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YSMEX2100i与SYSMEX1000i2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使两台血细胞分析仪之间的参数具有可比性。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方法用2台血细胞分析仪同时检测血细胞的WBC、RBC、HB、PLT值。用SYSMEX2100i血细胞分析仪作标准仪器,SYSMEX1000i血细胞分析仪作为对比仪器,每天选取用EDTA-K2抗凝的新鲜全血,分别在两台仪器上测定,并记录结果。用Excel2007软件对两台仪器的结果采取方法内离群点和相关分析,及回归方程Y=bX+a,求其相关系数,以EP9-A和CLIA'88为标准,判断两台仪器测定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两台仪器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测得的结果相对偏差都在允许范围之内。结论同一实验室的不同仪器应定时进行对比,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全血细胞分析仪 比对试验 EP9-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螺纹松质骨螺钉治疗I型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I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8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3个月,平均11.8±2.6个月。所有患者主观感受满意。患肘平均屈曲平均屈伸活动范围134°±3.7°,平均旋转活动范围151°±6.1°。与健侧肘关节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随访时X线片结果,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无螺钉松动断裂。临床骨折愈合时间3-4月,平均3.4月。未见肱骨小头缺血坏死征象,7例肘关节未见异位骨化,1例见外侧副韧带轻微异位骨化影。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其中优7例,良1例。结论半螺纹松质骨螺钉治疗I型肱骨小头骨折,内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肱骨小头 手术治疗 骨折固定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急性期的手术治疗。方法总结35例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结果35例阑尾周围脓肿于急性期行急诊手术切除,效果良好,无并发症。结论阑尾周围脓肿急性期急诊手术切除的优点是缩短疗程,节省治疗费用,消除感染源,避免复发和保守治疗带来的并发症,是一种积极治疗手段。

  • 标签: 阑尾周围脓肿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正确的使用XS-1000i,并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利用SysmexXS-1000i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血液标本进行测量,计数,分别计算分析仪的精密度,携带污染率,总重复性。结果Sysme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精密度表现优异,总重复性好,携带污染率低。结论Sysmex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是较为理想的血细胞分析仪,适用于日常检验。

  • 标签: Sysmex XS-10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应用评价精密度携带污染率总重复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I类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9月外科I类切口手术期的抗菌药物病历共100例,对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用药时机等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本组以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最多,占64%,其次是青霉素类,占30%,还有未使用抗菌药物的,占6%,有94例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4%。100例I类切口手术病历中,有用药指征的占60%,无用药指征的占40%,。结论我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首次药物种类选择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方面的问题,需加强规范化用药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使用情况 I类切口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方法监测我院2012年3月—2012年8月手术科室I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080份,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高达95%,术前0.5h--2h内用药者占98%,术后用药者占2%,用药时间超过3d者占70%,联合用药者占3%。结论我院I类手术切口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指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用药时机不当、使用疗程不合理以及过度用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管理。

  • 标签: I类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131I治疗Graves病的临床疗效与相关的影响因素,经M、N方法论证对治疗甲亢131I剂量规范化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观察131I传统治疗剂量(对照组)与临床改良131I公式个体化给药方案(改良组)治疗Graves甲亢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对照组首次痊愈率分别为86.4%,59.3%,早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分别为6.8%,15.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131I公式个体化给药方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可明显提高首次痊愈率,降低早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和病人辐射剂量率。

  • 标签: Graves甲亢病 131I治疗 改良公式 最佳剂量 修正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及其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对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在其发病后的2h、4h、8h、16h、24h、48h以及3d、5d、7d、10d进行采血检查,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受试者分别于每日清晨进行空腹采血检查。对三组患者送检的血液标本进行测定,密切观察各组患者肌钙蛋白I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肌钙蛋白I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的含量于患者发病后的3~4h后开始逐渐升高,在11~24h时达到高峰,7d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范围。心肌肌钙蛋白对AMI诊断特异度分别为98.3%。结论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较宽的诊断时间,但缺点是敏感性不够高,若与高敏感性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进行检测,则可更快速有效的为医生提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依据,以便于对患者采取及时治疗,提高的患者预后情况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I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我科于2011年2月收治1例I型糖尿病合并大面积多发性压疮的病例,该患者臀部正中皮肤坏死,溃烂面积达32cm×26cm,溃烂最深处达9cm,分泌物呈脓性、量多,头皮顶部及左足跟部各一处小块浅层坏死性溃疡(面积分别为2.2cm×1.8cm和2.0cm×1.5cm)。糖尿病合并多发性压疮,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严重时还会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通过实施精心的压疮护理、溃疡伤口的护理、细致的病情观察、耐心的心理护理、正确的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及内服、外敷中药及西药对症支持治疗,经过三个半月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痊愈出院,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大面积压疮 护理
  • 简介:摘要血管紧张素I(AI)测定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主要通过改变标本贮存条件及处理时间来分析其对AI测定结果的影响,以求找到AI测定时的最佳实验前预处理方法。结果提示,AI的最佳实验前预处理方法是血浆冷藏保存并在24h内及时测定,否则应置于-20℃中冻存。

