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到有效的管理途径。方法以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护理工作,肝胆胰外科护理工作人员为研究资料,组织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风险因素和风险成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管理策略,观察实行效果。将新管理策略实行作为实验组,以往护理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管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准确定位肝胆胰外科护理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管理途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风险因素形成概率。

  • 标签: 肝胆胰外科 护理管理 风险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游戏为基本途径开展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语言训练的疗效。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60例,均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游戏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6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Q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DQ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游戏治疗方法 孤独症 谱系障碍 语言训练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血量监测对提升急性心力衰竭护理效果的干预作用。方法2017年1月—12月本院接诊且未应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法的急性心力衰竭病患47例为对照组,同时以2018年1月—6月本院接诊且应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法的急性心力衰竭病患45例为实验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比较胸腔内血容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56%,比对照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胸腔内血容量和心排血量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心力衰竭病患应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法,可显著提升其护理效果,改善胸腔内血容量等指标。

  • 标签: 护理效果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 有效率 急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升当班护士应急急救能力中的作用。方法确定QCC小组人员,通过QCC活动,找出护士应急急救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善对策并实施,并比较QCC活动前后当班护士应急急救能力。结果通过开展QCC活动,当班护士的应急急救能力合格率由72%上升至92.5%,同时圈员的协作配合能力、凝聚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及批判思维能力等无形成果也得到提升。结论运用QCC活动,对护士应急急救能力进行管理,不仅提高了护士应急急救能力,而且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应急急救能力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