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患者围检查期的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CT增强扫描患者80例进行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8.54%,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6.45%,经对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数据对比差异(P<0.05)。结论对CT增强扫描患者采用针对性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检查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CT 增强扫描 围检查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实施CT增强扫描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4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中有15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2.22%,试验组总满意率为95.56%,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CT增强扫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定位扫描技术在精确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在我院接受恶性肿瘤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三维适形放疗前的肿瘤CT定位,观察其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接受CT定位扫描技术放疗,结果显示,头颅原发及转移性肿瘤,9例,鼻咽癌5例,食管癌16例,直肠与肝脏肿瘤2例,肺癌11例,宫颈癌4例,乳腺癌3例;均定位准确,病变组织明显缩小,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少,符合3DCRT的要求;结论CT定位扫描技术是3DCRT中精确定位的方法之一,不仅可以确定治疗靶区的中心位置,还可以确定放射野区对靶区的重叠区域,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 标签: CT 定位扫描 放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64排CT扫描头颈CTA最佳时机。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头颈联合CTA扫描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颈动脉联合成像的延迟时间和靶血管对比剂浓度之间的关系,重新设计延迟时间的计算公式后,再次进行扫描。结果对照组测得的对比剂浓度CT平均值为(371±53)HU,对照组对比剂浓度CT平均值为(442±69)HU。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公式计算扫描延迟时间,有助于控制靶血管对比剂的浓度,将其稳定在能够显示血管斑块的浓度值范围内,避免造成静脉伪影。

  • 标签: 头颈CTA 64排CT 最佳时机 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CT扫描应用于泌尿结石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疑似泌尿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10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剂量CT扫描检查;干预组50例,给予低剂量CT扫描检查,对两组患者CT扫描的图像质量、CT辐射剂量指数以及扫描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的CT剂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干预组CT扫描的图像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T扫描特异性、敏感性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能够在确保图像质量、保证检测特异性、敏感性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减小对患者身体的伤害,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可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剂量 CT扫描 泌尿结石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期胰腺增强CT扫描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5年间的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胰腺癌CT资料,对其平扫和增强三期扫描CT值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三期扫描对早期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结果45例早期胰腺癌中胰腺外形无明显变化者11例、胰腺外形出现异常者34例,其主要表现是胰腺外形增大、头体尾比例失调;肿瘤位于胰头27例、胰体5例、胰尾7例、胰体尾6例,胰头部位的发生率最高;22例肝内出现低密度结节,其中单发6例、多发16例;正常胰腺组织与肿瘤组织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胰腺期和门脉期正常胰腺组织与肿瘤组织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且以胰腺期二者差异最为明显(P<0.01)。结论多期增强CT扫描能发现平扫时不能发现的胰腺癌病灶,特别是增强扫描胰腺期,对于早期胰腺癌的诊断意义最为重大。

  • 标签: 早期胰腺癌 多期增强CT扫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中碘对比剂渗漏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进行的CT增强扫描患者3021例,所有患者使用的对比剂均为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浓度和对比剂注射流率分别为300~370mg/ml、2.5ml~5.0ml/s,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体重确定注射剂量,参数为30ml~100ml。结果3021例患者行CT增强扫描后,10例患者发生对比剂局部渗漏,发生占比为0.3%,临床症状主要以软组织肿胀、不同程度疼痛以及麻木为主,给予以湿敷和热敷后,3天后患者的症状全部消失。在此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CT增强扫描较易出现对比剂渗漏,临床需加以关注并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将患者痛苦尽量减轻,减少对组织的损伤。

  • 标签: 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渗漏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部孤立性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43例经病理确诊的孤立性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进行研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观察最高强化值和出现的时间。结果22例肺结核球中,18例不强化,4例呈周边环状强化;21例炎性假瘤中,均呈现高度强化,CT值都在100HU以上;7例增强后最高CT和主动脉最高CT值同时出现,分别为注射后的22s、24s、25s、29s、31s、32s、34s。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在反应肺结节的血供特点方面作用明显,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球 炎性假瘤 动态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多期相扫描用于诊断肾细胞癌及对肾细胞癌分期的准确率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9例行64排螺旋CT多期扫描的肾细胞癌影像资料,并根据TNM分期对肿瘤进行分期,CT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以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59例肾细胞癌患者经64排螺旋CT多期扫描并肿瘤分期,T期分期以及N期分期中,有55例患者肿瘤分期的CT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一致(剩下的4例1例T1b期患者和2例T2b期患者及1例N0期患者肿瘤分期过高,CT诊断3例为T3a期,1例为N1期),表明64排螺旋CT扫描结果的整体准确度为93.2%;59例患者肿瘤M期分期CT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完全一致,整体准确率高达100%。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对患者进行术前多期相扫描,能够准确分析肾细胞癌以及TNM分期,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肾细胞癌 TNM分期 64排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在早期中心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前来我院就诊16例早期中心型肺癌通过64排螺旋CT扫描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观察64排螺旋CT扫描诊断和临床手术诊断在肺叶和肺段支气管情况。结果64排螺旋CT扫描显示支气管腔异常为14例、肺部炎症为13例,支气管壁异常为13例;临床手术在早期中心型肺癌的诊断结果显示支气管腔异常为15例,肺部炎症为13例,支气管壁异常为12例。两种诊断方法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在早期中心型肺癌诊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64排螺旋CT扫描 早期中心型肺癌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癌诊断中应用MRI和CT进行诊断时,对于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份到2016年11月份在我院治疗的肝癌患者,依照诊断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45例,研究组患者使用MRI进行诊断,参照组患者使用CT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的效果。结果研究组诊断的准确率与参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不同体积的肿瘤检出率与参照组检出率相比,明显要比参照组高,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肝癌诊断中应用新型MRI诊断,不仅可以规避传统MRI诊断的缺陷与不足,而且能够对CT诊断进行补充,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CT扫描 MRI 肝癌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低剂量的CT螺旋扫描在胸部常规体检人群中应用检出肺部结节的检出率及其广泛应用性。方法对67位常规体检人进行常规剂量,低MAS进行二次扫描,判断结节的检出率及剂量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发现低剂量的平扫大大降低患者的剂量,且能早期发现肺部小结节。

