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紫色悬钩子提取液醇质体凝胶对日光性皮炎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紫色悬钩子果实捣碎后先用乙醇于磁力搅拌器30℃,750r/min提取两次,合并滤液;将残渣用蒸馏水于磁力搅拌器30℃,750r/min提取两次,合并滤液,分别得到醇提液和水提液。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将所得提取液分别制备成醇质体凝胶,以同种方法制备空白醇质体凝胶用于对照。取3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醇提物组和水提物组,并将小鼠1cm×2cm范围内备皮后涂抹上述凝胶,在距离小鼠20cm处于300nm紫外灯照射1小时。两天后皮肤出现红肿、红斑即造模成功,取下小鼠皮肤进行病理切片和HE染色,镜检,以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醇提物和水提物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小鼠皮肤出现明显红肿、红斑,甚至破溃,表皮细胞出现明显坏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醇提物组和水提物组均可显著减轻小鼠皮肤炎症症状,皮肤损伤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紫色悬钩子果实提取物能够较好地预防日光性皮炎,且乙醇提取物效果更佳。

  • 标签: 紫色悬钩子 日光性皮炎 二元醇质体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糖酸红霉素手性选择剂混合体系在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的协同效应。方法以乳糖酸红霉素和羟乙基-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拆分3种药物,考察了乳糖酸红霉素和羟乙基-β-环糊精的浓度和缓冲溶液的pH值对对映体分离结果的影响。结果对考察的手性药物,在选定的条件下,乳糖酸红霉素和羟乙基-β-环糊精组成的手性选择剂混合体系相比单一乳糖酸红霉素体系显示了更好手性选择性。结论乳糖酸红霉素和羟乙基-β-环糊精组成的手性选择剂混合体系在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呈现正协同效应。

  • 标签: 乳糖酸红霉素 羟乙基-&beta -环糊精 毛细管电泳二元体系 手性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吉替尼与厄洛替尼线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方法收集我院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用药方案分为吉替尼组(接受吉替尼治疗)和厄洛替尼组(接受厄洛替尼治疗)。对比吉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治疗后6月临床缓解情况;吉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吉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治疗后6月临床缓解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吉替尼组药物服用中出现2例消化道反应,1例头晕;厄洛替尼组出现1例呼吸困难、1例咳嗽和1例发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厄洛替尼线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临床缓解率高,用药可能会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

  • 标签: 二线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EGFR-TK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性镇痛护理干预对第产程的影响,寻找减轻疼痛、焦虑,缩短第产程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4例处于第产程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常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激励式语言暗示、放松术和呼吸控制等药物性镇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第产程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对疼痛评分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第产程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性镇痛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疼痛焦虑,缩短第产程,对提高产科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非药物性镇痛 护理干预 第二产程 产科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不对称甲基精氨酸(ADMA)与冠心病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5例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然后按Gensini积分结果,将55例患者分为3组,积分<20组(27例),20≤积分<40组(12例),积分≥40组(16例),测定各组血清中ADMA浓度,进行对比,分析ADMA水平与冠心病Gensini积分的相关关系。结果三组患者血清中ADMA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ADMA水平与冠心病Gensini积分无明显相关关系,提示外周血中ADMA与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无关。

  • 标签: 人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冠心病 Gensini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次剖宫产与疤痕子宫剖宫产的区别。方法8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行次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组,同期再选取80例疤痕子宫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并对其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次剖宫产手术风险较高,应高度重视。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 二次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2013-2014年,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留置管路的住院患者642例,2015-2016年,神经外科收治留置管路的住院患者674例,2015年开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主要策略包括规范镇定以及及早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控制不良刺激、夜间以及凌晨巡视。结果2015-2016年计划拔管、堵管、失眠、呼吸循环紊乱、追加镇痛药物率低于2013-2014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控制计划拔管危险因素,降低意外拔管风险。

  • 标签: 神经外科 非计划拔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氯醋酸异丙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C、护肝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天联合氯醋酸异丙胺80mg/天静脉滴注,疗程20天,并于用药前,20天分别抽血查肝功。结果治疗组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氯醋酸异丙胺能明显降低患者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能更好的恢复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二氯醋酸二异丙胺非酒精性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鹿固汤治疗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7例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rhG-CS治疗,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鹿固汤+NP化疗+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的患者行化疗后白细胞处于最低值持续时间、化疗后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鹿固汤治疗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减少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对骨髓恢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提高患者对化疗耐受能力,具有较好减毒增效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参鹿固元汤 非小细胞肺癌 白细胞减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甘草酸胺片对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58例NAFLD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9例予盐酸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甘草酸胺片治疗,对照组29例单用盐酸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肝功能(ALT、AST)、血脂(TG、TC、LDL、HDL)、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B超显像变化。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血脂指标、IRI及B超显像变化与治疗前比较除对照组AST、LDL、HDL外均有明显改善(P<0.05),尤以治疗组的ALT、TG、LDL、HDL下降更为明显(P<0.01)。用药期间2组均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盐酸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甘草酸胺片对NAFLD有显著疗效且用药安全。

  • 标签: 脂肪肝 非酒精性 甘草酸二胺片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NAFL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给予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及肝功能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在降低血脂及改善肝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血脂及改善肝功能,治疗NAFLD安全有效。

