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文件已成为时代主流,而研究电子文件的管理实现化问题就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总结电子文件兴起以来多年实践中经验,结合现阶段电子文件管理的实际情况,探讨进步推动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实行的措施。

  • 标签: 电子文件 文档管理 一体化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中应用医护化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4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医护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给以医护化护理模式,能够明显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缩短住院时间,明显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当中进行推广和实践。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消化内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医护化是种新型的医护工作模式,此模式强调医护双方共同合作,共同参与诊疗和护理工作。医护化应用于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和护理教育工作中,都取得了定效果。本研究对我院医护化工作模式开展进行分析,通过开展医护化在护理工作中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专科业务素质,利于更好地深入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医护合作 跨学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医院社区防治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5例,按照随机原则结合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及观察组(45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医院社区防治化护理管理模式,随访12个月,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脑卒中相关医学知识了解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Ba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利用医院社区防治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良好,值得进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医院社区防治一体化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家庭化防治护理对重性精神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重性精神病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医院家庭化防治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1%,显著高于对照组87.72%(P<0.05);相比较对照组患者,观察患者的肇事、家庭参与、服药依从情况明显较好(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实施医院家庭化防治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精神病症状。

  • 标签: 医院家庭一体化防治护理 重性精神病 症状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供应室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方法我院在2014年6月实行手术室-供应室化管理模式,对实施新模式前后的手术实施的接台时间,手术实施后的满意情况以及手术器械包的合格情况实行比较。结果实施手术室-供应室化管理模式后的手术器械包的合格率大于实施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手术实施的等待时间比实施前有所缩短,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实施后的满意程度比实施前有所提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手术室—供应室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供应室与手术室的运行过程中的配合度,可以有效减少手术的等待时间,提高在手术中使用的器械包的合格程度,从而提高手术后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供应室 一体化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本硕化是指将原来独立的本科生培养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按照个有机的整体进行设计和考虑,融合而成的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我校结合本校实际,转变教育理念,改革管理体制,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通过有针对性地优化设置相应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基地,探索实施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硕化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

  • 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本硕一体化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电导联超声机引导下行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对比心电导联机上体表心电图和腔内心电图的P波改变,确定PICC尖端最佳位置。结果在心电导联机引导下行PICC置管术,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结论实验组30名肿瘤患者,导管尖端到最佳位置的占置管人数的90%,比起常规方法,导管尖端到位率提高了30%。操作方法快捷简单,而且不增加患者的费用。通过对比心电导联机上体表电图和腔内心电图的P波变化,PICC导管尖端可达理想最佳位置,减少了尖端位置不佳导致的并发症,患者更安全,减少病人痛苦和损失,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电导联一体机 PICC置管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同属高等教育的两个不同层次,前者侧重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后者则侧重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培养,后者为依托,前者为升华。在医工结合模式下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是从整个高等教育大系统角度寻找提高医学技术与工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中的个关注点。本文基于我院实际情况下实际的教学管理情况,探讨了以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联合培养体系建设。

  • 标签: 医工结合 高等教育 互促 联合培养模式 体系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普外科医护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愈合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医护化管理模式,对照组常规伤口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的的满意度分别为96.67%、73.33%,住院时间分别为(10.64±1.84)天、(13.54±1.64)天,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59.31±1.64)天、(68.34±1.67)天,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医护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愈合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普外科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 慢性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阐述心胸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医护化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心胸外科收治病患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0)给予常规护理,应用组(n=30)常规护理+医护化模式,互比护理效果。结果(1)应用组SAS/SDS/VAS/PSQI评分数据均优于对照组;(2)I期愈合情况高于对照组;(3)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4)互比后(P<0.05)。结论医护化模式的应用,可以为心胸外科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高水平的治疗方案,对提升治疗疗效的意义重大,故值得提倡。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心胸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化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6例。研究组患者行医护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行医护化护理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 常规护理 食管癌 焦虑抑郁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化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糖变异的影响。方法选择实施医护化护理的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实施传统医护模式的41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3天平均血糖水平(MGL)、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2天SD、MAGE、CV、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SD、MAGE、CV、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化护理可以更好地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糖变异。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 颅脑损伤 血糖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护化模式在先心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分别选取2017年1月至6月来院接受先心手术治疗的84例患儿的为对照组,2017年7月至12月份我院开展医护化模式后,接受先心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患儿为观察组,比较医护化模式开展模式后(观察组)与开展前(对照组)各项手术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体外循环(CPB)时间、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转中尿量、自动复跳率、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80%,对照组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3.33%;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4.04%)高于对照组(82.14%),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护化模式在先心手术中起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帮助手术快速、安全完成,优化术后相关指标、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天数,提升手术医生和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模式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化护理在骨科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护理意义。方法选用2014年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治疗的68例骨科患者作为本文的调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抽取1~68位数字,抽取到奇数的患者分至A组,抽取到偶数的患者分至B组,即每组34例患者。A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进行医护化护理,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分别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效果。结果B组患者经医护化护理后,骨折部位活动功能恢复评分高于A组患者,水肿、疼痛、化脓等异常现象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患者,比较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化护理方法增强了骨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了骨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并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的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 标签: 骨科 术后康复 医护一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供应室化管理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5月我院268件手术器械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器械清洗管理,另选取2017年6-10月我院268件手术器械为研究组,实施手术室、供应室化管理,比较化管理实施前后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及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结果研究组手术器械清洗灭菌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工作人员工作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供应室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及工作效率,值得各医院进行学习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供应室 一体化管理 手术器械清洗质量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创伤骨科病区医护化微信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2017年6月采用传统医护分开交接班模式。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采用SBAR沟通模式,在病区创建微信交班群,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每日责任护士在床边交接班后在微信群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微信交班,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将实施前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自我评价、患者满意度以及平均交接班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经过调查结果显示,在病区医护化微信交接班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自我评价、患者满意度均得到了提高,平均交接班时间缩短至36±3.7分钟。结论在医护化微信交接班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能够提高医生与护士之间沟通的有效性、即时性,提高医生对护士满意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评判性思维以及沟通表达能力,患者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SBAR 医护一体 微信 交接班
  • 简介:摘要目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4+X”医护化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4+X”医护化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出院后生活质量、知识掌握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较短,生活质量、知识掌握水平和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4+X”医护化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升护理工作总体效果,降低住院时间,应予以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医护一体化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病区医护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合作模式对护士综合护理能力的促进。方法选取本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100例心境障碍科住院患者,采用医护化责任制整体合作模式,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100例心境障碍科住院患者,采用责任制小组工作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作为参照组。观察两组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情七知道、患者躯体检查、护士专业操作熟练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护士满意度与参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基础护理、精神科危重患者护理、健康教育知晓程度、医护操作配合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医护化责任制整体合作模式可促进护士积极观察患者的病情,提高医护之间的配合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责任制 整体合作 综合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探讨“医护药信息”化模式在提高住院患者口服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运用“医药护信息”化模式体系提高住院患者口服用药正确率。结果应用“医护药信息”化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口服药发放流程改进前后患者给药事件比较及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医药护信息”化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住院患者口服用药正确率。

  • 标签: &ldquo 医药护信息&rdquo 一体化 口服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