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分析仪在急性白血病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45例(观察组)体检正常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液中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指标情况。观察组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对照组采用现在常规方法检测。结果观察组Hb为(33.74±5.61)g/L,对照组Hb为(122.71±18.52)g/L,观察组Hb低于对照组;观察组WBC为(89.14±25.10)×109/L高于对照组(5.87±1.35)×109/L,观察组PLT(35.77±8.14)×109/L低于对照组(145.26±20.98)×109/L,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数据与临床急性白血病指标较为一致。结论血液分析仪对急性白血病检测应用效果良好,诊断性较高,为白血病确诊过程中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血液分析仪 急性白血病 检测血液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能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提升医院急诊护理管理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急诊科60例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的有关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分析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评估研究对象对于急诊护理安全及其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综合提出应对急诊护理安全风险的防范对策。结果认为护理安全隐患高风险的环节中,以抢救室和治疗室最高,分别占到71.7%和61.7%。“查对不细致”、“工作紧张致身心疲劳”、“抢救仪器操作年龄差”、“护理操作不熟练”、“护理工作经验不足”是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认可的比例分别为76.7%、73.3%、73.3%、70.0%和63.3%。结论医院应从顶层设计角度对急诊护理现状加以优化调整,在总量控制范围内优化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抓好护理人员个体上的心理干预和职业培训,从软硬件和个体-整体层面提升急诊护理安全的防范水平。

  • 标签: 急诊护理 安全 影响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癫痫病作为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的疾病,现如今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6%左右,中国的人口总数约为13亿,其中儿童和青壮年患癫痫病居多,其中约20%~30%为难治性的癫痫病患者。本文针对癫痫病的护理措施做出详细分析

  • 标签: 癫痫病 护理分析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1月100例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处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处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常见安全隐患护理。比较两组的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2人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对照组有11人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2%,观察组的49人满意,满意度为98.%,对照组有41人满意,满意度为82%,对照组处理后平均住院时间(7.8±2.4)天,观察组处理后平均住院时间(4.1±1.5)天,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术后感染疼痛、感染、医疗器械的护理及抗菌药物以及人性化心理处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并发症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生育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妇产科 剖宫产 护理 常见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呼吸科患者进行痰涂片镜检测,探究痰涂片镜检对痰液细菌培养作用价值。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并进行痰涂片染色和细菌培养,对痰涂片标本培养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0份标本中,含有500份革兰氏染色涂片,占总标本的41.67%,其中,含有230份检出细菌,占500分革兰氏染色涂片的46%,白细胞内有60份标本检出细菌,占230分检出细菌标本的26.09%;在1200分标本中有420份抗酸染色涂片标本,占35%,其中有10份抗酸杆菌,占420份抗酸染色涂片的2.4%。结论痰标本涂片镜检验痰培养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值得推广使用的检验方法。

  • 标签: 涂片培养 痰标本 革兰染色 抗酸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其中30例为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30例为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参数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后TC、TG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满意,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中医 辨证治疗 高脂血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与血细胞形态观察联合应用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测的患者196例,患者分别采用血液分析仪与血细胞形态观察检测,分析二者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血液分析仪诊断的异常检出率高于血细胞形态观察诊断的异常检出率(P<0.05);血细胞形态观察对血小板疾病血样异常标本检出率高于血液分析仪诊断、对贫血血样异常标本检出率低于血液分析仪诊断(P<0.05)。结论血常规用血液分析仪检测虽然快速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也存在一定的诊断偏差,采用血细胞形态观察联合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疾病的临床确诊率。

  • 标签: 临床诊断 血液分析仪 血细胞形态观察
  • 简介:摘要环状RNA为由外显子或内含子反向剪接形式闭合环状非编码RNA。临床越多研究证实,环状RNA本身高度保守,普遍存在各种真种真核细胞基因组之中,并且稳定表达在细胞质内。环状RNA为微小RNA海绵吸附miRNA或者RNA相关蛋白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物,对基因转录进行调节。肿瘤组织环状RNA发现可有效的提示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侵袭方面发挥调控作用,则十分有希望成为肿瘤诊断、治疗潜在的靶标。本文主要对环状RNA种类、主要特点、在肿瘤中的生物学作用进行总结,望能够为临床环状RNA和肿瘤之间的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环状RNA 研究 肿瘤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围手术期医患沟通的技巧。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n=100)与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人文关怀的分阶段重点沟通模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舒适度得分明显上升且高于对照组的舒适度得分(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的分阶段重点沟通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就医舒适度与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外科 围手术期 医患沟通
  • 简介:摘要焦虑是一种变化的情绪体验,主要是由轻度紧张和不适感到内心恐惧的一种内心变化。而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当患者患上焦虑症后,就会出现焦虑的心情,外部的身体变化诸如头晕、胸闷、盗汗、尿频以及口干等。本文将针对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护理特点。

