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微腺癌的病理形态学,为以后治疗该病提供科学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治的宫颈微腺癌36例病人,对病人所有的病理形态学等医学文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宫颈微腺癌的临床表现有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黏液样、宫颈肥大质硬及水样排液等症状。病理形态学特征有腺体浸润深部血管、神经组织及浸润宫颈深部肌层大量黏液腺体等。病理确认结果是15例确诊是宫颈微腺癌,13例疑是宫颈微腺癌,2例是宫颈腺增生,3例是宫颈上皮内瘤变,3例没有发生恶性病变。结论早期宫颈微腺癌没有明显的现象,如果发生阴道流水时,宫颈质地会变硬;若检查确认是宫颈微腺癌患者,应该立刻进行宫颈活检术,及时的诊断治疗,促进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宫颈微偏腺癌 病理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中隔曲患者精神心理特征展开初步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鼻中隔曲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为观察组,另取同时期声带息肉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展开90项症状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收集观察组患者鼻塞视觉模拟量表评分,鼻阻力值,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鼻中隔曲患者的精神心理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SCL-90总分为(131.2±43.5)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焦虑、抑郁项目因子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鼻中隔曲患者会出现轻度的心理健康损害,存在焦虑、抑郁障碍,在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精神心理特征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吸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出现吸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吸原因包括吞咽功能障碍、胃内容物反流、心理因素以及医疗知识欠缺等原因,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的显效率为42.50%,其总有效率为97.50%,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0%、77.50%(P<0.05)。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结论吞咽功能障碍、胃内容物反流、心理因素以及医疗知识欠缺等均是引发患者吸的原因,而针对性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安全性好,还可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误吸原因 护理对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西药房发药的原因并分析应对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西药房按处方调配时产生发的医药处方共计1688张。通过对发医药处方相关记载资料的采集与整合,分析造成西药房发药的原因,并对各因素对西药房发药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最终总结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引起我院西药房发药的原因可归类为西药房药师因素、患者自身取药因素、其他医务工作者因素及其他因素四个方面,各方面占比依次为60.63%、10.78%、19.56%、9.03%。结论西药房发药原因有很多,加强防范,优化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医院有关部门务必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西药房 误发药 原因分析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卒中患者吸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7例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7例实施综合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吸发生率与吞咽功能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吸发生率,缩短吞咽功能恢复时间。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卒中 误吸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伸展尺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并总结临床要点与经验。方法以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间收治的27例伸展尺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对其手术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结果27例患者手术后经1年以上随访,以JOA肘关节功能评定法评定,优良率达到92.59%,1例异位骨化、1例肘内翻。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闭合穿针法在治疗小儿伸展型肱骨上骨折方面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 伸展尺偏型 肱骨髁上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昏迷病人吸的原因及护理方案。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昏迷病人,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吸,分为研究组(发生吸)和对照组(未发生吸)。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生吸的因素及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生吸的因素(胃管置入位置过短、胃管直径过粗、鼻饲体位不当、镇静剂及肌松剂使用、胃潴留)、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有差异(P<0.05)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神经外科昏迷病人吸发生原因众多,吸发生后会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需要通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吸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 昏迷 误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脑血管病人吸的早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脑血管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呼吸病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方面的病症得到较好的改善,且改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血管病症患者吸实行早期护理,临床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老年脑血管 误吸 早期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68例脑出血发生吸致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发现早期加强各环节呼吸道的管理能有效控制感染的加重,对促进疾病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良好的预后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 标签: 脑出血 肺部感染 呼吸道 误吸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00例鼻中隔曲微创复位成形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探索并发症预防对策。方法对300例鼻中隔曲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曲微创复位成形手术,术前加强全面护理和充分准备工作,术中低温消融,严密止血,术后按时换药,冲洗、清理鼻腔。结果随访6个月~1年,术腔粘膜光滑,窦口引流通畅,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术后鼻塞改善,通气功能良好,均未见复发。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微创复位成形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曲矫正术鼻中隔缝合在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进行鼻中隔曲矫正术患者82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鼻中隔曲矫正术后进行鼻中隔缝合,鼻翼不做填塞处理,对照组则在鼻中隔曲矫正术后对双侧鼻腔进行填塞,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2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鼻中隔血肿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各项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出血量、鼻中隔血肿情况发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中隔缝合技术应用于鼻中隔曲矫正术,效果显著,有效的减少了术后出血量,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鼻中隔血肿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所受痛苦小,可以作为在患者进行鼻中隔曲矫正术后代替鼻腔填塞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中隔缝合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VAS评分
  • 简介:摘要提问是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之一。本文通过对大量临床咨询个案过程的观察,总结了心理咨询会谈过程中常见的五种提问类型和可供参考借鉴的提问方式,为心理咨询师实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 标签: 心理咨询 提问 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鼻饲流程在预防昏迷鼻饲患者吸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昏迷留置胃管患者40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优化鼻饲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吸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无误吸患者出现,对照组患者吸发生率为25%,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有意义(χ2=5.7143,P=0.0168<0.05)。结论优化鼻饲流程在预防昏迷鼻饲患者吸中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优化鼻饲流程 昏迷 误吸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施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来研究脑血管意外患者发生吸后的临床救治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临床确诊为因脑血管意外而吸的患者,将这64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护理模式,实验组则采用机械通气配合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经临床紧急救治后的生存率。结果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0.6%,对照组的存活率则为78.1%,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机械通气法配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吸患者的救治存活率,可以积极促进他们的术后恢复,在临床治疗及护理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误吸 脑血管意外 护理方式 生存率
  • 简介:摘要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获得最大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4~6岁儿童游戏性到底是什么呢?他是如何发展?4~6岁儿童游戏性有什么特征呢?他与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又有何种关呢?带我们小组针对PZ学院30名教职工以及他们的子女开展了调查。本研究的工具采用了巴尼特的《儿童游戏性量表》(后经李国景改编适合中国孩子)和4~6岁儿童与母亲依恋关系量表。本研究采用了问卷法,文献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1)4~6岁儿童年龄与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依恋类型相关不显著,说明儿童年龄与儿童母亲依恋关系是有关联的。(2)4~6岁儿童儿童游戏性与母子之间的依恋类型相关不显著,说明游戏性与母子依恋关系之间存在可研究的方向。(3)根据对30名被试的研究,发现此30名被试与母亲依恋类型主要是以下三种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其中大部分为安全型。

  • 标签: 4~6岁儿童 游戏性 母亲 依恋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镜在支气管哮喘误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例支气管哮喘误诊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探究其中支气管镜的实际应用。结果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发现患者的正确患病类型,有效的避免临床对支气管哮喘误诊治。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需要严格的参照相关的诊断依据,不能单纯以喘息就判断为哮喘,对于支气管的激发试验为阴性的患者应当予以吸入激素治疗,同时配合进行随访,不能单纯以激素治疗有效诊断患者患有哮喘。临床应以支气管镜辅助检查诊断。

  • 标签: 支气管镜 支气管哮喘 误诊误治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心电图(动态、常规)诊断冠心病效果。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6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心电图,观察组选择动态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冠心病诊断效果。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