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15年,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立足于“强基础”、“调结构”、“树信心”进行制度建设、推进特色发展、培育医院文化,促使医院不断朝着“建设有专科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迈进。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综述涉及幽门螺杆菌脂多糖(LPS)结构和生物合成的现有知识和分歧。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定植于人类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管腔面。脂质A构成改变阻碍TLR4诱导以及幽门螺杆菌LPS通过以Lewis抗原修饰O抗原来模仿宿主,都促进了免疫逃逸和慢性炎症。至今,尚未获得幽门螺杆菌LPS的完整结构,目前推荐的模型为一种线性结构,其内核由被定义为多聚己糖(Kdo-LD-Hep-LD-Hep-DD-Hep-Gal-Glc)的物质构成的,外核由保守的三糖(-GlcNAc-Fuc-DD-Hep-)组成,连接到由Lewis抗原修饰的多聚LacNAc构成的内核、葡聚糖、庚烷和一个可变O抗原的第三个庚糖上。虽然负责幽门螺杆菌O抗原链合成的糖基转移酶已经被识别和描述,但是在有关核心LPS的合成方面仍存在许多分歧。这些局限性保证了对该胃内细菌会有的足够的诱变和结构方面研究,从而获得其完整LPS结构和相关生物合成路径。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脂多糖结构 生物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周边高回声结构性质,评价其在急性阑尾超声诊断中的价值意义。方法以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7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声像图资料,并将之同病理结果及手术情况予以对比分析,探讨阑尾高回声结构和阑尾炎病理及病变现象间的相关性。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7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高回声结构阳性33例,阴性45例。阳性患者中单纯性2例,化脓性18例,坏疽性13例,阳性率依次为12.5%、38.31%、86.67%,阑尾周边高回声结构同阑尾病理类型间为正相关关系(P<0.05)。同时阳性患者的组织粘连及穿孔率明显大于阴性患者,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周边高回声结构的出现是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阑尾周边出现高回声结构预示着组织粘连与阑尾穿孔的几率有可能增大。

  • 标签: 超声检查 阑尾炎 阑尾周边高回声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或不伴强迫症的双相障碍患者脑部磁共振成像所示形态学的状况。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使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中文简体版(M.I.N.I.)为研究工具;对研究对象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和记录;统计分析。结果共病强迫症与皮质型脑萎缩、混合型弥漫性脑萎缩及皮层下白质变性有关。经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双相障碍共病强迫症与皮层下白质变性关系明确。结论患者的脑结构异常与共病强迫症呈正相关,提示双相共病强迫症时可能两者的受损脑区存在交叉。

  • 标签: 双相障碍 共病 强迫症 脑部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献血点与流动献血车的全血采集人群结构,为招募及采集低危固定献血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2015年固定献血点与流动献血车献血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及献血量等。结果在我市无偿献血的人群中,流动献血车献血者以18~35岁人群为主,固定献血点捐献全血者以36~60岁人群为主;在两种献血点捐献全血者,男性多于女性;中小学历献血者多于中专以上学历者;流动献血车的复检淘汰率高于固定献血点。结论在我市血液采集中,以流动献血车采血为主,以18~35岁、男性及中小学学历者为无偿献血人群主体,应注重优化流动献血车的采血方式,以提高血液采集数量与质量。

  • 标签: 流动献血库 固定献血点 全血 人群结构
  • 简介: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学习和成长的双重压力,许多学生因此陷入心理危机,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所以重视对高中生心理危机预警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建立了有交互项的结构项模型,提出高中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找出心理危机与诱发因素之间的路径关系,分析因素间的交互效应,依此求得高中生心理健康总分。依据心理健康总分,可以对学生所处的危机状态程度进行快速预警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 标签: 结构方程模型 潜变量 心理危机 交互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结构功能及压力性尿失禁(PF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70例,根据分娩方式将所有产妇分为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各35例。对比两组盆底功能评分、肌力受损情况及PFD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肌力受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剖宫产组盆底功能评分在产后6周、12周时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显著(P<0.05),但24周时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组PFD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均可对产妇盆底结构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且阴道分娩发生PFD的风险更大,产后应尽早行盆底肌肉锻炼,恢复盆底功能。

