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

阎勇

(黄石市煤炭矿务局医院创伤骨科湖北黄石435001)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未使用人工关节治疗术,观察组则使用人工关节治疗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5.7%,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3.0%,对照组要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骨科患者采用人工关节治疗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创伤骨科;人工关节;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097-02

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随着临床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创伤骨科的治疗水平也有了极大地提高,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其中,对创伤骨科患者的健康恢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本研究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创伤骨科患者纳入样本中,旨在分析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应用效果,了解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应用价值。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2月—2018年1月为病例收集时间段,将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创伤骨科患者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男32例,占到总数的68.1%;女15例,占到总数的31.9%;平均年龄(52.3±1.5)岁;交通事故致伤16例,意外摔伤14例,重物砸伤11例,其它6例。观察组:男31例,占到总数的66.0%;女16例,占到总数的34.0%;平均年龄(52.5±1.4)岁;交通事故致伤17例,意外摔伤15例,重物砸伤10例,其它5例。对比两组上述各项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骨科疾病的治疗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者;认知功能障碍者;精神异常者;依从性不高者。

1.2方法

对照组未采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观察组采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具体实施如:术前做好全面地准备工作,行全面检查,及时处理各项突发情况,降低手术的意外风险,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操作:取侧卧位,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沿着外旋肌群止点处进行切断,随后切开关节囊,将股骨头取出。在股骨头小转子上进行股骨颈残端修剪。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选择与患者相符合的人工髋臼杯和聚乙烯内衬进行安装,在患者股骨上段安置人工假体柄,并安装金属球头,在患者切口内放置引流管,修复重建外旋肌群,逐层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2],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总分为100分,分数在90分以上、70~89分为良、70分以下为差。对比两组优良率(优率和良率之和)。

(2)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法和Lysholm评分法对疼痛程度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获取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

观察组的优良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近年来,创伤骨科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传统的创伤骨科治疗技术已经很难再满足创伤骨科患者治疗的需要,对患者健康的改善存在一定的局限。在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临床创伤骨科的治疗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在创伤骨科中早已被广泛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表明,人工关节的应用时间最高可以达到30年以上[3]。

作为临床创伤骨科最为成功的手术方式之一,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应用,对患者关节疼痛的消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得患者的关节功能能够逐渐恢复正常,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其达到以往的正常水平。目前,从临床对于创伤骨科治疗的反馈来看,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人工关节治疗技术进行治疗,特别是对于一些膝关节损坏的患者而言,人工关节技术治疗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选择,是其它手术治疗难以比较的[4]。但是,在选择人工关节技术治疗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如人工关节本身的寿命,因为人工关节本身的寿命是有限的,同时对治疗后患者剧烈运动的从事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因而需要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加以改善[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治疗优良率和治疗后的VAS评分与Lysholm评分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人工关节技术应用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是创伤骨科患者手术治疗的理想选择。

综上所述,创伤骨科患者应用人工关节技术治疗,疗效显著,对患者关节功能状况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志远,李宝军,柴志勇,等.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外翻畸形的疗效[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3):220-223.

[2]沈培忠.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4,12(11):1318-1319.

[3]谢林,李浪,高峰,等.分析创伤骨科中的人工髋关节治疗技术及效果[J].中国公共卫生,2015,20(A03):30-31.

[4]沙漠,丁真奇,康两期,等.改良异体骨复合人工关节技术治疗股骨远端肿瘤性骨缺损[J].中华外科杂志,2015,50(6):569-571.

[5]李晨.关节镜微创技术与常规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创伤中的临床疗效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15,24(12):1404-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