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时期,中医学之产生、发展以至逐步成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传统中医学理论特征除了整体观念外,实验性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医的内证观察实验是由医生以及患者亲身体验所感知的过程,一方面包括医家自身、修炼体验的过程以及在采药制药时的亲尝鼻嗅、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体会;另一方面包括患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接受药物、针刺、艾灸等治疗过程中所反应的体验。

  • 标签: 中医内证 内景返观 内证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进行探究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4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对患者行普通扫描,观察患者是否伴有关节内出血积液或积血现象,并采用关节穿刺法将积液、积血全部抽出,注入增强剂后,再次进行扫描,若患者无关节内积血、积液等现象,可直接注入增强剂,并再次扫描。结果对患者普通扫描后发现多数患者的膝关节结构都伴有不同程度损伤,其中6例患者伴有明显软骨病变信号;注入增强剂再次进行扫描,患者的膝关节损伤情况更加清晰,前述6例患者可确诊为软骨裂缝。结论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行MRI关节内增强扫描,特异性、灵敏性更高,临床诊断更加准确。

  • 标签: 骨科 膝关节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72h疼痛评分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中无痛20例(占50.00%)、Ⅰ级疼痛8例(占20.00%)、Ⅱ级疼痛6例(15.00%)、Ⅲ级疼痛4例(占10.00%)、Ⅳ级疼痛2例(5.00%)。结论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术后疼痛情况,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骨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骨科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肢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SAS、FMA和BMI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骨科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骨科 护理效果 骨科
  • 简介:摘要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笔者认为失眠病因甚多,病机较为复杂,总由阴阳失衡所致,故以阴阳平衡为治疗核心辨治始终,临证辨清脏腑虚实,治法注重疏肝化痰调中,自拟疏肝化痰调中汤并随证灵活加减。并辅以情志调摄治疗失眠,疗效显著,与现代医学的社会—生物—心理模式不谋而合。

  • 标签: 失眠 中医辨证论治 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改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并进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入常规组和干预组中,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接受疼痛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术后各时间点(术后1小时、4小时、24小时、48时)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镇痛药物使用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各时间点(术后1小时、4小时、24小时、48小时)疼痛程度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镇痛剂使用率低于常规组患者。结论护理干预改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降低镇痛剂使用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骨科患者 术后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综合评估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20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综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Zuckerman功能测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护理综合评估可有效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老年骨科患者护理中应用推广。

  • 标签: 护理综合评估 老年骨科 并发症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护士在骨科手术配合中的优势,使骨科手术配合更加默契同时也使手术室专科队伍结构建设更科学、合理。方法对我科的所有男护士进行观察,并进行满意度调查,设备操作熟练程度比较。结果男护士在骨科手术配合中比女护士更加具有优势,医师满意度高、仪器设备掌握更熟练、配合更默契、更容易融入医师团队利于手术配合,男护士的加入使手术室专科护理更加科学、合理、高效,有利于手术室专业的发展。结论男护士比女护士更适合完成骨科手术配合工作,随着亚专业的发展男护士在骨科手术中也会有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提升骨科专业内涵,推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发展。

  • 标签: 男护士 骨科手术配合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将64名临床医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实验组则接受临床路径教学。在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理论和临床实践考核,并调查学生对教学形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理论和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教学形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临床路径开展骨科临床教学,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对于提高临床医学生学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骨科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标本同治,健脾理气法临床效果显著,恢复快,无严重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治疗 辩证论治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医护人员通过优化围手术期处理采取的措施,以缓解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达到患者快速康复的理念。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8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骨折患者,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年龄均在50~93岁,学历均在初高中以上,这80位患者均愿意配合我们的调查,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骨科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护理中应用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住院满意度,使患者肢体功能早期恢复,提高护理效果,并且能够提高骨科护理人员的相关专业护理知识及技能,同时确保了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 骨科 住院时间 住院满意度住院费用 并发症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微创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诊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计120例为研究样本,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微创技术实施有限切开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其Neer肩关节的功能评分均值明显的高于同期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的长度等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技术治疗骨折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以及疼痛程度较轻等优势,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骨科创伤 微创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VSD治疗25例骨科创伤感染临床疗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5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引流治疗,实验组采取VSD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24%,实验组9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创伤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创伤感染病患的临床治疗中,VSD治疗方法能增强治疗效果,加速康复进程。

  • 标签: VSD 骨科创伤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未使用人工关节治疗术,观察组则使用人工关节治疗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5.7%,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3.0%,对照组要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骨科患者采用人工关节治疗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创伤骨科 人工关节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2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31例护理效果显著,9例患者护理有效,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患者有28例护理效果显著,7例患者护理有效,总有效率为85.37%。P值小于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患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结合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可在临床上积极针对骨科患者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护理。

  • 标签: 骨科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46例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3例患者,采取术后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术后采取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等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观察组患者重度疼痛仅为2例,其余为轻度或是中度疼痛;对照组患者重度疼痛患者为21例,轻度或是中度疼痛患者共有52例,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中有44例患者满意护理,28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一般,满意度为98.63%;对照组中有29例患者满意护理,32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一般,满意度为83.56%,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感,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6例骨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施行骨科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增加预见性护理措施,最后对两组的护理结果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骨科护理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在骨科护理中,护理纠纷的发生,不仅会对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造成阻碍,还将影响到护理工作的开展。因此,探讨骨科护理安全隐患,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科护理 安全隐患 应对策略 纠纷事件
  • 简介:摘要中医药养生理论和养生实践活动方法,是中国传统中医学发展进程中形成并且遗留给我国现代民众的重要成果,运用中医药养生方法针对基层普通民众的养生实践活动行为展开指导干预,对于改善提升我国广大基层普通民众群体的健康养生行为参与实施质量具备重要意义。本文围绕中医要养生保健论题,择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综述分析。

  • 标签: 中医药 养生 保健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昏迷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脱水、降低颅内压、防止感染等对症治疗,盐酸纳洛酮3.0mg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每次20ml静滴,一日三次。结果治疗90d后对照组意识恢复9例,显效11例,好转14例,无效13例;观察组意识恢复18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9例。结论中医康复治疗能更好地促使脑卒中昏迷患者苏醒,加快身体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昏迷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