  • 标签: 分娩方式 盆底结构功能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伴与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结构有无差异性。方法对33例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组(A组)与23例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组(B组)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并比较。结果在非快速动眼时相睡眠(NREM)、N2、N3、觉醒时间、觉醒次数、低通气指数上,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3与HAMD值成负相关,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REML)与HAMD值成正相关。结论A组与B组在睡眠结构上存在差异,呼吸暂停综合症更易发生在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中,且抑郁症状越严重,慢波睡眠越少,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REML)越长。

  • 标签: 抑郁症 焦虑 多导睡眠监测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解,更多的是在理论基础上结合实验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病案教学关键在于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要求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对病案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病案教学在临床疾病概要教学中的应用方式,然后对病案教学在临床疾病概要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提高临床疾病概要教学的质量。

  • 标签: 病案教学 临床疾病概要 应用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规范临床教学查房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入校的临床医学实习医师64名,在实习后,均进行规范临床教学指导,对其查房前的教学课程以及查房系统进行病例严格教学,完成教学课程后,对比2014年9月实习医师67名的课程教学结果,分析教学质量的提升情况。结果在临床教学中,应用规范临床教学可以极大的提升教学水平,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结果进行对比后,P<0.05,表明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临床教学中,规范临床教学的查房教学方式,并通过实践教学进行教学意识提升,能够极大的提升教学水平,并帮助学生巩固自身的知识体系,并完善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的个人能力提升,在临床教学中,可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规范 临床教学 查房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PBL教学模式在胸瘤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带教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胸瘤外科实习的护生12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观察组护生的教学采取PBL模式进行,对对照组护生的教学则采取常规教学模式,而后对这两组护生的实习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生护理教学查房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结束后考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在实习护生的教学中,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生整体素质,对护生临床工作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关注。

  • 标签: PBL教学模式 胸瘤外科 实习护生 临床带教 教学查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LBL教学方法在心电图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133名学生分作2个班分别实施PBL+CBL教学、LBL教学,比较2个班的理论成绩与心电图阅图报告成绩,以及PBL+CBL班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PBL+CBL班的心电图阅图报告成绩明显优于LBL班(P<0.05);PBL+CBL班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较高,尤其是对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掌握、锻炼实际应用能力、理论与临床联系、典型病例材料适用性及有工作场境真实感的功能得到认可。结论在心电图教学中应用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显著培养学生的心电图阅图报告能力。

  • 标签: PBL CBL LBL 心电图教学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已经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针对医学虚拟现实教学融入多元化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和思考,希望给予我国医学教学以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医学教育 多元化 教学设计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校2011级临床医学的120名大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其中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见习成绩、问卷调查以及课堂内容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85.5±5.7)分,对照组为(81.1±4.4)分,观察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见习成绩为(86.2±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4.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PBL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论在妇产科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方法效果良好,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扎实掌握临床知识的要点和难点。

  • 标签: 妇产科学 教学方法 PBL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血液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从2011级临床医学12个班中抽取2个班随机分成PBL组(53人)和非PBL组(50人)。PBL组在血液内科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而非PBL组采用常规教学法。4周后进行考核并调查满意度。结果教学查房4周后,两组考核成绩均有所提高,均较同组教学查房前的成绩具有显著性提高(P<0.05);PBL组的考核成绩提高更明显,较非PBL组的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5)。PBL组满意率为81.13%,非PBL组满意率为3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χ2=25.38,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可提高血液内科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PBL教学 血液内科 教学查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在重症血液净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3名重症医学科的医学生随机分为情景教学组(16人)和对照教学组(17人),并比较两组学习后的理论和技能成绩。结果两组的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情景教学组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教学组。结论情景教学法能够提高重症血液净化教学的临床技能能力,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情景教学法 血液净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验式教学在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学院2016届护理专业的学生16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按照其教学模式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学生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将其命名为对照组(n=80例)与研究组(n=80例),对照组的学生采取一般的方案进行教学,研究组则为学生提供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教学完成后,分析并比较两组学员的教学效果。结果教学完成后,研究组学生的满意程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得知,研究组学生在专业知识、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评分上与对照组学生进行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在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显著,可显著提高学生的满意以及教学效果,对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体验式教学 护理美学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PBL教学法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临床医学系大四学生120名,按教学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60名与B组60名。A组学生采用PBL教学法对其施教;B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法对其施教,将两组学生3个月后施教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学生基础理论成绩与临床实践成绩得分相比较两组学生基础理论成绩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A组学生实践成绩得分高于B组P<0.05。两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相比较A组高于B组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教学中,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临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真正做到了授之于渔,具有较高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PBL 教学法 常规教学法 外科教学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