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性镇痛护理干预在第二产程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非药物性镇痛护理干预在第二产程的应用

陈惠玲1何淑玲2

陈惠玲1何淑玲2(1泉州市泉港医院362800;2惠安县妇幼保健院362100)

【摘要】目的研究非药物性镇痛护理干预对第二产程的影响,寻找减轻疼痛、焦虑,缩短第二产程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4例处于第二产程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常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激励式语言暗示、放松术和呼吸控制等非药物性镇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第二产程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对疼痛评分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第二产程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药物性镇痛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疼痛焦虑,缩短第二产程,对提高产科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非药物性镇痛护理干预第二产程产科质量

相当数量的初产妇从亲友媒体多听到有关分娩的不良体验,以及缺乏分娩的相关知识。进入第二产程后,疼痛加剧以及第一产程积蓄的疲惫,导致产妇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对分娩过程有很大影响,可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等并发症。[2]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104例第二产程初产妇进行非药物性镇痛护理干预,有效地减轻了疼痛焦虑,缩短了第二产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04例,入选标准:初产妇;足月单胎;枕先露;宫口已开全;无头盆不称;无严重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采用区组随机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为21-33岁。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如下护理干预:[4]

1.2.1语言暗示:根据第二产程的特点,每一到两次宫缩后经常用激励性语言鼓励产妇,暗示产程较前有所进展。当产程有进展时,及时告知产妇产程进展程度,大约距离分娩的时间,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

1.2.2放松术:在宫缩间歇期,护士帮助触摸颈、前臂和腿部等肉紧张部位,指导产妇在宫缩间歇期有意识地刻意渐次放松全身肌肉。在宫缩期,由陪护护士帮助行触摸放松,至宫底部自上而下按摩腹部,腰酸明显者,稍加压力按摩腰骶部。在铺巾接生前可选择自由体位。

1.2.3控制呼吸:指导者手置于产妇腹部,感觉宫缩来临时或者让产妇感受宫缩来临时,指导产妇大口吸气后屏气,往下用力,尽量屏气20-30秒,吐气后马上再屏气,直至宫缩结束。在宫缩间歇期缓慢深呼吸。在胎头娩出时为保护会阴撕裂可用喘-呼气呼吸。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产妇的对疼痛的反应、焦虑程度,第二产程的时间。

疼痛评定标准:采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对产妇进行疼痛评分,即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疼痛,让产妇自己圈出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观察疼痛程度。0-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

焦虑评定标准: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在产后24小时内分别对两组产妇进行情绪状态测评。采用问卷方式,根据产妇在第二产程的实际感觉,选择最符合其情绪状态的描述,由产妇自行答卷。一般要求在1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测试题目。计算出其焦虑评分(粗分),再由粗分×1.25取整数部分为标准分。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秩和检验。

2结果

3讨论

分娩疼痛是大多数妇女一生中所遇的最剧烈疼痛。进入第二产程,疼痛加剧,以及第一产程的疲惫积蓄,可使产妇情绪紧张,焦虑烦躁。压力和焦虑会引发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连锁反应。它会激发交感神经系统,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心跳加快,心排出量增加;同时也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四周血管收缩,而使子宫的血液供应减少,间接影响到胎儿、胎盘、子宫肌层的供氧,使胎儿宫内缺氧。压力、焦虑还会促使肝脏分解肝糖原、释放葡萄糖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使支气管扩张、呼吸加快,以供应更多的氧气。脑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以保留水分,排出钾离子,钾的丢失会减少子宫肌层的活动。长时间或过度压力、焦虑会使上述过程持续存在,使葡萄糖储存减少,子宫收缩时缺乏可供使用的能量,致产程延长、剖宫产率增高并使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同时紧张会导致产妇对疼痛的阈值降低,身体释放较多的儿茶酚胺,使身体倍感压力。产妇的焦虑程度越重,应激反应越大,产妇的阵痛越加剧。不断重复上述的机制,最终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及胎儿窘迫等状况。所以在产程中加强陪护,给予生理上、心理上和感情上的持续支持,以增强产妇的信心和力量,顺利完成自然分娩。[5]

3.1由于初产妇缺乏对产程的体验,对助产人员的心理依赖性增加。助产人员在陪伴产妇的过程中,根据第二产程的特点不断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产妇。激励性语言暗示能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可影响人们对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的坚持;影响人们的努力程度和面对困难的态度和行为效率。通过调动人的潜能来达到行为的目的。通过激励,使机体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保持情绪稳定。当产妇得知产程进展的真实信息后,对各种应激害怕情绪相对减轻,忍耐性增加。激励性语言暗示改变了医护人员仅仅记录生命体征的做法,从实了对产妇感情支持和身体帮助的内容。现已证实,积极稳定的情绪能减轻痛苦,使机体内环境保持稳定,酸碱平衡。[1][3]

3.2放松术是消除肌肉及精神紧张缓解疲劳,使身心平静的一种方法。在第二产程针对宫缩间歇期和收缩期采用不同的放松技巧,最终达到有意识的放松全身肌肉的方法,减少体力消耗,减轻焦虑情绪。让产妇选择自由体位,促进舒适及心理稳定,使心理稳定,心情放松。

3.3控制呼吸是指在分娩过程中根据宫缩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主动调整呼吸频率和节律的方法。它可以缓解由于分娩所产生的压力,增加产妇自我控制意识。在宫缩期指导产妇屏气可使产道充分扩张,促使胎儿娩出,缩短产程。而在胎头娩出时,正确应用喘-吹气呼吸可避免胎头娩出过快引起造成软产道损伤。同时在控制呼吸过程中,产妇的注意力转移到控制呼吸上,当大脑高度注意某一刺激时,可以抑制对其它刺激的反应,从而降低对宫缩的的感受力,增加对疼痛的耐受力,能缓解疼痛甚至无痛,达到提高痛阈的目的。

4小结

本研究提示非药物性镇痛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妇的心理应激程度,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减轻焦虑情绪,缩短第二产程。护理中应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妇产科护理人员应该掌握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和产科适宜技术,对分娩期产妇进行适当的护理有利增强产妇对顺利分娩的信心,提高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

[1]扬筱兰,扬雪花.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1)

[2]丁玉华.导乐陪伴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4)

[3]郝俊香.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实用医技杂志.2006,5(24)

[4]刘文娜.妇产科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48~50.

[5]夏欧海.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6~128.