  • 标签: 小结节 低剂量 计算机体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应用于直径≤2cm胰岛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直径≤2cm胰岛细胞瘤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诊治资料。结果病灶均表现为明显强化或中等强化,明显强化病灶为34个,环形强化病灶为16个。结论MSCT三期增强扫描可较好地判断直径≤2cm胰岛细胞瘤是否具有功能性。

  • 标签: 胰岛细胞瘤 多排螺旋CT 三期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腹部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诊断及预测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本文选取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患者全部实施腹部B超和腹部CT诊断检查过程,对比两种诊断检测方式对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诊断效果。结果腹部CT的大出血、腹腔假性动脉瘤、血管异常、胃底静脉曲张以及脾静脉曲张五种并发症诊断率大小分别是3.75%、0.00%、1.25%、3.75%以及1.25%;结论腹部CT扫描诊断有着更准确的诊断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及时开展有效的治疗、护理工作。

  • 标签: 腹部CT扫描 急性胰腺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技术在筛查肺癌中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来我院体检的100例高危人群行128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分析低剂量和常规剂量之间扫描所得图像质量以及诊断的差异,并经临床手术及术后进行病理分期。结果100例受检者中,筛查出结节性病变者49例(49%),其中早期肺癌21例,并对患例行病理检查证实为肺癌患者,其他患者行随访观察。结论128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早期诊断肺癌中具有确切价值与可行性,同时因其X线的辐射量低,可作为肺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手段。

  • 标签: 可行性 肺癌筛查 低剂量128层螺旋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经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且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照组设为无颈椎病症状者。两组患者通过三维后处理技术处理图像,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椎动脉、横突孔及钩椎关节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中椎动脉正常状况、血管变细状况等比率有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横突孔两侧对称且大小正常者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横突孔变小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良好,可清晰显示患者椎动脉、横突孔及钩椎关节等结构变化,从而提高诊断率。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三维后处理技术 椎动脉型颈椎病 诊断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与普通X线检查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74例支气管异物检查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集,按照检查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7例。接受普通X线检查的37例归入对照组,接受64层螺旋CT扫描的37例归入观察组。记录两组患者检出率,并就其漏诊情况展开分析。结果经CT检查37例患者均被检测出气管支气管异物,检出率100%;经X线检查37例患者检出35例,漏诊2例,CT检查效果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可行X线和64层螺旋CT扫描,但CT扫描的检出率更高,且方便快捷,值得推广。

  • 标签: 64层螺旋CT扫描 X线检查 气管支气管异物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合理的肛瘘核磁检查序列、扫描方法及优化的扫描参数以获取优质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方法通过选取不同扫描方法及扫描参数不同,从图像显示肛瘘内外口及瘘管走形情况方面来分析图像质量。结果肛瘘核磁检查选取自旋回波类序列,平行或垂直肛管走形的扫描方法、优化的扫描参数可以获取高质量的图像,有助于显示肛瘘内外口及瘘管的走形。结论肛瘘核磁检查,序列选取合适,扫描方法合理,优化扫描参数,缩短扫描时间能为肛瘘的诊断提供最优的图像。

  • 标签: MRI 检查设备 扫描方法 参数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期动态CT增强扫描平台型强化方案和常规增强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效能对比。方法6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注射时注射流率为3ml/s,观察组患者在注射时的注射流率并非匀速,其依次为4、2、1ml/s。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扫描后,与常规增强扫描相对比,应用平台型强化方案对患者进行扫描,平台型强化方案在给予患者注射药物后的64s进行1次增强扫描便的结果,在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上,与其相比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平台型强化方案在给予患者注射药物后的64s进行1次增强扫描便可以有效的满足临床上对该病变的诊断需求,也能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临床依据。

  • 标签: 多期动态CT增强扫描 平台型强化方案 孤立性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胸部X线平片与64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慢性肺气肿疾病中的应用状况,并对比分析。方法此研究中所研讨的78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3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气肿疾病患者中挑选而出,回顾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78例患者均接受胸部X线片和64排螺旋CT检查,对比总结分析其诊断检查结果。结果从螺旋CT和X线平片检查结果上来看,慢性肺气肿疾病严重程度分级为0级、1级时,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疾病程度为2级和3级患者上,所检出结果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诊断检查慢性肺气肿疾病时可考虑给予64排螺旋CT进行确诊,此检查方式和胸部X线平片检查方式进行对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64排 胸部X线片 螺旋CT 慢性肺气肿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