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黑果枸杞是一种兼具保健和药用价值的植物,具有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免疫力、降血脂等药理作用。综述近年来黑果枸杞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为黑果枸杞药效成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黑果枸杞 化学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草的药理作用,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2月,医院体检中心接待的8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口服安慰剂、甘草颗粒,持续4周,对比治疗前后血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组内比较观察组FPG、2h-PG、TC、TG、LDL、HR、Hcy、CRP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内比较观察组HDL、脂联素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具有降血糖、抗炎、调节血脂作用。

  • 标签: 甘草 临床 化学成分 药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化学治疗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36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化学治疗肿瘤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生存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得到提升,且在各时段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治疗肿瘤患者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以及延续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化学治疗 肿瘤 延续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天然药物化学在药物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药理学的专业基础,其所面向各种不同的专业领域,特别是对于实践型、应用型比较强的综合性科目方面,对其的长期教研中的人才培养也必须合理且具有针对性。从教研模式、课程安排、内容设计、实验过程和考试考核等多方面全面的进行模式化、系统化的分析和研究。以求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升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我国的药学事业更上一个台阶打下结实的基础。

  • 标签: 天然药物化学 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 教研分析
  • 简介:摘要山楂在中药领域属于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其包含了许多化学成分,有三萜类、有机酸类、黄酮类、黄烷及其聚合物类等。同时,山楂的药理作用主要有调节血脂、降低血压、保护肝脏、强心、抗癌、抗氧化、正性肌力、提高免疫力以及促进胃肠道消化等,并在中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次研究主要对中药山楂的化学成分以及其药理作用进行充分研究,并为控制山楂药物质量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研究。

  • 标签: 中药 山楂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溶血标本对临床常规化学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的98例正常标本血清,予以常规的化学检验,随后借助不同力度搅拌血清,使其成为不同程度的溶血,实施常规化学检验。对溶血前后不同程度溶血的生化检查结果与溶血指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溶血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直接胆红素、尿酸的检测值高于正常组(P<0.05);正常组与溶血组在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方面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溶血标本生化检测项目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溶血指数越高,影响越大,对检测指标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越大。

  • 标签: 溶血标本 临床常规化化学检验 准确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检验科的质量控制情况和1000例标本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12月的质量控制情况和1000例标本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加强质量控制,比较两组实施前后的标本合格率和差错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前的合格率和差错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后观察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错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质量控制是检验科保证各项检验指标准确的前提,同时又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临床工作,检验科人员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较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检验科 生物化学检验 质量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2015年凉山州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方法2015年在凉山州各大中小型农贸市场、超市等采集食品样本,对化学污染物有害元素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2015年凉山州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表明,含铅元素较多的食物为蔬菜豆类、鸭蛋、粮食、皮蛋类,在食物中超标率达到5.5%,对食物造成较重的污染;镉含量较多的食物为蔬菜茎类、鸭蛋,总砷含量较多的食物为海带、紫菜,普遍超标。结论2015年凉山州常见食品中存在部分化学污染物有超标状况,时刻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强此方面的监管力度,大力普及和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

  • 标签: 凉山州 食品 安全 化学污染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的基质效应。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五项高值血清,用正常人血清、甲减人血清、甲亢人血清、小牛血清、马血清、水解明胶、BSA、PBS、生理盐水9种基质分别对T3、T4、FT3、FT4、TSH的高值血清进行对倍稀释,测定其稀释后甲功五项结果,评价其基质效应。结果T3项目中小牛血清有明显的负基质效应;水解明胶、BSA有明显的正基质效应;正常人血清、甲减人血清、马血清无基质效应。T4和FT3项目中小牛血清、PBS、生理盐水有明显的负基质效应;水解明胶、BSA有明显的正基质效应;正常人血清、甲减人血清无基质效应。FT4项目中小牛血清、马血清、PBS、生理盐水有一些负基质效应;水解明胶、BSA有一些正基质效应;正常人血清、甲减人血清无基质效应。TSH项目均无明显基质效应影响。结论临床测定甲功五项时,如需稀释病人血清标本,可利用新鲜正常混合血清作为稀释液,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甲功五项 基质效应
  • 简介:摘要为激发学生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笔者综合采用演示教学法、多媒体技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主设计教学法、顶岗见习教学法和微课、微信群等课后辅导教学法,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适应了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实现高职高专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要求相一致。

