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灾难事件批量伤员前检伤分类的方法与应用。方法设计制作适合前使用的检伤分类识别卡,开展检伤分类“START分类法”的规范化培训并通过演练检验使用效果。结果在2015年10月21日举行的“常防-2015(Z02)古里镇消除空袭后果综合演练”的现场急救科目演练取得了良好效果,“START分类法”与新型检伤分类腕带都得到了成功应用。结论掌握“START”快速检伤分类法、使用合适的标记卡并进行实战化演练,在应对灾难事件可能出现批量伤员的状况时有着十分积极与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灾难事件 医疗救援 检伤分类
  • 简介:摘要介绍心悸1方在治疗心悸兼不寐的临床体会。从古代经典对心悸、不寐的病机分析,心悸1方介绍等方面加以论述,并附病案1例具体介绍心悸1方治疗心悸兼不寐的应用方法。

  • 标签: 心悸1 号方 心悸 不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利用骨伤1的处方进行工艺改革制成喷雾剂,制定稳定的工艺流程,保证产品质量,增强药物的吸收,效果显著,让患者使用更方便快捷。

  • 标签: 骨伤1号 喷雾剂 制备工艺 质量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国际疾病分类系统在国际上经过多次不断的修正编审,是一套较完整的科学分类法,具有专业性强、知识面广、实际操作难等特点。这就要求编码人员要熟练掌握ICD-10的编码规则,特别是优先分类章的使用原则,灵活应用相关书籍的检索功能多方面多途径地查找,并养成详读病案资料的好习惯,遇到疑难问题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使编码准确率不断提高。

  • 标签: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编码 优先分类章 编码规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型架在轴节类器械使用的作用。方法抽取同质污染的手术剪刀和止血钳各120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剪刀、止血钳均各60把)。实验组将器械轴节打开用U型架穿起来每个U型架上穿15把器械,使U型架与器械成45°角左右,每筐放两个穿好器械的U型架;对照组将器械轴节打开90°角一次平铺放于清洗筐内(同样每筐摆放30把),然后将器械连同清洗筐一起摆放在清洗架上,置于美国STERIS多舱清洗机内进行清洗。结果实验组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9.17%,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0,p﹤0.05)。结论U型架摆放与传统方法相比清洗质量更好,对减少器械损耗,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具有优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U型架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经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针对常规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救治,针对治疗组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救治。结果常规组呼救后到在前接受救治时间为23.49±12.27min,到医院接受救治的时间41.67±14.71min;治疗组呼救后到在前接受救治时间为17.61±6.14min,到医院接受救治的时间30.71±12.56min;常规组总死亡伤残比例为74%,治疗组总死亡伤残比例为50%。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发生病情后至接受救治时的时间,降低死亡伤残率,提高救治效果。

  • 标签: 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肾1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糖肾1方汤剂,对照组30例给予洛汀新5-20mgqd。两组均治疗3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微量蛋白尿均有明显减少,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糖肾1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有明显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糖肾1号方 早期糖尿病肾病 微量蛋白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熏蒸联合糖灵1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对两组实施血糖、血压控制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中药熏蒸治疗,给予治疗组中药熏蒸联合糖灵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精灵1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苦,疗效可靠。

  • 标签: 中药熏蒸 糖灵1号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扶正抗痨1散配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55例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共5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实验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采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扶正抗痨1散进行治疗,持续治疗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本研究,对照组痰菌转阴率为22.22%,实验组痰菌转阴率为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扶正抗痨1散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能够更快的起效,同时可以促进痰菌转阴和病灶吸收,降低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毒性,有着比较确切的效果。

  • 标签: 扶正抗痨1号散 化疗 耐多药肺结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前急救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中心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20例,在患者知情并且同意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的急性左心衰患者自行来进行就诊,而观察组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救治时间为(40.18±6.31)min,治疗有效率为81.67%;而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救治时间为(13.59±2.34)min,治疗有效率为98.33%,即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平均救治时间更短,且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在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相关治疗时,采取前急救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疾病死亡率,且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在急救的应用。方法根据中医学在急症刺灸法方面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及针灸急救的现代研究,结合自己5年来在急救一线工作对一些急症的处置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多列急症患者针灸处置有效。结论针灸用于急救病人,见效快,疗效好,方法简便快捷,副作用小。特别对一些不明原因引起的痛症、痹症、休克等病症效果显著。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急救医疗体系,发展现代急症刺灸法,发挥针灸学在其中的作用,走一条含有中医特色的现代急救路,针灸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的效果。方法抽取15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探讨,随机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前护理路径。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明显,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脑卒中病人进行院前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急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确保生命安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路径 脑卒中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逐毒解筋蛇药散1方对风火型蛇伤患者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80例风火毒型蛇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所有入院患者均立即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及随后每日清晨均行心肌酶谱复查(空腹),总共检查五次,对照组采取常规注射抗蛇毒血清等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注射抗蛇毒血清等治疗外,加服逐毒解筋蛇药散1方。结果服用逐毒解筋蛇药散1方患者的AST、LDH、α-HBD、CK、CK-MB峰值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第3天开始LDH、α-HBD和CK指标开始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未见明显下降(p≥0.05);第4天开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指标开始有明显下降,观察组除AST和CK-MB两项指标仍偏高之外,其他三项指标已接近正常,对照组五项指标较正常仍有明显差异(p≤0.05),第5天观察组五项指标已恢复正常,对照组五项指标接近正常值(p≥0.05);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蛇伤肿胀消退时间、疗程时间以及并发率上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两组在以上指标中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毒解筋蛇药散1方治疗风火毒型蛇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蛇毒对人体器官、组织的损害。

  • 标签: 逐毒解筋蛇药散1号方风火毒型蛇伤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高质量的“问题”是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的核心,预防医学实验课过程教师利用学生的疑问及学习细节,可以凝练出系列的“问题”。本文尝试对“问题”进行分类,以期更清晰地开展PBL教学。

  • 标签: PBL教学法 问题分类 预防医学实验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急性生理评分(rapidacutephysiologyscore,RAP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emergencymedicinescore,REMS)及改良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在前急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前急救出诊的2000例患者,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第1时间分别进行RAPS、REMS和改良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对病情危重者采取现场急救后再次进行动态评估。结果改良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较REMS及RAPS对患者疾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4小时死亡风险作为预测指标,REMS、RAPS与改良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改良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明显高于REMS及RA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护士对实施改良前急救护理评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REMS及RA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系统能更好的预测患者的疾病风险性,为我们医生护士更准确的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危险分层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优先处理危重病人提供较好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快速急性生理评分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在脑残族患者的前急救过程应用前急救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本组收集我院急诊科2013年8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80例急救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40例)和研究组(n=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前急救护理,研究组40例患者则给予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前急救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从呼救至转入医院时间、接受治疗时间、病死率及致残率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前急救应用前急救护理路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脑卒中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