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透明压膜保持和Hawley保持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上下颌固定正畸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透明压膜保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Hawley保持。观察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保持期12个月中,观察组保持成功率为95.0%(38/40),与对照组77.5(31/4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戴用保持后,其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覆盖、覆合、上、下前牙不齐指数等,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明压膜保持和Hawley保持的联合应用与前者单独使用的保持效果相比较高,但在上下颌牙模型测量指标上大致相同,因而在不同情况下,需根据患者的不同合理选择保持

  • 标签: 透明压膜保持器 Hawley保持器 联合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疱疹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生殖疱疹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生殖疱疹患者经临床治疗,痊愈12例,显效13例,进步2例,复发3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阿昔洛韦是抗病毒药物,在治疗生殖疱疹的临床疗效方面显著好。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临床治疗 阿昔洛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治疗痔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痔疮患者19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8例均实施外剥内扎术,观察组98例采用吻合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治疗痔疮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痔疮 PPH术 外剥内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宫内节育放置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门诊行宫内节育放置手术的207例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内节育放置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引起宫内节育放置后副反应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放置时间、节育类型、子宫位置、放置次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放置时间、节育类型、子宫位置是引起宫内节育放置后副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宫内节育放置效果与年龄、放置时间、节育类型、子宫位置有关。行宫内节育放置术时,应综合患者自身状况选取合适类型的节育环、合适的放置时间及位置。

  • 标签: 不同孕周 非治疗性早产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疾病患者采用数字放射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过去一段时间内我院收治的在治疗后证实为单纯胸部创伤疾病患者8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在治疗前采用常规模拟放射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在治疗前采用数字放射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诊断检查操作时间、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诊断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5.1%,高于对照组的61.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部创伤疾病患者采用数字放射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在减少误诊和漏诊事件的同时缩短检查所需时间。

  • 标签: 胸部创伤 数字放射技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取出难易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常规取手术的90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取手术难易程度,将其分为A组(68例,取顺利)、B组(22例,取困难);对比两组妇女的手术年龄及置环时间。结果A组妇女的手术年龄平均为(48.6±2.7)岁,明显短于B组(52.1±3.5)岁(P<0.05)。A组妇女置环时间平均为(16.4±3.1)年,明显短于B组(18.5±3.8)年(P<0.05)。手术时,A组绝经后期患者比率为57.3%,明显低于B组86.4%(P<0.05)。结论对于留置宫内节育避孕的妇女而言,在围绝经期早期进行取手术可降低取难度、减少痛苦。

  • 标签: 围绝经期妇女 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 影响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高通量透析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7月98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全面护理组。所有患者应用高通量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全面护理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高通量透析作用原理认知、遵医水平、满意度;透析并发症出现率。结果全面护理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全面护理组高通量透析作用原理认知、遵医水平、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全面护理组透析并发症如低血压、反超、内瘘等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高通量透析采取综合临床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治疗原理认知和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出现,改善预后,提升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高通量透析器 临床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置吉妮功能性宫内节育的价值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妇科门诊自愿放置节育的已婚育龄妇女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妇女的选择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4月-2017年4月,已婚育龄妇女总计200例。在分组研究中,利用随机数表法完成,将200例已婚育龄妇女,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妇女应用TCu220C节育进行干预,观察组妇女应用吉妮功能性宫内节育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妇女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妇女应用吉妮功能性宫内节育后,24个月连续使用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脱落率、带妊娠率、因症取出率方面,观察组妇女均低于对照组妇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已婚育龄妇女应用吉妮功能性宫内节育,在节育效果方面更加突出,对妇女的身体损伤较小,能够达到持续性节育效果,出现脱落现象的概率低,因症取出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置入 宫内节育器 吉妮 功能性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内节育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为育龄妇女知情选择宫内节育和优质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410例行宫内节育妇女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410例女性,其中28例(6.83%)带妊娠;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感染、白带异常、宫内节育下移及月经异常等。结论应根据个体化差异选择合适的节育,并定期监测以提高避孕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率。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避孕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igitalradiography,DR)不同于传统的X线影像,它是一种新型的X线成象技术,利用探测接收被检查者部位的信号,并上传到计算机,经图像处理系统和PACS系统分析,将图像显示、保存,以方便临床诊断1。临床上利用DR检查可辅助诊断诸多常见的疾病,以便于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准确的治疗,本文总结分析基层医院常见疾病(急性胸部创伤、肠梗阻、腹部空腔脏器穿孔、泌尿系结石等)的DR检查,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方式对于行宫内节育放置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我站妇产科2016年8月-2017年5月期间行宫内节育放置术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护理后焦虑情况较护理前有很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焦虑情况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措施,有助于宫内节育放置术的顺利完成,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影响
  • 简介:摘要湿化的作用是将呼吸机的气体加温后送给病人,避免因肺内干燥引起的一系列副作用。湿化正确、合理的使用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费雪派克湿化的使用、消毒及常见故障处理。

