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CT检查的意义以及胃癌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的资料。结果胃癌的CT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胃壁弥漫增厚型7例,(28%),节段增厚型2例(60%),肿块型3例(12%)。CT检查可以了解胃癌的大小、部位和形状、范围、有无局部外侵、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论胃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胃癌的诊断。CT检查在估计胃癌能否手术切除方面有重要作用。能协助制定手术的方式,而且为治疗设计适宜的方案。

  • 标签: 胃癌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以顺利进行CT增强扫描,提高诊断准确度。方法根据检查部位、病情体质、年龄调节注射造影剂的剂量和速度,选择适宜的注射部位并及时做好各项护理。结论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和护理十分重要,是保证增强扫描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结果的必要条件。

  • 标签: CT增强扫描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胆囊疾病的诊断能力。方法本组34例,口服碘番酸片0.5-1克,均用层厚5mm,间距5mm平扫。结果胆囊结石21例,胆囊息肉样变6例,胆囊癌2例,胆囊位置变异3例,胆囊外钙化1例,肝癌低密度灶与胆囊部分重迭1例。结论口服碘番酸CT扫描对诊断胆囊疾病很有帮助。

  • 标签: 碘番酸 疾病 胆囊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随着CT设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辐射剂量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低剂量扫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迅速展开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回顾了CT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低剂量扫描技术的发展,着重介绍了低剂量扫描技术的新进展--迭代重建技术及其临床中的应用结果。

  • 标签: 扫描技术 低剂量 辐射剂量 滤波反投影法 迭代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动脉期的时间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心率、血压等一系列生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出肝动脉期的规律。方法对60名胸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获得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心率、血压等生理参数,固定强化时的药物浓度、注射速度和注射剂量。对其中30例固定动脉延迟时间25秒,扫描腹腔动脉起始部腹主动脉内的平均CT值,分析CT值变化与各生理因素的相关关系;对另外30例在腹腔动脉起始部腹主动脉内固定CT值120HU为激发扫描预定值,研究达到此值时的时间与生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结论之后将结果在单排螺旋CT机上使用,经过100例实验证明其结论的实用性。结果固定时间扫描CT值最小值为70.70HU,最大值为275.00HU,平均值为189.69HU,标准差为46.54HU。男性平均168.22HU,女性平均211.17HU。与CT值变化相关的变量有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动脉期时间相关的变量有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P<0.05),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身高无明显相关(P>0.05)。经过100例验证,准确率100%,成功率为100%。结论肝脏动脉期为(23.25±10.88)s,与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有关,体质量越大,时间就越长。利用时间—体质量公式和时间—体质量指数公式可以求出肝动脉期时间。使用CT的激发扫描功能控制曝光时间能得到更准确的肝动脉期时间。

  • 标签: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肝动脉期 体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观察CT增强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高增强CT的检查成功率。方法分析我科2011年6月至2012年六月的98例增强扫描患者的资料。结果出现不良反应12例,其中中度反应3例,轻度反应9例;造影剂外渗3例;扫描方案设计不合理,图像显示不佳3例;病人出现恐慌,不配合检查1例。结论通过对CT增强检查失败病例的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增强检查成功率。

  • 标签: CT增强扫描 原因分析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患者围检查期的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CT增强扫描患者80例进行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8.54%,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6.45%,经对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数据对比差异(P<0.05)。结论对CT增强扫描患者采用针对性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检查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CT 增强扫描 围检查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肝脏成像当中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与常规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肝脏成像患者中选取5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对50例患者分别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以下简称虚拟平扫)与常规扫描,所有患者均采用上腹部平扫加增强的方式,对比在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成像结果。结果对比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CT值,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的虚拟平扫CT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同扫描方式下的SNR,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中,虚拟平扫的SNR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虚拟平扫下的CT值与SNR,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肝脏成像中,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的成像效果优于常规扫描成像效果。

  • 标签: 肝脏成像 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 常规扫描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CT检查在颅脑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非常普遍,颅脑疾病CT检查诊断效果好,诊断较为可靠,已成为最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之一。对颅脑疾病的CT扫描技术与检查方法进行分析,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及颅脑检查常应用的平扫、冠扫、造影剂增强扫描、动态CT扫描等检查技术,提高诊断水平。

