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常见致敏药物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21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生素,重症多形性红斑为最常见的重症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为最凶险的类型,本组病例中死亡1例,其余均顺利出院。结论对易致重症药疹的药物临床使用中应加强药学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停药,并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重症药疹 致敏药物 临床特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手术时机对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的影响。结果手术治疗16例(76.2%),其中3例于发病后24小时内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平均8天出院;4例于48小时内手术,有1例放置引流平均10天出院;3例于72小时内手术,有2例放置引流平均12天出院;6例于发病72小时后手术治疗,有1例发生切口感染,平均14天出院。非手术治疗5例(23.8%)。所有患者均获痊愈。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早期诊断应高度重视,一旦确诊,除非有手术禁忌,宜尽早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老年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毁损伤的急诊救治要点,评估保肢手术的适应症。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下肢严重毁损伤21例,均合并单侧或双侧下肢皮肤、肌肉、血管、神经和骨骼的严重毁损。术者根据下肢毁损程度评分(ISS评分)、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分别予以保肢或截肢。保肢治疗的患者均一期予以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端、血管吻合或移植,部分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严重的患者,予以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术后随访14~36月,平均(18.7±9.4)月。结果本组21例下肢严重毁损伤,5例急诊予以行截肢手术;1例因合并会阴部碾压毁损伤、骨盆骨折和髂外动静脉撕裂于术中抢救无效死亡;15例行保肢手术,其中3例二期行截肢术,其余患者均保肢成功,术后功能评分良好。ISS评分平均(17.8±10.3)分。结论正确评估下肢毁损伤的严重程度、结合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和术后有效的支持治疗有助于挽救严重毁损的肢体,降低致残率,减少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心身科病房21例强迫症患者的护理,加强症状的观察和护理,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用药观察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目的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院外生活质量。

  • 标签: 强迫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果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以肝脏损害为主;本病首诊误诊率高,21例中首诊误诊8例。对患者进行正规治疗,19例患儿的症状完全缓解,2例患儿症状控制不佳,有效率达90.5%。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详询病史及辅助检查可尽早诊断,及时采取正规治疗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诊治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MN溶血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更好地预防治疗本病。方法对本院二例抗M新生儿溶血病进行病案分析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二例经实验室检查证实抗M新生儿溶血症患儿通过换血治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蓝光照射等综合治疗手段,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水平出院。结论抗M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少见但危害极大,重者甚至死胎。对于反复死胎、流产、胎儿水肿的患者或者新生儿胆红素高甚至严重贫血,在排除了ABO和Rh溶血病后,应查MN血型及其抗体进一步明确本病。临床可采取光疗及换血来治疗本病。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抗M抗体 释放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修复楔形缺损比较理想的材料。方法对420颗楔形缺损患牙分别用3M纳米树脂、传统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观察2a,将各组疗效对比分析。结果3M纳米树脂组、传统复合树脂组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5%、78.57%和75.38%。统计学检验,复合树脂组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M纳米树脂组与复合地脂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3M纳米树脂是修复楔形缺损比较理想的材料。

  • 标签: 3M纳米树脂 光固化复合树脂 玻璃离子水门汀 楔形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中风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1例糖尿病合并脑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经过治疗,治愈9人,治愈率为42.8%;显效6人,显效率为28.5%;好转人数为4人,好转率为19%;无效2人,无效率为12%;无死亡病例。结论脑中风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医治和护理,因此,患者需要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康复护理。

  • 标签: 糖尿病 脑中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üller实验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上气道阻塞部位及阻塞程度。方法分析67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电子(纤维)鼻咽内窥镜检查,进行Müller实验,评估OSAHS患者的上气道阻塞部位及阻塞程度,预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手术有效的准确度。结果阻塞部位以鼻软腭后区为主行U-PPP手术,有效率为87.8%,鼻软腭后区+舌后区阻塞行舌根低温等离子消融术+U-PPP手术有效率为92.3%。结论计算机辅助纤维鼻咽镜结合Müller检查法预测手术的有效率高,该方法简便有效。

  • 标签: ller实验 OSAHS U-PPP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飞伟伦导致药物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一科21例依飞韦伦所致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药物性皮炎中剥脱性皮炎1例(4.8%),粟粒丘疹及红斑20例(95.2%);第一重症药疹伴有系统性损害。结论依飞韦伦药疹多为轻-中型药疹,及时、合理使用抗过敏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辅以支持疗法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依飞韦伦 副作用 药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1例肿瘤早期的患者行ESD术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本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内镜手术成功20例,成功率95.2%,术后胃部切口出血1例,无胃穿孔的发生。均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出院。

  • 标签: ESD术 早期胃肿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脊髓脊膜膨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1例脊髓脊膜膨出症患儿进行手术,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1例患儿手术切口均为I期愈合,未出现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经6~12个月的随访,19例患儿的感觉、双下肢障碍、大小便失禁均得到明显缓解,恢复良好,治疗有效率为90.48%。结论对新生儿脊髓脊膜膨出症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脊髓脊膜彭出症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21例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1例患者好转10例,死亡11例.结论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由于外伤后的急性脑血管扩张,广泛的脑水肿,脑缺血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措施包括冬眠亚低温,脱水,手术等.

  • 标签: 颅脑损伤 弥漫性脑肿胀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线粒体-M2抗体在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为PBC观察组,非PBC的肝病患者为非PBC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3组。采用胶体金层析法分别对3组对象的血清AMA-M2进行检测。观察并统计3组对象血清AMA-M2的表达值、阳性表达率及AMA-M2检测诊断PBC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论抗线粒体-M2抗体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诊断的有效指标。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线粒体-M2抗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急性中央脊髓损伤治疗方法。方法32例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患者,上肢17例,四肢15例。入院后行颅骨牵引、制动、脱水。20例行手术治疗,12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29例患者伤后3月-18月获随访,未见手术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ASIA法分类)均获1~2级的恢复。23例患者工作,生活可自理,颈椎MRI复查,1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空洞影像学表现。结论对无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椎管内无梗阻的急性中央脊髓损伤(水肿)宜采用非手术治疗。对脊髓的持续存在致压物或颈椎失稳的中央脊髓损伤患者应及时行手术减压,重建颈椎稳定性。对脊髓前方致压物患者采用经颈前路手术治疗,对颈椎管广泛狭窄宜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对颈胸交界处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宜采用内固定。

  • 标签: 脊髓损伤 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