  • 标签: 天然药物化学 高职高专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中药汤剂是中医辨证施治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其煎煮方法对于汤剂治疗疗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中药煎煮的每一个环节若出现偏差,都会影响汤剂疗效,只有严格根据科学的方法煎煮汤剂,注意相关注意事项,才可以将中药汤剂的治疗疗效发挥到最大,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本文主要论述了科学煎煮对提高中药汤剂疗效的重要作用。

  • 标签: 中药汤剂 科学煎煮 疗效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医不同方法炮制的巴豆霜化学成分和药效的差异。方法中医炮制品用去油制霜法进行备制,维医炮制品用“各立衣克买提”泥炮制法,巴豆霜质量用过筛率、总灰分、水分、含脂肪油量综合性判定巴豆霜质量,用ICP-AES法、双缩脲显色法、GC-MS法测定巴豆霜内微量元素、总蛋白、脂肪油等含量。用毒性急性实验、镇痛实验、胃肠推进时间、免疫实验、溶血实验等研究巴豆霜药理状况,并用多远逐步回归法分析药效和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各立衣克买提泥巴豆霜、中医传统巴豆霜与生巴豆对比,其总蛋白含量指数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立衣克买提泥巴豆霜与中医传统巴豆霜对比,其总蛋白含量指数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豆霜被炒制后,其毒性最低,临床使用安全性有所提升,减低溶血功效,对胃肠运动有缓和作用,而中医炮制品则可将体液免疫提升,用回归方式进行分析,仅初步性了解了中唯医炮制相关机理。

  • 标签: 药效 化学成分 巴豆霜 维医 炮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三种检测方法应用于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泌尿或生殖系统疾病的患者300份尿液,采用三种方法检测,分析红细胞、白细胞以及管型检测情况。结果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对尿液中红细胞与白细胞的检出率、尿沉渣法对尿液中管型的检出率均比传统镜检的检出率高,P<0.05。结论仪器检测不能完全取替镜检,三种方法联合应用,检验结果才能更加准确可靠。

  • 标签: 尿液 干化学法 尿沉渣法 传统镜检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医药学生对药物化学这门学科学习兴趣、掌握知识,我们观察问题式学习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药学专业2个班级,总人数为126例。第1年药物化学以导师讲解、学生接受的模式进行教学,第2年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基础,教师引导、辅助的模式进行教学,对学生满意度进行评测,同时对两种不同模式教学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改良教育模式后学生知识增长、学习兴趣、促进人际关系、增强实践能力方面,均优于改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满意度改良前为57.9%,明显低于改良教育模式后81.0%,改良后教学方式学生满意度高,P<0.05。结论在药物化学这门专业基础课进行教学时,采用问题式学习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长知识,学生满意度高。

  • 标签: 教学模式 满意度 药物化学 应用 问题式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病毒及核心抗体定量检测中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360例乙型肝炎疑似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CLEIA(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其乙肝病毒进行检测,同时对患者的核心抗体进行检测,观察分析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检测完成后,对两种方法的乙肝病毒检出率进行对比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而IgM、IgG等核心抗体的检出率对比,CLEIA法显著高于ELISA法(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及核心抗体定量检测中,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乙肝病毒 核心抗体 CLEIA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对于中医院药剂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药剂科2015年6月25日—2016年6月25日的工作状况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将2015年12月25日开始行规范化管理一事定为界限,此前的工作状况为对照组,此后的工作状况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间药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差异,评定规范化管理实施效果。结果两组的药物管理能力相比,观察组的储存不合理、放置不规范、药品过期月化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患者服务水平相比,观察组的平均发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处方了解程度明显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服务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中医院的药剂科实施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药物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改善科室的整体工作质量。

  • 标签: 中医院 药剂科 规范化管理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提高中老年糖尿病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调查病例筛选自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90例中老年糖尿病病人,根据是否实施延续性护理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延续性护理),各45例,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经延续性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在糖尿病常识、用药常识、运动以及膳食方面的知晓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各差异经比较,P<0.05。结论对中老年糖尿病病人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增加自我护理能力,临床意义较大。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糖尿病 健康知识知晓率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