  • 标签: 颅脑疾病 CT扫描技术 检查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实施CT增强扫描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4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中有15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2.22%,试验组总满意率为95.56%,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CT增强扫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诊断肠梗阻为急性患者的病因中应用CT扫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期间被拟诊断是肠梗阻的46例患者开展研究,都需选择螺旋CT实行诊断。结果实行CT检查以后,有42例患者被确诊是肠梗阻,其阳性率是91.30%。病因上经过分析,有14例是结肠癌,11例是粘连性的梗阻,5例是直肠癌,4例是回盲部有炎性的病变,4例是肠套叠,5例是其他。结论患者腹部平片局限性是决定了临床上CT检查重要的位置,而CT检测能够准确的将肠梗阻的病因与症状确定,在诊断与医治上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临床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诊断 CT扫描 肠梗阻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患者在CT增强检查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及时给予患者的心理护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检查。方法搜集我院978例行CT增强检查的老年患者,分析心理特点我们分别给予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心理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能积极配合,顺利完成CT检查。结论耐心、细致、周到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使患者顺利完成检查,保证图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定位扫描技术在精确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在我院接受恶性肿瘤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三维适形放疗前的肿瘤CT定位,观察其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接受CT定位扫描技术放疗,结果显示,头颅原发及转移性肿瘤,9例,鼻咽癌5例,食管癌16例,直肠与肝脏肿瘤2例,肺癌11例,宫颈癌4例,乳腺癌3例;均定位准确,病变组织明显缩小,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少,符合3DCRT的要求;结论CT定位扫描技术是3DCRT中精确定位的方法之一,不仅可以确定治疗靶区的中心位置,还可以确定放射野区对靶区的重叠区域,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 标签: CT 定位扫描 放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肺癌辅以CT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肺部伴发孤立性肺结节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入组患者入院后以动态CT增强扫描对病变进行明确和诊断,同时行病理检查,且两种检查方式时间间隔在7d之内,根据检查结果统计对早期肺癌患者进行动态CT增强式扫描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经病理形态学验证,本组52例患者早期肺癌、肺结核、肺炎伴发者依次为44例、6例和2例;行动态CT增强式扫描,诊断早期肺癌42例,诊断符合率为95.45%。将动态CT增强式扫描诊断符合率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疑似早期肺癌患者行动态CT增强式扫描,方便快捷,且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及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动态CT增强式扫描 CT 早期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64排CT扫描头颈CTA最佳时机。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头颈联合CTA扫描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颈动脉联合成像的延迟时间和靶血管对比剂浓度之间的关系,重新设计延迟时间的计算公式后,再次进行扫描。结果对照组测得的对比剂浓度CT平均值为(371±53)HU,对照组对比剂浓度CT平均值为(442±69)HU。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公式计算扫描延迟时间,有助于控制靶血管对比剂的浓度,将其稳定在能够显示血管斑块的浓度值范围内,避免造成静脉伪影。

  • 标签: 头颈CTA 64排CT 最佳时机 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肺部病变复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28例常规剂量(130KV、90mAs)CT扫描有肺部病变的患者,治疗后需复查时使用低剂量(110KV、36mAs)CT扫描,前后对比肺部不吸收病变或未吸收病变的数目、形态、大小及边缘情况及肺部基本病变的显示。结果两种扫描方式对对病灶数目、形态、大小及边缘的显示无明显差异,对渗出、增殖、纤维化、钙化、肿块、空洞及空腔等肺部基本病变的显示也无明显差异,同时受检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结论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肺部病变的显示很有价值,提倡在肺部病变的复查中广泛应用。

  • 标签: 低剂量CT 肺部病变 复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骨盆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探讨骨盆低剂量螺旋CT扫描时合理剂量选择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20例需行骨盆CT检查患者,在常规剂量(200mA)螺旋CT扫描后,其它参数不变,仅改变管电流(100mA50mA和30mA)进行螺旋CT扫描,根据不同mA值共分成4组,分析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图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①低剂量(100mA50mA和30mA)的CTDIvol值为常规剂量(200mA)的50%、25%和15%。②图像质量评价结果100mA与50mA的可诊断图像进行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满足诊断要求;30mA可诊断图像t检验,P<0.01,提示图像质量差,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合理选择低剂量骨盆螺旋CT扫描技术,有利于降低患者所接受的射线剂量,也能取得与常规CT扫描相同的图像质量,同时减少性腺辐射剂量,延长昂贵球管寿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多排螺旋CT 低剂量 图像质量 骨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