  • 标签: 湿化器 消毒 故障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螺旋CT肾动脉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方法从我院螺旋CT肾动脉成像资料中选择疑似肾性高血压且做过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螺旋CT肾动脉成像诊断结果0级18例,I级3例,II级2例,III级1例,IV级0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0级19例,I级2例,II级2例,III级1例,IV级0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肾动脉成像诊断结果灵敏度83.3,%,特异度95.0%,假阳性率4.2%。结论螺旋CT肾动脉成像在肾性高血压筛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螺旋CT肾动脉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数字化虚拟人体作为计算机技术现代化与医学相关学科融合的一种新型模式,在当今的医学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目前,数字化虚拟人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这种新技术在外科临床手术领域和医学课堂的教学方面进行推广,实现了科技结合医学的愿景,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接受能力,提升了教学过程的科技性,为学生探索人体解剖的实践道路做了很好的辅助。

  • 标签: 数字化虚拟人 解剖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培酮对于脑质性精神障碍患者BPR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质性精神障碍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利培酮对其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以上,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敌意猜疑、活动过多、思维障碍、迟滞、焦虑抑郁因子与BPRS评分总分均呈现显著下降的现象;主要的副作用类型为椎体外系反应。结论利培酮能够有效降低脑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BPRS评分,将其临床症状改善,副作用小,具有较高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利培酮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BPRS评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宫内节育女性生殖道感染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0例使用IUD的已婚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探讨IUD使用者患RT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有13例患有阴道炎,占总数的32.50%;有19例患有宫颈炎,占总数的47.50%;有8例患有盆腔炎,占总数的20.00%。孕次越多感染率越高、IUD使用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有尾丝节育的感染率较高、异常子宫出血的感染率较高、不含铜材质的IUD感染率较高。结论使用宫内节育会给女性带来较高的生殖道感染风险,且所造成的感染类型也较为多样;此外,孕次、IUD使用时间、有尾丝节育、异常子宫出血、IUD材质不含铜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生殖道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接受数字胃肠机联合多层螺旋CT机进行诊断的准确性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阶段内我院收治的6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为患者单独进行常规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记录诊断结果。之后再为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机进行诊断,联合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在此记录诊断结果。将两次诊断的准确性加以对比。结果使用常规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进行单独诊断的准确性为63.33%(38/60),联合数字胃肠机与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为95%(57/60),可见联合诊断效果明显好于单独进行数字胃肠机诊断,统计值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于胃底贲门癌患者采取数字胃肠机联合多层螺旋CT机进行诊断可显著提高其准确性,帮助患者尽早确诊并开展治疗,因而具备在临床中广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胃底贲门癌 数字胃肠机 多层螺旋CT机 联合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DDD起搏植入后不同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通道(MV1、MV3、MV5)监测180例患者,按照起搏治疗适应症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90例,均表现为传到阻滞;研究组90例,表现为窦房结功能异常;观察统计两组患者DDD起搏的DCG表现、工作模式、感知起搏功能障碍、与起搏相关的心律失常情况和自身心率失常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中起搏比例为60%或以上的发生率远远高于起搏比例在60%以下的发生率,组间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主要工作模式一次排列为VDD/VAT、DDI,研究组依次为DDI、AAI和VDD/VAT;其中对照组患者工作模式AAI和VDD/VAT的发生率与研究组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室安全起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起搏介导性心动过速(PMT)及感知房性心动过速(AT)触发快速心室起搏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频发房早和AT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DCG表现可判断不同患者DDD起搏植入后的工作模式,全方位掌握起搏的工作情况,为起搏的正确程控和治疗自身心律失常等环节做铺垫。

  • 标签: 起搏器 动态心电图 表现 工作模式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矫治治疗儿童下颌后缩伴OSAHS患者治疗前后下颌位置的变化。方法对32例儿童下颌后缩伴OSAHS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前和戴用后,进行多导睡眠仪监测、头颅侧位定位片X线头影测量检查。结果治疗前后PSG监测AHI、AI、最低SaO2均发生显著变化;X线头影测量值变化结果SNA角无明显改善,SNB角明显增大,LL-H线距明显减小;PNS-R、PNS-UPW无明显改善,余SPP-SPPW、U-MPW、TB-TPPW、V-LPW测量值均有增大。结论口腔矫治治疗儿童下颌后缩伴OSAHS患者,可刺激下颌骨的生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矫治器 OSAHS X线头影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