  • 标签: 焦虑症 患者 护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了解其原因并总结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5例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老年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发生因素,并总结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方法。结果本研究调查显示,抗菌类药和消化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明显多于其他药物类型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以皮肤附件和消化系统居多,与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系统的老年患者相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我们应注重老年患者用药合理性。结论在临床对老年患者合理用药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合理用药才能够减少因药物而引发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老年人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患者失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2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选取64例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助眠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将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探究影响老年失眠的原因,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分析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患者失眠的影响。结果经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存在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并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患者失眠的影响发现,影响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十分复杂,药物干扰、心理状态波动、疾病、饮食和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失眠,而利用助眠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患者进行护理,则能够有效的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老年 失眠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评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患者情绪障碍出现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脑卒中后出现情绪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78例脑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脑卒中后焦虑障碍(PSAD)、脑卒中后抑郁障碍(PSDD)的发生率与脑梗死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左侧大脑半球卒中患者的PSAD、PSDD发生率显著高于右侧患者(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度的PSAD、PSDD发生率明显低于中度及重度患者(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障碍与患者自身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病灶部位有着一定的关系。

  • 标签: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脑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腺瘤患者30例,均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胸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采用肿瘤完整切除26例,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早期均恢复顺利。随访2年,复发1例,3.33%。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胸腺癌最佳治疗手段。手术的范围和切除彻底程度是胸腺癌的预后最重要的因素。

  • 标签: 胸腺瘤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5—2017年甲状腺癌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初次行甲状腺手术,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512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临床上多无症状,无症状者占95.3%,有症状者占4.7%;男性患者发病年龄为40.15±11.95岁,女性患者发病年龄41.31±12.68岁,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7);512例甲状腺癌患者中乳头状癌495例(96.7%),滤泡状癌7例(1.4%),髓样9例(1.7%),未分化癌1例(0.2%);确诊甲状腺乳头状癌495例中,颈部淋巴结状态与性别、肿瘤直径及肿瘤病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BRAFV600E基因检测的32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突变状态与患者年龄、肿瘤分期及颈部淋巴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高于男性,男女发病年龄高峰均为30~59岁,临床上多无症状;颈部淋巴结状态与性别、肿瘤直径、肿瘤病灶存在相关性;BRAFV600E突变状态与年龄、肿瘤分期及淋巴结状态存在相关性。

  • 标签: 甲状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淋巴结转移 BRAF V600E突变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作为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极大地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或增加死亡风险,应当引起临床医生及社会的高度重视,该病与脑卒中伴发,作为脑卒中的病理产物,与脑卒中本病关系密切,本文就其与脑卒中相关的因素做简要分析,以期更有效地预防PSD或者早期实现抗抑郁治疗,使脑卒中患者身心得到全面康复,更好地重新融入社会。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PSD 影响因素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分析了本院进行教职工晋升病案复核时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分析了2014年至2018年间本院主治医师晋升申请者所保存的医疗档案的相关资料。评分由信息与统计部的一名内部评审员和来自其他医疗中心的两名外部评审员获得,常规评分在申请前一年由医疗记录委员会获得。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其相关性和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晋升申请者190人(教授(n=33,13%)、副教授(n=63,24%)、主治医师(n=73,28%)。外部评审员1和2的评分分别与常规评分(r=0.187,P=0.002;r=0.198,P=0.001;n=190)相关,然而,内部评审员得分与常规评分没有相关性(r=0.073,P=0.241,n=190)。结论外部病历审计系统促进主治医师晋升是可行和平衡的。

  • 标签: 晋升病案 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行角膜屈光手术近视人群的情况。方法对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528例病历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结果528例中男性(369例)比女性(159例)多,年龄20岁以下最多,占41.86%;职业以学生最多,占54.92%;手术目的以体检(49.65%)及升学(31.25%)为主,手术方式以全飞秒激光(占71.59%)为主流术式。结论影响我院近视人群选择角膜屈光手术的重要社会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职业与手术目的,术式选择则倾向于最新术式。

  • 标签: 角膜屈光手术 近视人群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从不同病期比较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归因方式。方法采用已经确诊抑郁症患者不同病期、不同症状、不同区间群体进行问询方式的不同归因方式评定轻度与重度级别抑郁症患者中100例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归因,并考察重度与轻度之间的差异。应用统计软件SAS6.12对调查表选择的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分组患者的症状归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可控-不可控、暂时-持久等维度有显著变化。结论重度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行为企图存在不可控性,对外界抗拒及疑虑明显,完全在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与周围环境完全脱离,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社会、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控性较差。

  • 标签: 抑郁症 归因方式问询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提升医院整体护理服务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院240名护士的药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护士的药学知识总得分为58.91±15.18分。药品名称项目得分最高,为7.59±1.64分,药理作用项目得分最低,为3.12±1.84分;护士药学知识问卷得分与学历和职称成正相关,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多数护士对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增加药学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 标签: 护士 掌握 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