  • 标签: 血管紧张素I 标本贮存条件 处理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131I和抗甲状腺药物(ATD)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07年1月—2008年7月期间确诊的14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42例患者随机分为131I组和ATD组。随访2年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甲减的发生率。结果131I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TD组(P<0.05);131I组的复发率也明显低于ATD组(P<0.05);两组间甲减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不仅疗效好,而且复发率也相对较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131 抗甲状腺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大小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恶性肿瘤,植入125I粒子,进行术后随访,对大小肿瘤疗效统计分析。结果57例患者共163个病灶粒子植入均获得成功。小的肿瘤消失率(73/105)69.5%,大的肿瘤消失率(8/58)13.8%;完全缓解81个病灶(49.7%),部分缓解52个病灶(31.9%),无变化21个病灶(12.8%),进展9个病灶(5.5%);局部控制总有效率(154/163)94.5%。结论彩超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尤其治疗小肿瘤效果最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超 125I 肿瘤 治疗
  • 简介:摘要探讨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62例,经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131I量为甲状腺质量4.44~7.03MBq/g,碳酸锂0.25g,3次/日,共10天,随访观察3~12个月。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131I治疗l2个月后甲状腺功能亢进治愈率62.3%(38/62),有效率87.1%(54/62),无效12.9%(8/62),结节性甲状腺肿痊愈32.3%(20例),显效40.3%(25例),有效19.4%(12例),无效8.1%(5例)。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结节较小的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安全、简便、有效。

  • 标签: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 放射性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药物疗法 碳酸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镜检、尿干化学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白细胞结果的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收集新鲜晨尿标本1350份,2小时内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干化学法分别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然后将三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350份标本中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阳性率为33.7%,敏感性为95.5,特异性92.4;白细胞阳性率为32.9%,敏感性为95.9,特异性为96.6。结论UF-500i尿沉渣分析仪简便、快速,正确率高,但仍有一定的影响因素,实际工作中要与镜检有机结合,综合分析,不能过分依赖仪器,避免仪器检测造成的某些误诊、漏诊。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临床意义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出院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住院病历180例,对围手术期抗菌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80例手术病人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达45.56%,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占39.02%;术前2小时内用药占90.24%;术后平均用药2.49天。结论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用药日趋合理,但仍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欠妥、盲目联合用药、用药时机不当和用药时间长等问题,亟需加强规范化管理。

  • 标签: I类切口手术 围手术期 预防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31I治疗对抗甲状腺药物(ATD)有不良反应的甲亢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3例患者,每克甲状腺组织应给予131I治疗剂量70~120μCi,但特殊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的131I治疗剂量。结果本组63例患者,131I治疗后临床痊愈51例(80.95%),有效10例(15.87%),无效2例(3.17%),总有效率为96.83%。治疗后1年61例有效患者甲状腺重量明显少于治疗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暂时性甲减8例(12.70%),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6例(9.52%)。结论131I治疗对ATD治疗有不良反应的甲亢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费用低廉,易被患者及医师接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甲亢 ATD 131I
  • 简介:摘要对56例晚期胰腺癌的患者术中行125I粒子植入,术后有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如胰漏,胃痉挛,感染,肺栓塞,出血,白细胞减少或者肝功能异常等,通过及时处理和悉心护理,患者均好转出院。

  • 标签: 晚期胰腺癌 125I粒子植入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沉渣分析仪UF-1000i、AX-4280尿干化学分析仪及尿沉渣镜检的结果对比。方法对门诊和住院患者留取的尿标本进行检测,并针对WBC、RBC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通过对1609份尿液标本检测,得出尿沉渣分析仪UF-1000i和AX-4280尿干化学仪在WBC、RBC指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且UF-1000i检测结果以镜检为标准时红细胞、白细胞假阳性占阳性的比率分别为37.7%,12.1%;假阴性占阳性的比率分别为42.4%,19.6%。结论将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尿液分析才能在保证结果准确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尿干化学分析仪 尿沉渣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联合心肌钙蛋白Ⅰ(CTnI)检测对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90例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患儿,按有无合并心肌炎情况分为两组,其中病毒性脑炎组50例,合并心肌炎组40例,并选取2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MMP-9和CTnI水平。结果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和病毒性脑炎组患儿与对照组MMP-9首次测定分别为423.18±99.26、293.23±75.9、118.89±66.87;三组CTnI首次测定为2.73±1.25、0.76±0.53。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脑炎组和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MMP-9、CTnI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且合并心肌炎者血清MMP-9、CTnI水平亦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0.05)。结论血清MMP-9联合CTnI检测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心肌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心肌钙蛋白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