术前访视,可以让患者较详细的了解自己的病情与手术的相关情况,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术前访视 术前准备
  • 简介:摘要麻醉学不再指单纯临床手术的麻醉,而是相关整个围术期病人的安危与生活质量的麻醉。一名优秀的麻醉医生熟知病人整个围术期可能出现的病理生理变化,了解麻醉与手术对病人各系统、器官的影响,并熟知病人的病情和伴随疾病可能给麻醉与手术带来哪些风险,以及采取哪些手段和措施能降低或避免这种风险。麻醉医生通过术前访视,做出术前评估,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配合手术方法,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

  • 标签: 术前评估 术前访视 询问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术前访视、术后回访的效果及其重要性。方法择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94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24小时接受术前访视、术后回访,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且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术前访视、术后回访,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术前访视 术后回访 手术室护理 重要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实施手术治疗前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价值。方法研究资料是本院在2016年1月—12月择期手术的患者,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工作。结果通过术前访视的实施,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的不良心理显著得到了缓解。结论术前访视对将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的,能够使患者准备充分地接受手术。

  • 标签: 手术病人 术前访视 必要性
  • 简介:摘要探讨自制宣教图片在术前访视中的优点。将122例行Ⅲ级及以上手术级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访视时采用自制宣教图片宣教术前注意事项。自制宣教图片能更加清楚地交代患者术前注意事项,缓解病人恐惧心理,减轻访视护士的工作量,并且能更好地做好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自制宣教图片 术前访视
  • 简介:摘要对实施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前一天访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身心状况。告知患者术前准备,麻醉与术中的配合,使患者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在围术期护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术前访视 骨科 择期手术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术前访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椎管内麻醉中血压的影响。方法将行椎管内麻醉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术前1d麻醉常规访视,研究组在前者基础上于术前2d开始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前1d和入室后的SDS评分与SAS评分,以及术前1d、入室后、术中、术毕几个时点的血压。结果两组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入室后两组的SAS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1d,入室后,术中,术毕的血压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术前1d相比,研究组患者入室后,术中,术毕的血压则变化的幅度较小(P<0.05)。结论在术前麻醉访视中加强心理干预,有助于调节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椎管内麻醉中血压波动。

  • 标签: 术前访视 老年 高血压 椎管内麻醉 血压
  • 简介:(阜康市人民医院新疆阜康831500)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术前访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法及对策,提高访视质量。方法对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归纳,并采取对应的方法进行解决。结果通过总结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相应对策,使术前访视目的更明确,方法更得当,质量能保证,并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 标签: 手术室 术前访视 问题 对策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7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眼科第1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的基础上加上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后血压、心率、焦虑值及术后1周伤口感染、角膜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访视前血压、心率、焦虑值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经术前访视后血压、心率、焦虑值及术后伤口感染、角膜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针对性的术前访视,可有效缓解患者手术前的焦虑情绪,使患者手术前后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面对,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术前访视 择期手术 应激反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儿合作新模式围产医学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儿科合作的新旧模式对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及与围产有关疾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及与围产有关疾病发生率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率旧合作模式组是9.3‰新合作模式组是4.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新生儿窒息旧合作模式组是12.5%,新合作模式组是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E发生率旧合作模式组是1.1%,新合作模式组是0.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围产儿死亡率及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率下降,但无显著差异;结论产、儿科合作新模式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窒息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科 儿科 合作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心理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择期行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以方便取样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不干预,试验组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查阅病历、访视病人,记录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情况;在术前一日和手术当日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记录两组病人各量表的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情况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病人手术开始前SAS和SDS评分与和对照组相应量表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手术病人术前的焦虑、抑郁。

  • 标签: 术前访视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督导与家庭访视对结核病控制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5年8月结核病控制期间各医疗机构在我所中心登记的结核病统计资料,就实施督导与家庭访视状况予以分析比较。结果界于2013年,前期新登记可疑病例数为1073例,其中初治涂阳为210例,得以治愈为193例(91.90%);复治涂阳为64例,其中治愈为58例(90.63%)。后期新登记存有可疑为6954例,其中初治涂阳为694例,得以治愈患者为668例(96.25%);复治涂阳为98例,完成治愈87例(88.78%)。结论针对结核病患者,对其在督导及家庭访视力度及频率方面予以加大后,无论是新登记的存有可疑的肺结核患者,还是初治及复治涂阳患者相应登记率相比于开展前期,均明显高于后者,并对痰涂片为阳性的相应肺结核患者,对其落实全程督导管理工作,可实现治疗效果的提升,对传染源有效控制。

  • 标签: 督导 家庭探视 结核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四诊法于神经外科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术前访视,研究组在术前访视中应用中医四诊法。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血压与心率的增高率、术前存在问题发现率。结果研究组在血压心率增高率上低于对照组,在术前存在问题发现率上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四诊法能使医生更有效地发现术前存在问题,消除患者负性情绪,使患者在手术前晚有充足睡眠时间,预防患者在术中出现较大的血流动力学波动。

  • 标签: 望闻问切 中医四诊法 神经外科 术前访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形式健康教育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初产妇2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产检,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孕妇学校讲座、座谈、网上健康论坛、家访相结合的多种教育新模式进行干预措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产妇产后不良情绪进行评价,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发生抑郁的状态。结果产后1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形式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应用于初产妇可以明显地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形式教育 孕产妇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前往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产科护理新模式)各50例,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效果。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0%、剖宫产率20%,同期对照组自然分娩率64%、剖宫产率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可作为临床护理的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 标签: 产科护理新模式 自然分娩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肺结核在本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1。对肺结核病人进行规范的治疗与管理,工作量很大,特别是百万人口丘林农业大县,疾控机构技术人员又严重不足,对所辖各乡(镇)每1~2个月督导1次,每次要对目前有免费治疗患者的各村进行督导,对每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全程至少访视2次,其中强化期1次2,非常困难。2009年以来,我们在对病人访视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探索总结出“集中访视”工作模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集中访视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产后访视是社区护士为婴儿及产妇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的重要方式,使产妇及婴儿出院后能够得到延续性的全面护理服务。运用社区护理模式全面、整体的评估产妇、婴儿、照顾者及家庭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正确指导和处理,通过对家属的育婴指导改变家人的传统育婴方法,提高家庭对婴儿的照顾能力,增强产妇与家人、护士之间的沟通,减轻产妇产后的心理压力,使产妇及婴儿安全愉快的度过产褥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