  • 标签: 二甲双胍 辛伐他汀 NAFLD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吉替尼或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一线化疗失败的的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83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位培美曲塞组(24例)、吉替尼组(25例)和多西他赛组(24例),分别接受培美曲塞、吉替尼或多西他赛单药化疗,观察3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生存时间(MST)和不良反应等,评估不同线化疗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末次随访时间为2015年1月3日,83例患者存活27例,死亡55例;培美曲塞组客观缓解率(ORR)为20.8%,疾病控制率(DCR)为50.0%;多西他赛组ORR为25.0%,DCR为46.8%;吉替尼组ORR为24.0%,DCR为56.0%;三组患者的ORR、DCR无显著性差异(P>0.05)。培美曲塞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63±1.71)月,总生存期(OS)为(8.33±2.11)月;多西他赛组PFS为(5.51±1.82)月,OS为(8.54±1.45)月;吉替尼组PFS为(5.51±1.82)月,OS为(8.16±2.07)月;三组患者的PFS、OS无显著差异(P>0.05)。培美曲塞、多西他赛组均以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多见,吉替尼组以皮肤不适、结膜炎、口腔溃疡和腹泻多见。结论培美曲塞、吉替尼或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相似,三类线治疗的毒副作用各有不同。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培美曲塞 多西他赛 吉非替尼
  • 简介:摘要探讨甲双胍和谷胱甘肽联合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收集2013年5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接受甲双胍+谷胱甘肽治疗)和50例对照组(接受谷胱甘肽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层黏蛋白水平。

  • 标签: 二甲双胍 谷胱甘肽 非酒精性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疤痕子宫与疤痕子宫剖宫产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到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8例,其中,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44例作为观察组,疤痕子宫产妇4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大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产后恶露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胎盘异常发生率为29.55%,对照组为11.36%,差异显著(P<0.05)。结论疤痕子宫次剖宫产手术风险及胎盘异常风险较高,对产妇创伤更大,应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谨慎选择分娩方式。

  • 标签: 疤痕子宫 剖宫产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线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3例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化疗,替吉奥为2次/d,连续14天,剂量按照体表面积计算;阿帕替尼为500mg1次/日口服,21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1次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获得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3例(占13.0%)、病情稳定13例(占56.5%)及疾病进展7例(30.4%),客观有效率13.0%(3/23),疾病控制率69.5%(16/2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5个月。出现不良反应有高血压、蛋白尿、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手足综合症。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线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显示一定效果,不良反应可以接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替吉奥 阿帕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司酮配伍戊酸雌醇软化宫颈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疗效。方法自愿要求终止中期妊娠的健康妇女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米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研究组在服用米司酮的同时服用戊酸雌醇,再联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对比两组用药后宫颈软硬度、羊膜腔注射后至宫缩发动时间、羊膜腔注射后至胎儿娩出时间、引产成功率、乳涨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后宫颈软硬度、羊膜腔注射后至宫缩发动时间、羊膜腔注射后至胎儿娩出时间、乳涨情况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引产成功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司酮配伍戊酸雌醇软化宫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戊酸雌二醇 依沙吖啶 中期妊娠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培美曲塞钠单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培美曲塞钠单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4/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13/60)。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培美曲塞钠单药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培美曲塞二钠单药 老年非小细胞癌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次剖宫产与疤痕子宫剖宫产的风险性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为疤痕子宫(作为对照组),42例为疤痕子宫(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子宫先兆破裂发生率(11.9%)明显高于对照组(2.6%),研究组产妇的子宫破裂发生率(7.1%)明显高于对照组(0.0%),研究组产妇的前置胎盘发生率(19.0%)明显高于对照组(5.3%),研究组产妇的胎盘粘连发生率(11.9%)明显高于对照组(2.6%),研究组产妇的胎盘植入发生率(11.9%)明显高于对照组(2.6%),研究组产妇的盆腔粘连发生率(16.7%)明显高于对照组(2.6%),研究组产妇的手术时间(63.7±12.8)min明显长于对照组(42.4±10.2)min,研究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433.5±30.6)mL明显高于对照组(352.1±27.6)mL,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结论与疤痕子宫相比,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次剖宫产不仅会延长手术治疗的时间和增加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且易引发患者妊娠期间出现多种不良的并发症,因此临床需严格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行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 标签: 疤痕子宫 二次剖宫产 非疤痕子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维应变技术(2DSI)在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NSTE-ACS患者60例,依据GRACE危险积分作危险分层(高、中、低危组,n=20)。应用2DSI测量各组患者左室各心肌节段收缩期最大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心尖部扭转角度(RA)等,对最大应变值的均值进行组间比较,并与GRACE危险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NSTE-ACS患者的左室收缩期LS、RS、CS峰值的均值均与GRACE危险积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63、-0.72、-0.57,P<0.05),心尖部RA与GRACE危险积分无明显相关(P>0.05)。2.高危组患者左室收缩期LS、RS、CS均显著低于中、低危组(P<0.01)。结论2DSI能无创定量分析NSTE-ACS患者的左室心肌应变,部分应变峰值提示NSTE-ACS风险程度,2DSI对NSTE-ACS危险分层起重要的评价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辛伐他汀联合甲双胍治疗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48例,接受辛伐他汀联合甲双胍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不用其他保肝降酶和降血脂类药物;记录患者治疗前基线水平和治疗6个月时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水平、甘油三酯(TG)及B超测量肝密度分级,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甲双胍治疗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能明显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高。

  • 标签: 辛伐他汀 二甲双胍 肝病 脂肪肝 非酒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